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懿
摘 要: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而有效的指导是确保课外阅读活动有序、高效的保证。本文通过对职校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创建阅读环境、推荐书目选择、指导方式宜忌、评价体系建立四方面提出了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语文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教育政策的变化和“普高热”的升温,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很多语文教师发出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素养越来越差、语文课程越来越难教的感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职校语文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而在众多改革尝试中,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课外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人类一项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心智活动,是读者对语言符号主动进行重构、加工,从而获得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借以提高自身素质的精神生产过程”。[1]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阅读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教师、家长、同伴等的影响,自主选择,从文字媒体处获取信息,借以习得知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阅读活动。
二、语文课外阅读的作用
1.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
培根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的心灵。”[2]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个人素养的提升只靠课堂上的阅读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2.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如果说课内阅读是基础的话,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少量文章是不可能充分理解一个作家或一种文体的,只有阅读大量的相关作品才能不断理解和消化。
3.课外阅读为语文能力的提高准备了量的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学习课本上的文章外,还应重视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传统的课内阅读由于篇目有限,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专家论述:“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虽然多为经典,文质兼美,毕竟数量太少。现行初中语文课文三年仅为150篇,其中精读文章约占一半,仅靠这一点砖瓦,是建不起语文素养大厦的。”[3]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培养高水平的语文能力,课堂教学只是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要有更大幅度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
三、职业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为了更有效地对职校生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笔者于2013年5月对所任教的无锡高等师范学校财金系2010级学生107人(男生30人,女生77人)进行了一次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今的职校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程度较高。
与职校生普遍不爱读书的过往印象不同,如今的职校生非常热衷课外阅读。在本次调查中,有75.7%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很喜欢”或“较喜欢”课外阅读。在“每周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上,有39.3%的学生表示达“3小时以上”,有24.3%的学生表示在“1~3小时”,另有36.4%的学生表示在“1小时以内”,无人表示自己从不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2.阅读类型以小说为主,但兴趣层次普遍不高。
在所有的课外读物类目中,有79.4%的被调查学生表示最喜爱阅读小说。根据被调查学生所列举的书目名称,可以发现他们所喜爱的小说大多为网络小说和青春小说。这其中不乏文笔流畅、情节动人的优秀作品,但更多的是以暴力和艳情取悦人、粗制滥造的“三俗”作品。
3.课外读物的主要来源以网络为主。
在调查中,有72%的学生表示他们的课外读物主要来源于“通过网络免费下载”,“自行购买实体书”仅占17.6%,“向同学或亲朋好友借阅”的占10.4%。无人从“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等校外机构”借阅书籍。由于近年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加强,真正优秀的作品很少能从网络上免费获取,这使得大量劣质作品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
4.阅读交流的热情较高,且交流对象以同伴为主。
在调查中,当问及“当你读完一本你认为十分精彩的书后你通常会怎么做”时,有84.1%的学生选择“推荐给他人”。推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交流的过程,由此可见,职校生对阅读交流有较高的热情。而在被问及“倘若你想要和别人针对某个课外读物展开交流时,你通常会选择谁”时,有68.2%的学生选择了“朋友”,另有30.8%的学生选择了“同学”。基于学生的社交范围较窄,可以认为被调查学生所谓的“朋友”通常就是关系较好的同学。在被调查学生中,无人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
5.对教师的指导存在抵触情绪。
在被问及“你是否希望教师对你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时,有高达55.1%的学生明确表示“不需要”,仅有11.2%的学生明确表示“需要”,其余学生则表示“无所谓”。
调查发现,职校生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很高,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但他们的阅读层次普遍不高,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因而他们的课外阅读急需教师的指导。由于学生对教师的指导存在抵触情绪,因而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策略和方法,有效提高指导质量。
四、职业学校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根据职校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采用以下策略。
1.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实体书籍阅读兴趣。
通过调查访谈,笔者发现“通过网络免费下载”之所以成为职校生获取课外读物的主要途径,除了网络文学奇异诡谲的情节能满足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还有两大原因:免费、便捷。其中便捷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只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便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大量免费读物。与网络的便捷相比,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体力才能借阅到图书的各类图书馆自然遭到了学生的冷遇。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对实体书籍产生更多的阅读兴趣,需要改变传统的图书借阅模式,让学生快捷地获得实体书籍。在这一方面,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但是图书角毕竟规模太小,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阅读需求。有条件的话,教师应当动员学校在靠近教室的地方设立多个图书阅览室,将原本集中在图书馆的书籍分散到各个阅览室,并定期轮换各阅览室的书籍,增加学生接触优质实体书籍的机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实体书籍制作成PDF等电子文档,供学生下载、阅读。但这一方法可能涉及版权归属问题,在操作时需谨慎。
2.尊重学生爱好,逐步提高阅读品位。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向学生推荐书目。但很多教师常常苦恼自己推荐的书目未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是因为教师推荐的书目超越、脱离了学生当前的兴趣层次。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爱好,切忌将自己的阅读兴趣强加到学生身上,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原本有趣的课外阅读变得无趣与低效。
教师应牢记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内特·塞尔夫曾经说过的话:“假如你丢下你不喜欢的书,试试别本,直到找到一本你有意思的书,然后轻松地去念它,那样,你必然能自得其乐,而且能这样,你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经由阅读而达到更好更亲切更儒雅的地步了。”[4]因而,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应注意兴趣的培养和迁移,根据每一个学生当前的兴趣层次制订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引领他们从目前热衷的阅读书目向更加优质的阅读材料过渡。
3.充分利用同伴效应,避免权威说教指导。
职校生大多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后进生,长期在学习上的不如意使他们在心理上有较强的挫败感,进而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逆反情绪。这种逆反情绪正是学生抵触教师对他们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的主因。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高高在上的权威说教式指导只会加剧这种抵触情绪。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只是充当冷静的旁观者角色,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点拨。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同伴效应,找出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培养他们成为课外阅读活动的引领者,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品位。
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利用评价促进阅读。
由于职校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更多是在教师的可控范围之外进行的,和课内教学相比,教师难以详细知晓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具体进行了哪些阅读活动及阅读效果如何,这就给教师评价课外阅读效果增加了难度。但是有难度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评价,没有评价的课外阅读活动容易陷入失序与低效的境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保证。
在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主体上,教师固然是一方主体,但应充分认识到绝大多数职校生更喜欢与同伴进行交流的现状,更应该提倡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由于职校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较分散、难于把握,传统的直接评价难以施行,更宜采用间接评价的方式,如通过学生的习作、课堂表现、语文测验考试等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评价内容上,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书目之外,还应关注他们的阅读质量,关注他们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习惯、计划性等方面。
此外,在进行评价时,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互评,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如此才能激发他们不断提升阅读品位的兴趣与动力。
五、结语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而有效的指导是课外阅读活动有序、高效的保证。和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的课程较为宽松,学生有更多的自由课余时间,这是职业学校开展课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有利条件。但时至今日,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依然囿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课堂教学而未充分关注课外阅读,没有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先天优势,使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此方面的更大的成效还有待未来不断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第1-2页.
[2][苏]巴拉巴诺维奇·维诺格拉多娃.高尔基论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4月第1版,第251页.
[3]甘其勋.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10期,第27页.
[4]弗兰西斯·培根(英)等著.林衡哲,廖运范译.读书的情趣与艺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5月第1版,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