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梅
摘 要: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所要训练的是人,且训练的过程越快越好。以此看出教育的根本核心在于人。在语文教育中其目标分为表达能力以及认识能力。表达能力指的是“表达自己的心思”,而认识能力则指“懂得自己所说”。小学教育中的语文能帮助学生塑造其人文修养,但要结合以情动人的方式。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关讨论并分析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探析;主体;兴趣;主动性
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顺利进行语文教育,首先应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平等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只以一个教学者的方式出现,还要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在引导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能够将教学质量最大化。在课堂中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增强其动手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如今学生的个性发展倍受教育界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通常会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对其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则会失去学习主动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自由提问、自由谈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挥。与此同时,还应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感到快乐,那么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而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一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气氛。其次,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耐心指导。还应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进行更为有益的学习,如:通过网络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轻松的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三、大胆质疑,激发求知欲
爱因斯坦曾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的追求问题罢了。”问题是创造的起点,要想获得成功,学会提出问题是前提,而学会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如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导航作用。教师还应启发学生养成探究疑难的良好习惯。如: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应先让学生熟读,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塑造良好的审美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以良好的美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性情。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诗歌、美丽的童话,这些都能够起到良好的美德教育、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效果,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如:看到优美的句子他们会产生赞赏的心情,而看到坏人猖獗的情景则会产生愤慨的心理,这都是真实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阅读出真知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阅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在学生阅读课文时首先应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的简历以及文章的出处。其次,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工具理解不懂的段落或词句。而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应坚持主体是学生的理念,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多种方法。教师在其中不仅是传授者,同时还是引导者和启发者。小学语文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拥有认知和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起到陶冶情操、美化人格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红勤.语文课堂呼唤情感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5(10).
[2]苏瑞霆.浅谈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展开[J].教师,2010(12).
[3]王金.语文教学议情趣[J].安徽教育,2008(12).
[4]孙新会.小学语文“随意性教学”[J].陕西教育,2003(4).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