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

2013-04-29 00:44吴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圆明园个性化

吴斌

生活中很多学生爱读书,却不怎么爱上语文课。这是什么原因呢?认真观察和反思阅读教学过程发现,问题主要是学生未能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未能得到有效地彰显,自主性没有获得确认和培养,阅读中个性化的体验缺失或被忽略,学生未能真正有效参与阅读过程。这是导致他们语文学习激情不足、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育要促进个性发展,满足个体的兴趣爱好,承认个性的感悟,如此创造能力才会提高,学生才更有激情走进语文课堂中去。因此,我们要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一、尊重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独特阅读体验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体验,关注其内心世界,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表达独特理解和感受。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要能促使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能促进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获得个性理解。这种个性理解,才是学生的语文生长,教师要积极培育。

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教师指导学生们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初步得出结论:是个伟大的人,因为他为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孜孜于科学研究以致没有时间料理自己的生活。但有一位女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在科学上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但在生活中他的确是个邋遢的人。不能因为他的伟大就把他的缺点也看成是优点。即使再忙,把衣服穿好的时间也是有的。很多也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并没有变成他这个样子。这显然是她深思的结果,有她的价值观念参与的个性的深思。这是具有价值的阅读。而且敢大胆说出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观点,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肯定。

二、尊重差异,创设个性化阅读的氛围,帮助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每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无不有自己的阅读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要为他们创设氛围,让更多学生能在阅读中获得个性感悟。学生不同,理解、感悟能力也不同,教师要尊重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

尊重差异,还在于创造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的氛围。教师民主对待学生,善于倾听,学生才敢于彰显个性,乐于表达。比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大部分学生能感悟到斯捷潘老人放弃打猎的原因是他觉得“这是多么可爱的鸟儿啊”,不应该去伤害它们。但有学生的感悟更进一层:他是被天鹅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场面所感染,被老天鹅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后者的理解显然要高出很多。这就是个体能力的差异。教师尊重差异,更要弥合差异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这时组织学生讨论天鹅“可爱”在哪里,学生经过研读、感悟,就能普遍增强阅读感受力,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原来止于字面的理解得以升华。

三、要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谋求情感的升华

每则文本,都有表层的和内在的两层意义。我们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正是要透过表层感悟内在的意义。这种内在意义往往隐含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中。阅读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言语形式入手,学习文本表达的方式,理解表达目的,并获得情感的体验与升华。

从这个角度看,教学不能是课文内容的教学,而是教师指导学生带有个性特点的对文本的解读,帮助他们延展阅读的深度。个性化的阅读与文本意义的解读要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圆明园的毁灭》,文本在于揭示圆明园毁灭的意义,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引发思考。文章的第三段主要通过写圆明园的建筑宏伟来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对圆明园的辉煌感悟有多深,对毁灭的惨痛的理解就有多深。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从圆明园的几个“有”去体会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再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体会描写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体验圆明园的建筑宏伟;最后播放有关圆明园建筑的图片,引导想象和谈感受。欣赏图片和引发想象,对拥有相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次整理和提高,对缺乏的同学更是非常有效的帮助和补充。

四、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让朗读多一点个性化的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的生活经验、人生情感、人格精神融乎其间。当学生的个性与作品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个性与个性的碰撞就会闪耀出智慧火花。因此阅读也不是无情事,要有情感的参与、思想的交流入乎其中。个体不仅通过阅读获得深层感受,还要用朗读把感受表现出来。可见朗读是和学生的理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朗读情态各不相同,就是因为他们在阅读体验中得到了个体独特的感受。所以,朗读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然后再读。这样,既引导学生深刻感悟语言文字的奥妙与趣味,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同学引起观点的碰撞交流,读出个性来。我想,这才是个性化阅读的主旨所在。

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见到这样的有感情朗读指导:“这里该读重一些……这里要读轻一点……这里要用什么感情来读,这里……”这样的朗读忽视个性的感受,学生的理解能力怎能提高呢?而且感情是可以通过老师的说教传递的吗?强调阅读技巧,把一堂好好的阅读语文课上成了阅读技巧训练课。即使读得声情并茂,也只是让人听起来有感情,而不是有真正个性情感的朗读。如果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使学生错误地认为阅读就是跟着老师的节拍,应付提问,琢磨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久而久之丧失了阅读的渴望,岂不哀哉?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个性化体验、感悟,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才得以实现,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不仅仅强调音符的准确,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激情唱自己的歌,唱出自己的个性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圆明园个性化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游圆明园有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圆明园里过大年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