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芹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效果显著,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职高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工具性上,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技能。与此同时,课外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职高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目前有很多人在慨叹:现在的职高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课堂上呈现“万马齐喑”的局面,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的确,职高招生大都是在普高之后,生源质量肯定是有差距的,这不仅在我校,在其他地区,情形恐怕也不是很好。既然这样,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分析造成的原因,努力改变这种现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令人尴尬的事实是——本应是最有魅力的语文课,长期以来却不受学生欢迎。近年来甚至有人声称:“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不可否认,我们有时也会听到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甚至一些极普通的人们用神往的语气谈到自己当年学习语文是多么快乐,语文课是如何有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呢?职高语文教学的尴尬处境是怎样形成的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相信这是每一个职业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我从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在苦口婆心地讲,而学生在下面睡觉、吃东西、聊天的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的原因。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因为在我带的三个班中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在讲授茅盾的《风景谈》中的六幅图画时,我一改往日的教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关键性的事物,再自行给这六幅画命名并写在事先准备的纸片上。同学们听后立刻行动起来。几分钟后,我收上纸片,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肯定每一位学生的独到之处,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且表扬了几位命名有创意的同学,最后定下大家都认可的最佳名称。一节课下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第一次在学生那获得知识后满足的目光中迈出教室。在以后的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屡试不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挖掘教材的思想美、语言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技能。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职高中语文教材的入选作品基本上符合大纲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有助于学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现行职高语文教材,有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列传》、《涉江》、《屈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录》、《正气歌》),还有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有确信“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林觉民(《与妻书》),更有为现代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导师、先烈,为建设新中国而殚精竭虑的科学家、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等。学生或为他们浓厚爱国激情所感染,或为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所震撼,进而产生浓厚兴趣。语文教师在授课中要牢牢抓住这些“兴趣点”,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的兴趣之花深深扎根于远大理想的土壤之中。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将你自己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爱好传递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把考高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文学的学生怎么会学不好语文呢?学生为什么怕学习古文,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已经没用了,而且觉得学起来很枯燥。如果教师能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自豪感及古文的独特魅力展现给学生,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地学习古文。《诗经》直率、大胆的情感,《离骚》忧国忧民的情怀,春秋的谋臣策士、战国的游侠门客、司马迁的发愤著述、李白的浪漫气质、杜甫的博大胸怀,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柳永的“今宵酒醒”、李煜的“一江春水”、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无不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果教师能将这一切贯注入学生的脑海,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教材的语言文字是基本上合乎规范的,在用语、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所选古代作品大都是有定评的名篇,因此适合职高学生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基础知识,严格教授读写知识、语法知识、文学和文言知识,同时有重点地逐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绝熟之功弥深。”(《叶圣陶教育论集》)这样,随着语文知识的增加,语文技能的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三、重视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如下内容:①课外阅读,主要是推荐有益读物,即报纸杂志上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字,教授閱读方法;②课外写作,指导学生观察,写日记、周记、随笔、笔记,办黑板报、墙报、手抄报;③课外听说,指导学生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短剧演出、影视欣赏;④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语文教师在上述活动中要善于发现、珍惜、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予以正确引导。“90后”精力旺盛,凡新奇、有趣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对这些事物有广泛而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外活动,积极创设意境,激活学生思维,增加其兴趣的广度,增强其兴趣的持久性。积极开辟语文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聪明才智。
对于学生中流行的追星、追时尚、爱看动漫而不爱看名著的现象,我们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我们为什么不放下架子,试着了解这些东西呢?实际上,我认为很多动漫是相当不错的,如迪士尼的《狮子王》,不就是一部现代卡通版的《哈姆雷特》吗?如果教师不是简单地呵斥学生,而是在了解之后适当引导学生阅读莎翁的原著,则效果更好。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点燃奥运圣火的拳王阿里是很好的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典型。追星时如能多看看那些“星们”在光彩后面的汗水与努力,那么追星又有什么不好呢?前几年风靡一时的蔡志忠漫画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教材。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培养职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前提,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其技能是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环节,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形式。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学习、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语文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