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摘 要: 重视加强三年级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但有利于提高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顺利过渡,逐渐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美妙,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统、完整、准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渗透 融入 数形结合 三年级数学教学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岁左右,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时期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教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训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顺利过渡,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而有意义的。
一、什么是数学思想?它的渗透有何意义?
什么是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知识和规律本质的认识,是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是隐藏在教材之外无“形”的知识系统。著名的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可见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一般渗透哪些数学思想?
在数学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应有选择地渗透数学思想。如: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转化思想、等量代换思想等[2]。
三、如何在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
1.新课教学例题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它在新授中属于“隐含、渗透”阶段。
数形结合思想在三年级数学的很多例题中都有体现。数形结合是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3]。如: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P92—93例1—例3,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例2、例3,三年级下册年月日P53例3,面积P77例2,等等。例题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复杂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便于掌握新知。
转化思想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例题中也有体现。如:三年级上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P100例3;三年级下册中:数学广角P120.16,解决问题P99例1、例2,等等。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引导学生实现难与易、繁与简、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找到解题方法[3]。
另外,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P108例1中体现了集合思想。分类思想体现在上册四边形P36例2中。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此外还有等量代换思想体现在数学广角P109例2中。
2.平常练习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练习中进入明确、系统的阶段,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飞跃。学生做练习,不仅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会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而且会从中归纳和提炼出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练习中渗透了这样的思想方法。一个电影院有30排,每排32个,如果每排增加5个增加5排,一共增加多少个座位?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不假思索地列出算式5×5=25(個),这时老师告诉学生画画图看看是不是这样。学生纷纷画起图来,结果发现算式并不是5×5=25(个),而是5×35+5×32=335(个)。让学生感受到画图很重要,画图能帮我们清晰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用心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练习教学中,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从主观上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进而增强自觉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3.复习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不是简单的记忆和重复,复习固然要做一定量习题,但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通过复习过程的训练,从本质上认识知识体系,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得知识点横成片、竖成线,形成网络。在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学生复习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回顾二年级先学习的乘法口诀,再学习乘法口诀求商,可以将求商转化成乘法口诀来求,接着学习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可将转化成已学过的乘法和除法来计算,最后学习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乘法和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通过梳理除法计算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透过知识网络,逐步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真正感悟到把要求的“复杂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简单问题”解决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转化方法的数学思想精髓。
总之,重视加强对三年级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意点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美妙,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其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统、完整、准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3]吴炯圻,林培榕.数学思想方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