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013-04-29 00:44段丽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合作精神物理课堂培养学生

段丽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上做了重新编排,由浅入深、由现象到规律,对学生知识难度的要求降低了,但与此同时却增加了大量的科学探究实验,以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因而,探究实验在新课程改革的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寻求一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尝试。

关键词:物理课堂 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99-01

1 合理划分实验小组,实现人力资源整合

为了在小组划分时有效的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我参考了以下四项原则。(1)差异原则。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应该存在差异,差异本身就是资源,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一资源,突出“同组异质”。所谓差异,包括智能差异,成绩差异,性格差异。例如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一个实验小组里有侃侃而谈的“外交官”,有不善言语,但认真细致的“观察员”,也有敢想敢做的“冒险家”。(2)尊重自愿,整体协调。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组合学习小组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使得自愿组合的同学组合在一起,但就整体而言,要有班级的通盘考虑,有时也需要老师出面协调。(3)合理安排座位,提高合作效率。在推动“合作学习”时,如果所有的学科都在搞合作学习,各自为政,就会因座位问题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可以组成文科与理科互相补充的合作组。(4)先观察后组建,先磨合后稳定。在师生初步了解,同学彼此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先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试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能磨合的就磨合,实在难以磨合的再加以调整。

2 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全员参与探究实验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探究实验,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根据具体任务进行适当分工。如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将竞比的意识贯穿其中。各个小组很快的行动起来,大家先集思广益提出种种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小组长根据实验方案进行了有效地分工。你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你们两人进行实验操作,你负责总结结论和实验评估,你……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他们敲定了自认为最精妙的方案,满怀信心地去向其他组挑战。学生在这种“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的探究活动中,除了学到了物理知识,更重要的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创设合作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将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在《电压》一节的教学中,我增加了水果电池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影响水果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有水果自身的原因(如水果的种类、水果的大小和成熟程度),还有外界的原因(如插入水果的两个电极的大小、两电极间距和插入的深度等因素)。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不全面,但这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好变量和在小组实验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电压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增加了对电压的感性体验和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究。由于猜想浮力大小与六个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最后由各小组归纳结论: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即F浮=ρ液gV排。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 注重小组经验交流,全班共享信息资源

在学习安全用电时,电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用不好电,就有可能被电吃掉的危险,如何才能揪住电老虎呢?提出安全用电的课题,探究活动随之展开。小组长组织同学采用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如有的同学利用书籍和网络查阅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有的同学负责收集关于触电的案例;有的同学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父母、邻居、朋友、电工师傅进行调查。在课堂上交流研究信息时,教师把讲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合作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果,如收集的各种事例,得到的结论及发现的问题。课下再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类,形成一篇有价值的小论文或结题报告等。针对每位同学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合作小组中心发言人作记录并打分,负责写合作学习札记。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不能理解时,应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相互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共享大家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成果。

在当今的社会里,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但一滴水永远不能称其为河流,一棵树也构不成整片绿色的森林,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充其量也不过是“1”,而我们更需要的是“1+1>2”的效果。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新任务。因此,教师应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这也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学会通过合作各取所需,各得所需,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无疑是铺设出了一条捷径。

猜你喜欢
合作精神物理课堂培养学生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