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2013-04-29 00:39杜杰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院校对策

杜杰

摘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资助模式对其进行资助,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现实动力。本文从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模式 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职院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资助模式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其给予资助。当前,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有效的资助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要。

1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现状

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高职院校在校生家庭经济的困难。通过对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析,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来自农、牧区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学生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②父母双亡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失去了经济依靠。③父母下岗或因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致使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造成学生经济困难。④家庭人口多,在这些家庭中往往同时供养好几个学生,使得家庭经济比较拮据,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⑤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以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共有3316名在校学生,有1824名经济困难学生,其中特困生348人,贫困生1024人,一般贫困生452人。经济困难学生中,农、牧区因自然条件较差的有1245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8.2%;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有138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7.6%;父母下岗或因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学生有97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5.3%;因家庭上学人数多而使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的有263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14.4%;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的学生有54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3%;其他因素的有27人,占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1.5%。

2 高職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操作程序不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实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的基础,地方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具证明时的审核不够规范:一是由于各级政府没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的规范化规定;二是由于各省、市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异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之间没有可比性;三是贫困学生证明材料的出具单位不认真核实,从而导致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难度增加。2.2 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未分层次运作

在“奖、贷、助、补、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奖、补、减”与“助、贷”应分两个层次,因为前者是无偿的,后者是有偿的,放在一起运作不够合理,从而使资助主体和客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难以确立,使部分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表现在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对外界的依赖思想,而对自我应该如何应对贫困、渡过难关想得很少,对各种“奖、补、减”热情很高,对需要付出劳动和时间的勤工助学不太感兴趣。

2.3 勤工助学矛盾突出

从目前勤工助学情况来看,一方面供求矛盾相当突出,学院能提供的岗位很少,使得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参与勤工助学,同时,勤工助学岗位仅仅局限在院校内部,走出校门的很少,与社会联系比较少,更没有渗透到企业机关单位,勤工助学思路没有延伸和拓宽,助学岗位与学生的所学专业更是没有很好地结合;另一方面,少数学生存在虚荣心理,不愿意干一些认为没有面子的岗位,因此供求双方存在一定的矛盾。

3 改革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证明材料

首先,为了确保困难学生证明材料的真实度,地方政府对贫困证明进行统一印制,并留存备查,并对违规出具证明的负责人,追究其责任。同时,困难学生的家庭成员构成、病情证明、家庭收入等证明应由当地派出所、县(区)人民医院等分别出具,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真实可靠性。

其次,要创设监督机制提高认定实效,检举“谎报”行为。主要监督机制有:①是要以学生校内生活支出和同学反映作为重要的监督、核定手段。要将疑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重要的核定对象,掌握疑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饮食支出;通过对其周围同学的访谈,了解疑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支出,掌握其消费水平。同时要通过实地调查,电话了解等形式,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性,最后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放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②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引导普通同学关注学校的资助工作。③是要建立完善的公示、检举制度,倡导公正、公平原则,畅通检举渠道,设立检举热线,引导同学检举“谎报”行为。④是要加大对有意“谎报”同学的处罚力度,取消“谎报”同学的评奖评优资格,记入诚信档案,以进一步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⑤是要关心非在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漏报”的真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自主、自立、自强

3.2.1 理财制度,即帮助学生理财

受社会生活经历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生活技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一切开支进行合理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通过设立“理财本”,对特困生的学习、生活费用开支等进行及时的监控,这样在充分保障学生生活费用的情况下,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开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以及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遏制了学生之间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

3.2.2 强化育人环境,重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承受着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又伴随着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往往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而自信则是一个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重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就成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重要条件。

①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找回自信,需要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的环境氛围。高职院校要做好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②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高职院校在给予其关注和关爱的同时,为了确保班级内部的团结,应对其它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实施爱心教育,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在班级内部,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他同学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团队关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让真诚、友爱、和谐的风尚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进而营造出一个整体的氛围,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愉快地融入集体并在集体中奋发有为,从而激化他们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综上所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资助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化、完善化、规范化资助,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工作才能真正地开展。同时,资助工作又是一项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民生工程、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必须精心思考,选择并构建行之有效的資助模式,真正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进,徐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考察和出路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

[2]赵春红.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工作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3]徐宁.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4]丁官元,王武宁.高职院校新资助体系下的国家助学金资助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