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2013-04-29 22:04:29李静
科教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李静

摘要 作为义务制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高中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面对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当前实施的高中新教改,尤其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本文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指一種综合性的思维,在严格意义上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对思想、理论、观点及技术等方面的新突破。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对其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如扩展其知识结构,增强其观察事物的能力等等。因此,本文所指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灵活性,二是新颖性,三是独立性。

1.1 灵活性

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问题的实质,灵活运用多种思路去寻求解决方案。如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材料作文,从不同的角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灵活选择,不局限于单一视角。

1.2 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的着重点在于“新”,这要求对事物具有创新的兴趣,对于一些已有的理论、观点、方法等要尝试去发现问题,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要突出自己新的观点和思路。

1.3 独立性

独立性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不唯书、不唯上,对于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自己新的见解和方法。

2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由于升学的压力,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仍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对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低。语文原本是一门人文性和思维性极强的学科,但限于标准答案的桎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对于文言文,学生难以有第二种解释;对于阅读理解,学生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真正理解。个性的丧失,不仅会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减弱,也会让我们的学生沦为只会应对考试的“机器”。这显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大悲哀,如果说义务制教育阶段,需要为学生奠定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个性,那么在高中阶段,依然沿用义务制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而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越发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们也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3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方法

3.1 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已不是单凭我们的几本教科书就能达到。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自古以来教师就不应仅仅是简单的“教书匠”,其最为重要的是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阅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者;其次,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的这句话就是说,学生的要有长进需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即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即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最后达到没有疑问的程度。很显然,创造性思维实际上是包含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在前文中提到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也即是要求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要有创造力,而这正是基于对事物质疑的基础之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创造质疑的环境,去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并提出自己创新性的意见。

3.3 激发学生创新想象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这也告诉我们创造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的能力,创造则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1)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明了的感性材料,迅速地将把学生带入有针对性的情景中去。然后,再结合课程内容设计问题,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2)拓展学生个性化想象的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是拓展学生个性化想象的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讨论,有利于他们通过积极思索,去质疑事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要跳出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不以标准答案为纲,鼓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拓展学生个性化想象的空间,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3.4 拓宽学生的创新实践空间

语文教学不能仅囿于有限的课堂。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是推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推进形式多样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养,在实践中强化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不断有针对性地根据课文的内容随时让学生表演、复述课文内容,并且不断贴近学生实际,设计出相关话题,鼓励学生发表看法,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开展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调整结构、改换人称及增补情节等,从而对原来的文章进行改写、补写和续写。开展上述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问题,从而真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方法是多样的,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被众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所不断探索。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质疑的精神,不断拓展他们想象的空间,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基金项目:2011年蚌埠市教科所规划课题“通过编辑校报校刊有效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 李松格.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外语文,2012(16).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6:44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5:41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9:40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