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设置中,阅读教学的课时最多,这就体现了听、说、写的能力培养对于阅读能力的依赖。语文阅读教学在我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经过数代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亦或是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都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变迁和进步,语文阅读教学亦在不断进步,不断改革,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本文将在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育 阅读教学 阅读新理念
一、传统语文教学遗留下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多种不足,主要表现在:(1)阅读教学模式大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然而教师过多的讲解严重占用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讲解过程中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思维;(2)为追求高分数,适应考试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强加某种思想情感,而不是让学生去自我理解、自我构建,导致了学生阅读情感的丧失;(3)教学过程中“阅读就是为了应考”现象严重,功利性目的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所谓中学语文阅读是指通过对各类文章的理解、阐释从而建构自己的意义的活动,其本质是寻求理解与自我构建的活动。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以“立人”为目的,为“做人打基础”“打精神的底子”。语言文字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学生通过阅读增强了自身的阅读经验,丰富了文化人格,开拓了精神空间。(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重要目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只能尽可能地努力使学生获得“自由读书”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进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阅读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也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
三、新课改精神下的阅读理念及实施分析
(一)整体感知,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整体把握”,顾名思义即要从整体性上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作者总结如下观点:首先是“读”。只有通读课文,读透课文,才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其次,在通读的基础上,实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主要包括理清文章思路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在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去推敲和体味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对话理论
新课改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的传统阅读模式弊端重重,对话理论为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1)对话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去读,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生成,实现学生自我的情感熏陶与感悟;(2)对话教学理论使阅读教学具有创新性。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理论,打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唤起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促成了新思想的产生。(3)对话理论使阅读教学具有批判意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去感受、阐释大量的文本,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体验和解释肯定是多元化的。通过对话教学,每个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将得到体现与保留,教师将不能再对学生强加自己的思想,对于学生则摆脱了权威的束缚,可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去独立思考。
(三)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方式,新课改实施以来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也积极实践了此种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独立意识和创造才能。但一味追求新意,张扬个性也并非好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意,个性化阅读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扎实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实施要与让学生对文本感悟、熏陶等语文教育目标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个性化阅读的正能量。
四、关于“读”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阅读必然要求学生去“读”,但读什么,如何去读,是当下教师需主要思考的问题。针对课堂中学生“读”的行为,首先教师应解决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中的课文文本。课文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课文为主,进而实现理解文本、评价文本、欣赏文本的目的。通过精读课文文本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感染力,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方法等,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加强积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体现阅读教学价值。在学生精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教材之外的其他文本,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和生活领域。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D].西南大学,2011,(4).
[3]高航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3).
[4]李乔.新课标背景下朱绍禹文言文教学观的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10).
(刘爱珍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实验中学 2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