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的几种有效方法

2013-04-29 14:36庄胜南
考试周刊 2013年51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有效方法古诗词

庄胜南

摘 要: 古诗词不仅蕴含许多道理,更给后人很多启迪与教诲。对于中学生而言,如能在平时多读、多背、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就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要想真正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单只会“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抓住诗眼,发挥想象及联想力,用心品析,进入诗的意境,挖掘诗的内涵,实现理性的领悟。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能力 有效方法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新途径。可是,当代中学生感到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时运交移,质文代变。”[1]当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古典诗词从广大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逝去时,这是何等可怕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应重视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以下几种方法,是我近年来品评古诗词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熟读成诵,初晓其义

由于时空相隔久远,对于身处现代的学生来讲,要想领会古诗词的意境,首先必须做到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初步感悟诗的律动,因为“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读”是古诗词感受悟中最关键的方法,有道是“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词、优美语句,就应大声读,在读中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受音韵和谐的美。不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怎知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怎知苏轼的豪迈;不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知李清照的凄苦;不读“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怎知曹雪芹的语言魅力。朱自清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2]可见,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使学生“其义自见”,而且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美感的领悟能力,毕竟诗歌可说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的载体。

古诗词的阅读,反复诵读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可以初步跨入诗境,与诗的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二、知人论诗,以察诗情

每一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这些都是鉴赏古诗词首先考虑的问题,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例如初读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时,注意对作者戴复古下有注释,为南宋后期诗人,由此可以联想当时的背景,南宋非常懦弱,偏安一隅。戴复古就生于“吾国日以小,边疆风正寒”、“人以廉称少,官从辟奏多”的靡靡不振的南宋。其父戴敏愿山野吟诗而终身布衣不仕,名重当时。戴复古自晓事起便“遂笃意古律”。笃意古律,在台州海边一隅肯定视野不开阔,而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复古先生咬咬牙,离开了“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的故乡,迈开沉重的脚步,开始了他遥遥无期的漂泊旅程,一走就是50年。戴复古的漂泊,从他第一步起就充满深深的忧愁。面对“麦麦少朝充食,松明夜当灯,老妪逢人哭,吾儿死谢陵”的同胞,诗人激动了,诗人愤怒了,诗人流泪了,是汉子都要拍案而起,是匹夫都要高歌直前。带上这份冲动,诗人无法掷投梭标,无法谋略救国,且以他泣国哀民的诗文呵护疮痍的山河,一抒心中之豪情,一吐胸中之不快。

三、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诗眼”往往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

诗词阅读,要特别注意抓住“诗眼”。“诗眼”既得,便势如破竹,境界全出。元代刘秉忠《读遗山诗》写道:“青云高兴入冥收,一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作者以形象的诗句描绘诗词创作中炼字的过程,以及炼得至当至隽的字以后的美好心情。其实不仅写诗如此,读诗也如此。古诗词,由于其语言精练、意在言外等特点,以及时代隔阂、背景不清等原因,今天的学生乃至老师对其义韵往往不甚了了。有时即使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也未必理解其精髓。例如我很早就会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但是一直把它当做写洞庭湖水天浩渺景色的风景诗,根本就不了解作者想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后来得知其诗眼是“欲济”,而“欲济”就是想做官时,便豁然开朗。如果我们悟得诗眼一处,其他妙处往往就如画龙点睛一般,境界全出,也会有“百川春水自东流”的感觉。可见抓住诗眼(包括词眼),对阅读诗词的作用很大。或画龙点睛,或势如破竹,或事半功倍,或化难为易,或深入理解,或准确把握,或提高修养,或增添情趣,或豁然开朗,或促进迁移……不一而足。

怎样提炼诗眼?诗眼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古人有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的说法,那是从作诗炼句的角度而言,不无道理,但又有失偏颇。“僧敲月下门”,眼在第二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眼在第四字;“身轻一鸟过”,眼在末尾;“心远地自偏”,眼在开头;《行路难》,眼在题目;《沁园春·长沙》,“谁主沉浮”四字是眼;《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是眼……应该说,提炼诗眼,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作为阅读诗词者,最关键的是应该有一双“慧眼”。要有一双“慧眼”,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学识,更要下相当的苦工。

四、用心揣摩,抓住诗词意象

鉴赏诗歌最有效途径之一是抓住诗歌的意象。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鉴赏具体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要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对意象的积累和把握,对分析鉴赏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所形成的氛围及作者的心境,进而深入理解诗词主旨是大有裨益的。

比如明月,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用以抒发感怀,传达情思。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贯穿于整个诗词当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在《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看到明月从天山升起。诗人把只有大海上空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而戍边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是何等浓烈。

五、用想象和联想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提供的语言形象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如我们读陶渊明的《饮酒》时,都会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所吸引,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和情景:厌倦官场生活的诗人回归田园后,兴致勃勃地“采菊”,无意中看见了南山,“悠然”二字暗示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追求恬静安宁的心情,从“菊”的高洁品质中,我们还能联想到诗人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3]。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4]我们应运用想象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可见运用联想和想象是欣赏诗歌的关键。

六、领略意境,感受诗歌的人文美

诗歌创作非常注重意境的创造,常常是“意与境会”、“思与境偕”、“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给予我们启示,就是要从意境出发,从“不言处”品赏出诗意,体悟诗歌所传达的那种高尚节操和人文精神。

如鉴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如果仅停留在诗意的理解上,就不能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美和王维诗歌的“禅意”,因此我们在吟咏时,就应借助联想与想象,在海中幻化出一幅画面:古木森林,空山岑寂,空谷传音,一抹余晖射入幽深的空谷,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清晰可见。透过这一空寂清冷的画面、清幽淡雅的意境,感受诗人王维以佛家空旨观照山林、超然脱俗的情怀。

如果我们好好把握以上几点,并做到举一反三,就必然能尽快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同时还应读些诗词赏析的文章,从别人的解说中受到启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生活的年代,与古人相距较远;我们所关注思考的问题,与古人不尽相同,一吟原作,就能产生共鸣的情况不一定很多,这时候读读别人的解说也是很有好处的。当然,人的感情总是相通的,只要我们用心朗读,咀嚼体悟,共鸣感奋,就必能“读懂”原作,并从中获取润养身心、化育灵魂、积蓄精神的原动力[5],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王利器.文心雕龙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73-274.

[2]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69.

[3]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第一版:349.

[4]巴尔扎克.幻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7.

[5]陈生.新课改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指导老师:郑小雅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有效方法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