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芙蓉
摘要: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分层教学、示范教学和集体复习等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创编;示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61-03
舞蹈是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它既不同于舞蹈院校和文艺团体的专业教学,又不同于业余舞蹈爱好者的训练,而是幼师生特有的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中职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学习没有目标、整体素质不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任务重、时间短的难题。同时,正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对偏小,灵活性和可塑造性也优于大专生。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用多样的复习和表演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教法的同时,应帮助、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舞蹈的方法,学会评价学习的效果,学会用舞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身锻炼,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依据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舞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能力,掌握幼儿舞蹈的表演、创编,以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根据这一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可按层次分为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三部分。
1.第一层次: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中职生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舞蹈虽然是一种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却枯燥漫长,充满艰辛。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一开始接触到单一而辛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往往会产生退缩的情绪。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这部分是舞蹈课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初学舞蹈时的重点,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1)舞蹈课上的舞蹈基本训练,应以中间动作训练为主,以组合训练为主。这样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综合训练效果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训练时,选择节奏鲜明、学生喜欢的音乐,让学生产生共鸣,暂时忽略身体的疼痛。以往训练音乐都是旋律单一的曲子,学生听多了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加之训练的疼痛,听到音乐就不想动。选择性地变换音乐,既可以让学生有新鲜感,还能多一些熟悉和参与感。例如,有一次学生压前腿时,选择的是《水果拳》的音乐,结果学生一边使劲压前腿,一边忍不住跟着音乐唱到“水果,水果,给我你的笑容”,在轻松的状态下就完成了训练。
(3)变换训练方式,让学生分组,自己安排要完成的标准动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帮助他们掌握教学方法及动作要领,强化相互沟通与传授知识的能力。
2.第二层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学生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开阔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掌握大量的舞蹈词汇,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组合的反复练习,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程度,加强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寻找美的感觉,增强舞蹈感染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组合的选择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一些在我国影响大、普及面广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如汉族民间舞蹈、藏族民间舞蹈、蒙古族民间舞蹈、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傣族民间舞蹈。
(2)选择学生能掌握的、有独特风格的舞蹈组合。例如,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胶州秧歌的动律,既要表现出力的延伸感,还要求肢体渐渐伸展,给人神韵丰厚饱满之感,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但中职生不易掌握,很难达到训练要求。而东北秧歌的艮劲儿、泼辣劲儿、稳劲儿相对而言,学生容易掌握,因而选择东北秧歌组合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掌握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3)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表演性强、能提高表现与表演能力的组合。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组合除了实用性外,还有训练性。例如,藏族的堆谐,又名踢踏步,这种舞蹈的步伐扎实稳健、节奏鲜明,它是脚下发出声响节奏的踢踏舞,长于抒发欢快热烈的情绪,用它来训练学生的脚腕灵活程度及节奏感十分有效,用这样的舞蹈组合提高学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配合非常有效。
3.第三层次:幼儿舞蹈学习与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幼儿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它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它是陶冶幼儿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幼儿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并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炼的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实践部分:①幼儿基本舞步。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以及灵活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力、表现能力;②幼儿律动。这是幼儿的身心特点,也是感知音乐、舞蹈特点而形成的。它是以幼儿的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感训练为中心的音乐舞蹈综合性艺术活动,这种特殊的舞蹈动作是幼儿在学习舞蹈的初级阶段必学练的基本教材,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必修的教学内容;③幼儿歌表演、集体舞。这是属于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的普及型歌舞教材。幼儿歌表演的动作一般随歌曲始终,主要训练、培养幼儿动作与音乐表现的和谐一致,加深幼儿对音乐形象和舞蹈动作的理解、感受、想象及表现的能力。集体舞主要训练、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能力,培养幼儿在集体中统一协调动作的兴趣,满足幼儿社会交往的需求,增加集体意识。
理论部分:①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②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③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幼儿舞蹈部分最难掌握的。舞蹈创编有其规律和特点,是客观生活通过人的头脑,经过加工后的再现,比生活更高、更美、更集中。艺术要有形象,艺术创作要用形象思维,舞蹈创编还必须要有合适的物质体现形式——动作、姿势、造型等作为依托。很多中职生不清楚幼儿舞蹈究竟怎么跳,更不用说怎么创编。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开始对学生进行舞蹈课教学时就逐步灌输幼儿舞蹈的内容,一是幼儿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二是幼儿律动中的模仿动作。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动作的发展规律,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积累幼儿舞蹈素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地学习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时有更多舞蹈创编的素材。
二、运用示范教学,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1.示范教学在舞蹈课中的作用
舞蹈的特性是人体运动的艺术、动态艺术,这决定了舞蹈教学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初学者对舞蹈的概念很模糊。教学时,需要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进入学习舞蹈的境界。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具有技术性。它是人体动作在流动中产生舞姿造型来传达超语言之境,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艺术。它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因而舞蹈教育必须通过视觉这一感觉器官得以展开。视觉是舞蹈认知的窗口,是对所有动作认知的直接来源。学习舞蹈时,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教师的示范,把视觉感受通过三级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对动作进行认知和分析,再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实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2.合理有效地运用示范教学
(1)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舞蹈必须经过认识、模仿和熟悉三个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应让学生先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和文化背景、动作的韵律风格及特点,再准确示范基本动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动作最初的视觉印象。然后,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完善已形成的动作表现,逐步把动作连贯起来,从而形成动作定型。在舞蹈课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交替进行的方式。整体示范可在最初使用,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完整的印象,再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环节,这也是学生掌握动作的必备途径。这样,不仅顺应了学习动作的心理规律,也激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轮流让学生站在第一排上课,课堂上分组练习时每组再示范一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动作形象。
(2)讲解和示范交替进行。舞蹈靠动作来传达情感,如果只顾示范而忽略了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学习时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因而舞蹈课上的语言讲解也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示范能力,还要善于使用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提示、引导,还要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帮助学生把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舞蹈教师应不断采取各种形式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还应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教学方式。
(3)示范教学中艺术地运用语言。恰当、形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每时每刻都左右着教学进度,成为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委婉的语言是内在的关怀,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严谨、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准确领会、掌握动作要领及技术,还要通过不断地赞美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动作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如果分寸不当很容易伤其自尊,导致学生从此对舞蹈课产生抵触情绪,而形象的语言则能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集体复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学生课后的复习过程。中职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课后往往不会主动复习,而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逐步解决。在所有的复习方法中,集体复习是舞蹈课后复习的最佳方法。其优点有以下方面:①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多人的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②集体复习会给有舞蹈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复习时起到“小老师”的领头作用;③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加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前提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动作更优美、熟练。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还具有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使回忆更加连贯、准确和完善。
中职生的自控能力不强,目标性不明确,教学难度较大。但是,他们具有灵动、有个性、情绪情感表达直接的特点,能更好地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和想要表达的情感。只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得当,中职生一定能学好舞蹈。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黄静.师范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