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海华
摘 要:利用数学源于生活,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利用求知源于疑惑,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利用目的源于实践,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平台教学情境。
关键词:情境 生活 疑惑 实践 多媒体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64-01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地懂得,要想上一堂成功的课,创设教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又要求教师上好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是感兴趣的,兴趣是学习最好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创设好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举例谈一谈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方法。
1 利用数学源于生活 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选择有现实意义的生活问题进行情境创设,不仅能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利用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都喜欢喝冷饮,你会开启瓶盖吗?运用什么工具?省力吗?为什么?从身边是入手学生感到亲切,容易进入状态。进而又跨学科整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乐于去探索、感知动力臂与动力之间的反比关系;再如在拉面的制作中,拉面的粗细与拉面的长度呈现的反比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生活的小事,比较亲切,也比较亲切,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反比例函数关系做好了铺垫。
2 利用求知源于疑惑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当我们对问题产生疑惑时,就会触发我们的解疑动机。作为学生,只有在自我的迫切要求下,才会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进而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积极的心理满足。所以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在应用阶段,我引用了两个情景:一个人听到一则新闻后一小时传给了两个人,他以后再没有告诉其他人。而那两个人同样在一小时以内每人又分别将这则新闻传给了另外两个人,以后他们再没有告诉其他人。如此下去一昼夜(24小时),则新闻能否传遍一个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又如一张报纸只有0.01厘米厚,但是一张报30次以后,它的厚度能否超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么?能还是不能?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说几米,有的说十几米,我说这个个数据大得让你无法想象。学生说不可能吧?于是师生共同用计算器完成计算共53 687.09米,快有7个珠穆朗玛峰高了,学生一下炸了锅,充满了好奇和不可思议。通过计算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乘方的不可思议,学以致用。这个情景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促进积极参与。从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入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当同学们充满疑惑时,教师便适时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就能轻松解决了。这种直觉与真相的强烈对比,有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和严谨性的培养。
3 利用目的源于实践 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学数学的目的最重要运用于实践,也就是“学以致用”,重在能力的形成。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际应用,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感受学习的成功带来的欢乐的同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相似的应用的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操场,自己设计方案,测量旗杆,楼房的高度。
在阳光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实地测量,收集数据,紧张的计算,进行互相交流,逐步修正存在的问题。最后同学们兴高采烈,主动对自己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基本上都是利用标杆或人,如何构造相似三角形,如何利用相似计算,如何减小误差等等,积极性非常高,效果也很好。
接着,教师又提出疑问:同学们做的不错,可如果今天没有阳光,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测量了?就得改天了?同学们沉默了,然后开始议论,有的组开始了行动。效果不言而喻,有利用三角尺的、小镜子的、标杆的,最后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每个同学都有了巨大的收获,相关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与发展。
4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创设信息平台教学情境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対数学教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化动为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是学生能从多角度感受数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内容是,我设计这样的情境:教师展示风景名胜(如金字塔、希腊的八台农神庙)、特色建筑(如东方明珠塔)、日常实物(门窗的设计)、美术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人体美等,通过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如:在学几何图形的变换时,这样设置情境:动画展示三角形、矩形等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翻转变换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引导、探究图形变换前后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这样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他们更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
通过对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提高了理论认识,课上的目的性增强了,是课堂有效、轻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给学生最适合,最自由的活动空间,着力于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