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精彩

2013-04-29 18:45:12卢仲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精彩数学课堂活动

卢仲飞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如此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 数学课堂;活动;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 叶澜教授认为:“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所谓“动态生成”,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数学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愉悦的“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时常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实际活动——让学生的“生活思

考”与“数学思考”手拉手

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学数学,不但要学会数学,更应该学会思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自己想做、能做、爱做的事,让他们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享受动手实践的快乐.

例如,教学一年级的“小小商店”时,笔者让学生玩“买卖商品”的游戏. 活动开始,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开一家小型超市,需要做什么?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后,笔者要求他们将准备的物品按不同种类摆放在柜台上,并贴上相应的价格. 笔者再问道,这些商品上标的价钱,你都认识吗?谁愿意读一读?接着请各小组的组长担任收银员,其余同学当顾客,大家排队购买物品. 同时,提醒每个“顾客”,在购物时讲文明、守秩序. 活动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分别说说自己都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在购物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麻烦,分别是怎么解决的. 最后,笔者请各组的收银员汇报了他们的成果.

如此操作,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使学生的 “生活思考”与“数学思考”拉起了手.

趣味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兴

趣”与“数学知识”心连心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地“活”起来. 因此,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开火车”“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找朋友”“投掷”等游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用2到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笔者先要求学生用2到9的乘法口诀来“对口令”,比比看,谁对得好. ( )八二十四,八( )七十二, ( )十六…… 对完口令,再让他们一起来玩“送信”游戏. 全班学生八人一组,组长手持邮筒,组员当邮递员,每位邮递员认真计算“信”上的算式,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组长及时查看组员的信是否投送准确. 最后,笔者要求全班学生观察每个信箱里各送进了哪几封信,这些信上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在学习完例题后,通过尝试运用“找房子”“口算竞赛”“布置教室”等一系列的趣味活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在“布置教室”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条件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

这样,通过灵活多样的趣味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心连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

操作活动——让学生的“表层思

考”与“深刻理解”背靠背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操作,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的活动. 让他们动手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让学生参加了一系列操作活动,活动伊始,笔者设问:如果给你一张纸,你会怎样玩?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会折小船、折青蛙,有的说会在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有的说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笔者先肯定了学生的观点,再接着追问:你会把纸对折,然后沿着折痕,撕下一块吗?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动手玩一玩后,分别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随后笔者要求他们看一看这些图形的大小,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笔者便趁机揭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顺势出示圆、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让学生猜一猜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后再拿出口袋里的这些图形折一折,进行验证.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

生1: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沿着对称轴折的话,两边能完全重合.

生2: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沿着对称轴折不可能重合.

生3: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的时候,是轴对称图形.

师:是啊!像长方形、正方形,他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他们是轴对称图形,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动手折,你们认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做出一些图形,并分别展示作品.

如此教学,学生在仔细观察和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情绪饱满,在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中,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讨论活动——让学生的“自主探

究”与“小组交流”肩并肩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就能完成,而也有些问题,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讨论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不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

例如,教学一年级的“统计”时,笔者操作课件设问:今天来了许多小动物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习,你们看清楚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各有几只呢?怎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只数呢?在小组里商量商量,想个办法吧.

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完毕,举手汇报:

生1:让他们下来排成队,我就能数他们各有几个了. (教室里笑声一片)

生2:在本子上做记号,来了小狗,我就画个“0”,来了小鸟,我就画个“1”. 小狗有3只,小鸟有5只.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请大家用自己小组认为最好的方法再来统计一次.

在寻求统计的方法时,学生自主探索出画记号等方法,然后,又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法进行统计. 讨论,再次让孩子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讨论,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有效手段;讨论,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亲切和谐、平等互助的课堂气氛中,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交流”肩并肩.

评价活动——让学生的“自我评

价”与“教师激励”面对面

富有爱心、充满激励、有趣、机智的教学评价语言,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 “九加几”时,笔者先拿出9个气球,再拿出7个气球,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

在上面的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评价面对面,产生了碰撞,同时发现了教学的重点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 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谁的做法最简便合理,为什么. 也可以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说说自己的做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如此教学,使得学生在参与评价反馈的同时,开阔了思路,提升了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所以,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数学活动,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数学活动,是情感的传输纽带,它推动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活动”让数学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精彩!

猜你喜欢
精彩数学课堂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如何打造精彩小学语文课堂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11:56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3:48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08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