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吴哲
摘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学习小组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应当渗透在每一门学科之中,体现学习过程的研究方式和学习品质,以此来完善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它的要义是“强调学科渗透,改善学习过程”。这是所有任课老师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都必须承担的一种教学责任,也就是说教师在自身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参与学习、思考问题、探索实践,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善于研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质地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强调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义是:依托课题研究,学习研究方法;体验研究过程,培养问题意识;讲究科学态度,激发创新精神。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运用已有知识和各种直接生活经验来观察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其次,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称为选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再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基于这样的思考,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重要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二、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没有科学合理的举措是不可想象的。它至少要有五个基本保障条件:一是师资;二是课时;三是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四是教学过程管理五是评价机制。
1.关于师资。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兴学科,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为此,学校可以从校情出发,借助教科室和图书馆的专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文献信息研究和教育科研方面的优势,这样先重点保障了低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师资需求。高年级主要实施以学科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方式,让各学科任课教师兼任。关于课时。学校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办法,平时每周一节排人课表主要由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论指导和课题研究的共性问题研讨等。我们既有统一的课程规范和进度安排,又有相当的灵活性供教师和学生自主安排。
2.关于教学过程管理。没有过程管理必然流于形式。学校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中主要狠抓五个环节:一是教学计划关,二是集体备课关,三是制订统一的评价要求和规范文本,四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最终作业进行汇总管理,学校有重点的组织抽查与评估,保证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3.关于评价机制。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核评价,我们强调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一是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小组,并乐意在研究小组中承担个人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研究过程中每个学生所付出积极劳动的多少是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为整个研究报告的完成作出了哪些比较突出的贡献,也是评价的主要条件;最后看完成成果的水平和影响等。评价方式:我们采用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学生研究小组互相评价和教师最后作出综合评价的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评价的表达:既有等级性的定量评价,又有描述性的定性评价,更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一些横向交互性的评价等。这些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兴趣,而并非简单的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