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爱青
【内容摘要】散文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涌动,它的价值在于体现了理想的探索、人生的感悟和精神的呼唤。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散文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寄予的生活理想,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人生哲理,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情感 理想 感悟 精神 价值
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既不像文言文那样可以由“言”到“文”来讲解,也不像诗歌那样可以抓住“意象——意境——情感”来欣赏,它是一种自由散漫、灵活多变的文体。目前,散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教什么”和“不教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喜好、知识专长或教学习惯。很多教师对“散文是什么”和“应该怎么教”并没有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其实,散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散文作品的“神”,即散文的情感和价值。
一、散文是情感的涌动
刘勰在《文心雕龙·本性》中说“夫情动而言形”,意思是藏在作者心中的情涌动了才有了散文外在的语言。那些为人们一唱三叹的散文,无不是作者的真情熔铸,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涌动。朱自清的一篇《背影》不知读出多少人的眼泪,父亲那笨拙肥胖的“背影”永远留在读者的心中,就是因为它传达了父子间的真情。文中写道:“他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地探下身去,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都凝聚在那个“背影”上。父亲与“我”告别的话也极其简单:“我走了,到那里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朱自清这几句最朴实的语言却道出了人间最深沉最真实的父爱,让读者和朱自清一起涌出了感动的泪水。
《秋天的怀念》也倾注了作家的情感,史铁生对母亲沉痛的悼念和深深的忏悔都在文中喷涌着,弥漫在字里行间。史铁生的腿瘫痪了,他认为自己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灾难,却没有意识到这对于母亲来说是更大的不幸。母亲一边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一边乐观地鼓励儿子活下去。她扑过来抓住我捶打双腿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要好好儿活”,她在我发脾气的时候悄悄躲出去偷听我的动静,她避免在我面前说“跑”“踩”一类的字眼儿……母亲给予了儿子无私的关爱、同情和理解,然而“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是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爱让史铁生受到很大震撼,从而发愤著书,抒发情感。
抒情类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无不是用蘸满感情的笔在诉说,教师在此类散文的教学中就要抓住“神韵”——即作者通过散文所要表现的情感。抓住了情感,也就抓住了散文教学的关键。
二、散文是理想的探索
我们知道,有一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而“托物言志”类散文,物象不再是普通的形象,而是被作者或者时代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成为某种理想或信念的代名词。这类散文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寻和探索。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沈从文的《湘西散记》,作者对“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进行了讴歌与赞美,在黑暗苦闷的现实中寄予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正如朱光潜所说:“沈从文的文学庙堂里供奉的仅仅是人性。”沈从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原始古朴的生活方式、没有阶级烙印的人群、自然的原生态的美,其实都是对理想的向往。
著名画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画集撰写了一篇序言——《云霓》,此文中,五彩灿烂的云霓不再是大自然的普通景观,而是在一个“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着人间”的特殊时期给予在苦痛中挣扎,几近绝望的善良百姓的安慰和勉励。那几朵“挂在眼前的云霓”是“希望”的象征。陆蠡在《囚绿记》中迷恋的常春藤的绿枝条也是如此,作者“恋绿——囚绿 ——释绿——怀绿”主要是因为在“祖国蒙受极大屈辱的时候”,它寄予了作者向往光明,渴求自由的精神理想,象征着“绿的希望”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散文是理想的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从物象的外像和神韵中引导学生体会它的象征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作者的理想及精神世界。
三、散文是人生的感悟
余光中曾说:“许多拼命学诗的抒情散文,背后缺乏思想的支持,乃沦为滥情滥感,只成了空洞的诗。”这是很有道理的。散文除了情真意切之外,还要有思想和理性的支撑。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情与理相得益彰的,在记事抒情之外,还抒写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独特感悟,从而给人启迪。
例如,曹明华的《美》通过几个场景诠释了“美”的几种形式——距离美,曲线美。“因为距离,巧妙地遮蔽了我们不该看到的一切,又信手添上些神奇的飘逸”,人与人的交往有何尝不是这样,距离遮盖了彼此的缺点,又加深了思念的浓度。曲线避免了重复和单调,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起伏的人生平淡无奇,简单重复的生活寡然无味。
张抗抗的作品也包含了很多理性思考,她不会被感觉或情绪左右,而是有意识地把作品当作思考的载体,如《埃菲尔铁塔沉思》。张抗抗借登埃菲尔铁塔这件事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人在低处时最容易自满和轻视他人,只有到达那样的高度,才能认清自己和他人。正如登塔前,她认为铁塔“只不过是个小摆设”,登塔之后才蓦然发觉它是“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这座雄伟的铁塔“在一片嘘声中,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成为巴黎城市的象征,“然而它却是孤独的,只有风,只有云,只有飞鸟是它寂寞的伴侣”,这些语句同样耐人寻味,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绪波动,阐发出新的思考和感悟。
在人生感悟类的散文中,作者会于所见、所闻中倾注一些人生哲理和感悟,然而,赏读此类散文,除了要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悟之外,还需要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教师可以在把握作品哲理的基础上,抓住作者的观点或者一些关键语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加以阐发联想,从而使他们获得更深更广的人生启迪。
四、散文是精神的呼唤
真正的散文家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关注时代、民族、国家的命运,用作品引领呼唤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张承志算是文学创作中一个特立独行的“精神长旅者”,“汉家寨”这个名字在他的人生生涯里被反复咀嚼吟味,仿佛就是他人生的答案。在那块苍凉、残酷、恐怖的绝地里,汉家寨的人固守了一千多年,他们在贫穷、孤独和无助中延续着生命,以一种坚守的精神对抗着恶劣的自然,对抗着被抛弃的寂寞。文中提及了三条通往外面的戈壁滩,“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暗示着这里的人随时可以放弃坚守,选择一条路出去开拓新生活。然而,坚守在这里的老汉和女孩(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未来)被问及戈壁通往哪里时,却只是沉默或摇头,他们这种坚守的信念和行为给作者这个现代文明中的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以至于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在散文创作受到商业化、功利化冲击的时候,张承志一直坚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坚守着纯洁的文学。在他的文学里“永远有对于人心、人道和人本身的尊重;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他绝不做走红文学商品的贩卖者,流行思潮顶峰的泡沫。这种“坚守精神”不仅是作者的个人情志,更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在当今社会,于物欲横流中坚守道德,于尔虞我诈中坚守诚信,于困难挫败中坚守理想,于崇洋媚外中坚守民族精神是多么必要的价值引导。
一般而言,优秀的散文不会拘泥在个人情感、理想、感悟的抒发上,它是人文精神的召唤者,是时代价值的引领者,是民族心理的构建者,它与历史、现实、未来相联系,具有大视野,大气魄。此类散文的教学要联系时代背景,体悟其精神内涵在当时当代的价值。
综上所述,散文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涌动,它的价值在于体现了理想的探索、人生的感悟和精神的呼唤。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散文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寄予的生活理想,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人生哲理,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大时代呼唤大散文》,中国艺术报第403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