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宁静”原因及文眼问题的探讨

2013-04-29 00:44周爱珠
新课程·中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眼荷塘月色时代背景

周爱珠

摘要:《荷塘月色》这篇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案,但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做法。着重对《荷塘月色》的时代背景、作者“不宁静”原因、文眼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眼;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它的教学历来被教师所重视。我教《荷塘月色》时,曾上网看过十几篇教案,它们的教学设计各有不同。现在我想结合我的教学,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不宁静”原因的问题

解读《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关键是要认识到作者的“不宁静”,这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作者“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教课文时需不需要向学生讲清其原因呢?

1.“不宁静”的原因

在文学界,关于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有许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人教社的“政治苦闷彷徨说”,钱理群的“政治苦闷彷徨深说”“浓烈怨愤无法排遣说”,孙绍振的“家庭责任说”以及“女性美说”。前三种说法的共同点是认为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使他痛苦,但他又不能像其他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参加革命,所以他陷入不知往“哪里去”的“惶惶然”中。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不宁静的。这种说法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许多教师在上课时采用了这一说法。而我认为,采用这一说法来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就得详细讲述时代背景,尤其要了解朱自清1927年前后的思想状况,这有利于学生体会意境,解决难点。而且,最好是一上课就先介绍历史背景,或者由第一句直接引出。不过有些教案先讲解第四、五段后再倒回第一段讲述时代背景,虽然是抓住了重点,但我认为最好不要打乱原作的思路而讲授文章。朱自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有淡淡的哀愁→在荷塘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记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如打乱课文的行文顺序,就无法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

我比较赞同孙绍振的“家庭责任说”,他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1925年“五卅”运动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期间,尽管朱自清写过大量的如《血歌》《执政府大屠杀记》之类的诗文,表现了积极的政治觉悟,但以后(包括1927年的大革命和大反动时期)作品的政治性越来越弱,这与朱自清的人生选择有关。而且,作品明白写着主人公心绪不宁的时间是“这几天”而非“四一二”以来的“这几月”,《荷塘月色》写的是作者任教于清华大学——尤其是1927年1月从白马湖接眷北来后住在清华园西院的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因此,与其把“我”心绪不宁的原因归之于政治,还不如把它归之于这种日常家庭生活更为可信。采用这种说法和第五种“女性美说”就不用提到时代背景,而是主要从文本本身品味出艺术的奥妙。

2.需不需要讲

其实,我觉得在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者说,没有必要去问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在日常生活中谁没有“心里不宁静”的时候?这有时是毫无理由可言。而且,原因是什么并不影响对作品的理解。高一学生每个人都已经历过许多事,都有过“心里颇不宁静”的时候,只要教师善于诱导、启发,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激发他们的潜在情愫,并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他们是能融入作者情感世界的。也就是说,不需知道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而只需知道作者“不宁静”,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文,那学生也能准确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感情了。所以,我们可以不管作者“不宁静”到底是政治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只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去赏析就可以了。所以,我认为时代背景可以不讲。

不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朱自清“不宁静”的思想感情,我在教《荷塘月色》,回答作者“不宁静”的原因时,没有给学生提供结论性的东西,而是将现有的几种说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体会。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学生留下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又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二、关于文眼的问题

许多人在教授散文时,总习惯性地去找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也是最能反映作者情感的那句话,即文章的文眼,教《荷塘月色》自然也不例外。许多教案中都认为这篇文章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认为它定下全文的基调。不过,《荷塘月色》流露出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却只见哀愁,不见喜悦。如果说这句是文眼,那难道是因为“不宁静”才有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才想起南朝采莲的旧事吗?不,绝不是。作者走到荷塘边时心情早已平静,他正享受着“独处的妙处”,也只有这样,作者才能写出4、5两段中美丽的景色,“才有月下荷塘的荷,风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才有其朦胧绰约的风情,才有其雅淡与狰狞交织着的和谐之美。”《荷塘月色》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散文作品中的佳作,“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品淡化背景,而做融情于景的渲染描摹”。其清新的美丽景象、浓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那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色,无不让人倾心玩味不已。在这里,朱自清内心是喜悦的,是不受任何俗世的羁绊,他正享受着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因此,我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是《荷塘月色》的文眼,它只是一个“切入口”,让读者看到作者“内心难以平静释怀的某种郁结之情”。如果真要给《荷塘月色》定一个文眼,我认为就像易喜平在1998年2月的《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的一篇《〈荷塘月色〉的文眼》中讲到的:“最好的一句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理由是,“受用”表明作者喜爱荷塘月色,这包含有一种喜悦之情,而“且”字表明作者知道这“受用无边的荷塘月色”只是暂时的,他仍要回到现实,这自然流露出一股哀愁。这两者结合,准确地表达出作者虽无法摆脱内心的愁闷,但仍借月下美景来暂时超然现实的心理。作者这种矛盾的心理便形成了“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感情格调。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的典范,它的教学设计历来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人们也仍在不断讨论、创新。也正因为如此,它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部.高中语文选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09.

[2]常国武.中学语文教材析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2.

[3]戴永寿.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理与艺术.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4]赖瑞云.混沌阅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01.

[5]易喜平.《荷塘月色》的文眼.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02).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十中)

猜你喜欢
文眼荷塘月色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