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3-04-29 02:42王娜
关键词:逻辑思维应用题数学

王娜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应用题教学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应用题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应用题 数学 逻辑思维

应用题是数学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用题是用语言、文字表示现实问题中有关的数量关系的题目。在小学数学中,通常是指四则运算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

应用题能够体现出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因此,应用题教学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读题、审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通过读题要弄清题意,形成题意的清晰形象。审题,就是在读题的基础上弄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以便确定算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应用题时,往往不注意审题,容易忽略题中的关键性字词,有时还会把题意搞错,把条件和问题看错,针对这些问题,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审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某车间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500个,6天完成。实际只用5天就完成了,实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读题,初步了解题意;已知条件中1500个这个数量表示:原计划1天生产1500个,6天完成,意思是每天生产1500个,6天可以生产完;实际只用5天,就是生产完这批零件实际只用5天,问题是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分析、综合法思维过程是:原计划每天生产1500个,6天完成,即所生产的这批零件总数是1500×6=9000(个),实际生产完只用5天,就是实际5天生产了9000个,问实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就是9000÷5=1800(个)。分析法的思维分析过程是:要知道实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就是知道实际生产几天和实际共生产了多少个这两个条件。实际生产几天,题中已直接告诉了,实际5天生产了多少个,题中没有直接告诉,但从原计划每天生产1500个,6天完成这个已知数量关系中,可得这批零件总数是1500×6=9000(个),从题中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实际5天生产完就是实际5天生产了9000个。知道了实际用5天,又知道了实际5天生产9000个,求实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就是9000÷5=1800(个)。

2 在应用题教学中,发挥演示、操作和说理等辅助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仅靠思考,往往还不容易找到解题的途径,可采用演示、操作等方法通过视觉形象来支持思维活动,促进旧知识的再现和想象力的积极活动,以弥补单用分析、综合法等的不足。形象演示法可促使学生具体详尽的想象题目中事物活动的过程。

例如:“有一座大桥长3000米,一列120米长的火车,以每秒15米的速度开过这座桥,火车通过这座桥需多少时间?”像这样的题目,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是不容易解答的。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用铅字笔比作火车,用书本比作桥,自己表演起来。学生们仔细观察:火车是怎样过桥的,火车到什么地方才算过了桥?演示结束后,学生们顿时明白过来,列出算式:(3000+120)÷15=3120÷15=208(秒)。

在应用题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操作、说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方法,逐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白兔有6只,灰兔比白兔多2只,灰兔有多少只?”时,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操作阶段。我先让学生学具操作:先摆6个○,再一一对应的摆比○多2个△,并要求从操作中直接判断谁多谁少,然后根据题意进行操作:现在第一行摆6只白兔,接着在第二行摆“灰兔比白兔多2只。第二阶段是半具体、半抽象阶段。在学生完成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灰兔多,白兔少,把灰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同白兔同样多的6只,另一部分就是灰兔比白兔多的2只。第三阶段是抽象、概括阶段。当学生通过操作理解题意后,我引导学生将上述操作所形成的表象用语言进行表述:已知白兔有6只,灰兔比白兔多2只,就是灰兔多,白兔少,灰兔和白兔同样多的部分与灰兔比白兔多的部分合起来,就是灰兔的只数。这样,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的抽象和概括,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在应用题教学中,抓好一题多解和自编应用题练习,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为了提高思维的独创性,可设计一些难度不太大,又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跳一跳就能摘下果子”的题目,促使学生拓宽思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想出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再进行比较,得出最佳方法。

自编应用题的过程,既是一个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知识发挥知识作用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自编应用题的“咀嚼”、“消化”,吸收了有关知识,进而运用知识,发挥知识的作用,“再咀嚼”,“再消化”,进一步增长了知识,就能自主地、创造性地编出新的应用题。这样一个练习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还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栗旭.谈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7(22).

[2]詹志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12).

[3]陈占奎.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应用题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走近打折应用题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