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全盘授予,不如相机诱导

2013-04-29 10:55赵丽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

摘要:培养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培养观察能力,让观察与思维相互渗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

关键词:化学教学;观察与思维;实验与思维;激发思维;启发求异思维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但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而且给他们以“点石成金”的指头,开启知识的宝库,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呢?因此,培养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观察能力,让观察与思维相互渗透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所以,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像区。通过观察,在感知活动中,相应地触发贮存区记忆和判断区思维的活动。实验证明:在观察过程中,积极的思维活动可以增进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也就是说,边看,边想,边想,边看,如此反复的活动,量变到质变,可以促进对客观事物更深刻的认识和记忆。观察得愈仔细,思考得愈深刻,就愈能从大量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获得规律性的东西。这是观察和思维相互渗透的突出意义。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常说:“要想做好实验,就要敏于观察。”几项不能磨灭的化学成就都是他在实验中敏锐观察的结果。在一次实验中,放在实验室内的紫罗兰,被溅上了浓盐酸,爱花的波义耳急忙用水冲洗了一下紫罗兰,然后把它插在花瓶中。过了一会波义耳发现深紫色的紫罗兰变成了红色的。这一奇怪的现象促使他进行了许多花木与酸碱相互作用的实验。做做,看看,想想,想想,看看,做做,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维相互渗透的活动,最终他制成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也是在这一类实验中,波义耳又发明了一种制取黑墨水的方法,这种墨水几乎用了一个世纪。后来他又发现,从硝酸银中沉淀出来的白色物质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黑色。这一发现,为后人把硝酸银、氯化银、溴化银用于照相术上,做了先导性工作。

所以说,在化学活动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调动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有创造性意义的。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掌握的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在实验中得到的,通过他们观察、积极思维后再得出结论。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活动而同时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处,也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学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这一现象超出了学生平时所掌握的知识范畴。为了引导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向另一只盛放含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学生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并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析其变色原因,由此推断出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启发学生进一步得出“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的结论。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之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设计出最简单的装置,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以满足随时添加药品的要求,最后再展开讨论,怎样才能达到随开随停的目的;在讲解框图推断题时,要引导学生读题审题,抓住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以此顺藤摸瓜,联系所学知识,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四、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疑。”敢于和善于质疑的学生,常能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消极的思维定势,不迷信、不盲从权威,这样的学生不会因循守旧,富有创造性。

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瓦特小时候,发现壶里的开水把壶盖顶起的现象,产生了疑问,经过长期试验,最终研制出先进的蒸汽机。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最终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

化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例如,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或思考下面几个问题:①验证空气组成为什么要选用红磷?②可以用碳、硫、蜡烛或者铁丝替代红磷吗?为什么?③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④气体减少的体积有可能大于1/5吗?若有可能,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是思维能力高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这种比较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过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是丰富、复杂而深刻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姓名:赵丽 出生年月:1979 性别:女 毕业时间:2002年6月 毕业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化学教育专业 职称:中学二级 工作单位:南京一中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山南路301号(南京市第一中学)邮编:210001

电子邮件:1053349859@qq.com 电话:13813809527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
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浅谈
新课改如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走出困境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究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