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摘 要:初中语文早读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最佳时间,早读是一天中最好的朗读背诵时间,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宝贵时间,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及时巩固、补充、深化和拓展,主要就教师如何加强语文早读课的指导,提高早读课的有效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早读;效率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是早读课高效的前提
如果教师仍采用旧的观念,把早读当做给学生布置任务,完全不参与到早读中,那么很难掌握学生的早读情况,也很难对学生的早读行为进行监督,那么早读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只有教师更新观念,参与到早读中,才能实现高效的早读。教师要改变传统放牧式的早读管理方法,不要把早读课上成自习课,而应亲自参与到学生的早读课中去,不要把早读课当成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读读就算了,要注重对早读课读的内容、读的形式进行指导,把早读课当成一节语文课来上,提高学生早读的有效性。教师要明白早读、自由读,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读,而要加强对学生早读课的指导,加强对早读课的调控力度,教师参与早读,既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增加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在早读巡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是不是用心在读,是不是走神,是不是在应付,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制止、提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朗读形式多样是早读课高效的关键
因循守旧的早读形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产生抗拒心理,早读的效率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如果能丰富早读的形式,那么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高效早读也就水到渠成。早读课的形式要有多样性。首先,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从中感受朗读技巧;听录音读古诗,学习诗歌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教师可以从指导重点语句诵读入手,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传授学生记忆技巧,让学生快速掌握记忆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速读,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语言信息的能力。另外,针对具体课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段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形式。还可以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特点,将竞争机制引入早读课,给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
合理布置早读任务,科学划分早读时段,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早读的效率,真正体现以任务促高效,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早读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刘昌政.培养中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作者单位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钼业公司百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