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课后延伸,让品德教学更有实效

2013-04-29 00:44俞世燕
关键词:品德教学类型策略

俞世燕

摘 要:课后延伸是小学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计和开展课后延伸,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品德养成,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课后延伸的设计策略、方法及类型做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品德教学;课后延伸;设计;策略;方法;类型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53-03

小学《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后延伸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课后延伸,就是在课堂教学外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其目的是通过课后延伸,提高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陶冶情操,以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后延伸并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很多教师狭隘地认为品德是副课,布置课后延伸会加重学生负担;二是品德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缺乏足够的精力来进行课后延伸方面的研究;三是缺少对品德教学“学以致用”的检测……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其次,要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合理设计课后延伸,使品德课真正与生活接轨,改变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两张皮”现象,让课后延伸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份营养餐。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课后延伸设计的策略、方法及类型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课后延伸的设计策略

课后延伸要使学生愿意实践,乐于实践,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一)课后延伸要灵活多样

课后延伸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不拘一格,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三下《我来做个小导游》教学,在设计课后延伸的时候就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喜好,顺性而为:可以请父母带孩子走访家乡的某一镇,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也可以小组合作进行参观、调查和采访,或者搜集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和各种活动图片。从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课后延伸要适时适量

教师在设计课后延伸的时候,要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我们要挑选那些突出实践性的、体现生活性、富有趣味性的、具有典型性的延伸活动,力求少而精,既保证学习效果,又不增加学生负担。

(三)课后延伸要关注个别差异

教师在设计课后延伸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如有的延伸分为必做和选做,对学有余力与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求不一样。

比如学了《家人关爱我成长》(三上)一课后,可以设计以下课后延伸:

1.学会关心、体贴家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下你是有爱心有孝心的好孩子: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可以帮家人做家务、可以给病中的家人送水送药,可以为父母洗一次脚,还可以……

2.编写有关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在班级宣讲。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亲情回报活动策划”,然后付诸实践。

“亲情回报”活动策划

以上延伸活动是有弹性的,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其中的一个。对于语言组织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选做第一项;对于情感细腻,文笔好的可以完成第二项;而活动能力强,又有挑战性的学生就可以选择第三项开展探究型的活动。

(四)课后延伸要注重整合性

“大教育”理论指出,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由于品德学科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活性”等特点,课后延伸设计时,就更需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整合。如三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我们可以整合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课程设计融入生活的延伸活动。如结合科学课程开展“发豆芽”活动;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布置“绿色食品大荟萃”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美术课程画画农产品的家园……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劳动者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

二、课后延伸的设计方法

品德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学生道德教育文本资料,这个文本资料是可让教师、学生随机取用的素材或话题。我们可以截取教材中的某个话题,结合学生实际和学习需要重组教学内容,进行品德教育课后延伸。我们提炼出以下几种设计方法。

(一)将教材中的某个话题作为课后延伸的主题

如三上《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教材中有个“活动角”,内容就是让学生分小组通过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制定采访计划。课后,各小组根据采访计划进行活动。学生通过采访不同职业的人(有采访老师的,有采访食堂厨师的,有采访交警的,有采访护士的,也有采访蓬莱商都卖衣服的个体户的……)了解了不同职业的特点,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该职业劳动者的劳动对社会的重要性,领悟到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是光荣的。在这里,学生的“知、情、意、行”在行动中得到了碰撞,得到了锻炼。

(二)将教材内容的某个话题作为课后延伸的再实践

如六上《劳动成果要珍惜》,教材中有一个“实践园”:先买10份报纸,然后再试着把报纸卖出去。请调查,卖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你卖完这些报纸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将这一话题作为课外践行的再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一次有益的实践活动:卖报。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感触很深,大家都写下了感受日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

(三)将教材内容的某个话题作为课后延伸的引子

如三下《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材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特产。因此,我们以此为引子,课外要求学生多种渠道收集家乡特产的资料,课内分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做适当的补充。在宣传特产的时候,教师指出:家乡的特产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怎样使家乡的特产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特产,写一篇有创意的广告词。这一系列延伸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的发展,激起了爱家乡的豪情。

三、课后延伸的类型探索

经过实践,我们提炼了以下几种课后延伸的类型。

(一)操作类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如教学三上《热闹非凡的市场》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后延伸:“如果每位同学手中有50元钱,你们准备如何合理地去安排,既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能做到价廉物美。请大家各自设计一套合理的购物方案,并根据设计的方案亲自走进市场给予验证”。这样的延伸,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财能力。

操作类延伸还包括画一画、编一编等,如学了《农产品的家园》后画一画自己知道的绿色食品,学了《我家的故事》后编一份小报。这样的延伸既动手又动脑,可以合作着做,学生乐意接受,收效比较好。

(二)观察类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如三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教学后,设计如下延伸——观察黄豆的发芽。具体要求如下:

1.挑选几粒成熟的黄豆或其他豆类种子,用水浸泡一天。

2.把用水浸泡过的种子放入垫着湿布的盘中,在种子上再盖几层湿布,把盘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往湿布上洒些水,使布保持湿润。

3.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

这项观察类延伸,学生在课外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并做记录,由此了解农作物的生产状况,体会到劳动者的辛劳。

(三)调查类

调查类是通过某种手段、方式来了解或者熟悉所想知道的事物的一种延伸类型。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调查类延伸时,可以变个别为合作,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课后延伸。在学习了六上《我家住在新农村》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后延伸:

调查内容:调查农村住房、交通、医疗卫生等情况的变化。

调查目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展望新农村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形式:小组合作。

方法:实地调查、访谈了解、查阅资料。

成果:小报告、小论文(分析现象、提出建议)。

活动步骤:第一步:制定活动方案,拟定调查提纲,明确组员责任;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双休日时间根据方案及分工实地调查、访谈;第三步:就调查问卷和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梳理,对调查及分析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第四步:撰写调查报告。

由于学生经过看、问、想,对农村变化有了切身的感受,提出了较为理性的展望目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而且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四)亲子类

亲子类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合作完成的课后延伸,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感恩。如六年级上册《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课堂上学习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有许多东西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的感受不会很深,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项课后延伸:请你从家庭生活环境出发,调研科学发展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利弊,并开展一个家庭辩论会——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样的亲子类延伸,易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的含义,同时也便于家长指导或一起参与,最终让学生养成比如注意控制空调的温度,少用电梯等文明的生活习惯。

如果说品德课堂是主阵地,那么,课后延伸就是分战场。给学生布置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课后延伸,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应当是每一个品德教师都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2]求 英. 拨动学生灵根: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效[J].新课程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品德教学类型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重视情商因素 促进和谐教学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品德课聚焦教学目标策略探微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