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杰
摘 要: 教育均衡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教育的均衡化是各地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针对我地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可能政策。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教育均衡;资源配置
教育是一个民族素质之所系,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元气之所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而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均衡发展提到更高的地位,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战略性任务。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大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已经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违背了“义务教育是普惠性教育”的原则,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且势在必行。目前,我地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尚未能面向全部适龄少年儿童,尤其是未能保障边远地区和贫困农村地区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二是地区、城乡、学校之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导致了失学、“择校”等现象,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体地说,义务教育尚未能面向全部适龄少年儿童,主要体现在一些边远的、贫穷的人口较少的小村庄,因村庄人口少,同龄的儿童不够一个班,有的甚至所有儿童的人数不够一个班,这样只能去外村就读,有的家长怕麻烦,就不送孩子去学校。或有的家长看到现在就业难,农村有的孩子就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或在市里有工作,一个月只挣2000多元,还要花几十万买房,感觉供不起,初中不毕业就让孩子辍学打工或学技术或做买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资源短缺、 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导致农村学校长期投入不足,尤其是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有些学校甚至连必要的教育仪器和设施都不齐全,更不用说像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施的配备,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不仅使农村学生失去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还会导致教育起点、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大,尽管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均大幅度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但积重难返,长期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学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远不如城市,无论走到哪里,同是小学或中学,城里的教学设施要比农村先进,教学器材要比农村完善和齐全(2)学科配置奇缺。在小学学科专任教师中,所谓“大三科”(即语、数、外),几乎所有的乡村小学缺乏英语教师。同时,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和关于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教师也几乎没有,这就导致许多课程不能正常开设,难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难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3)农村教师队伍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比例较少,高学历的人较少,且年龄普遍偏大。进几年,因特岗教师的加入,才使有的学校有高学历的教师。(4)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多年转为公办,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新观念的意识较年轻人差。也有的特岗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知如何讲课。这些教育资源的城乡非均衡配置,将使农村获得的教育资源更为有限,农村学校没有能力来提高师资素质,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低。城乡教育质量上的悬殊差异,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为使子女获得良好教育,稍有经济能力的农村学生家长都会把子女送到城里上学,从而导致农村生源大量涌向城市,“教育移民”现象将越来越严重,结果造成城乡生源配置严重失调。农村学生逆流入城不仅加大城市教育压力,而且将导致部分农村学校因生源流失严重而“空壳化”,最终导致农村教育用房等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为强化各类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特制定各级工作人员目标责任制度。如县长、乡长,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任课教师的具体职责,能够做到各行其事,各负其责
(二)政府加大对农村贫穷地区和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添置实验器材,音体美器材,添置图书,增加多媒体教室,添加校园网,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帮助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达标,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法, 这对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能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
(三)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和流动机制,加快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在教师数量上满足需要:一是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引进力度,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优惠政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二是市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需求情况,并会同市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本地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定岗定编,缺余互补,不断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及时满足教师补给需求。三是继续实施“特岗计划”,为农村学校及时补充教师提供来源保障。“特岗计划”是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有效的政策举措,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获得了良好效果。
2、在教师质量上满足需求:一是从外界引入优秀教师,对其实施待遇优惠政策。二是对现有的教师实施培训政策,可以请优秀教师定期到校讲座,也可以让老师们走出来跟优秀教师学习,也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教师工作轮换政策,或者是定期支教,即教师在一定时期内,有义务到边远地区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定的时间,在【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地区任教经历,才可评为高级教师职务。”定期支持政策,,即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建立师资力量的对口支援关系,帮助边远地区,薄弱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在最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中,援助地区的学校要为受教助地区的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四是跨校兼职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不同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兼职
3、在教师的学科结构上满足需要:根据不同学科教师的差额,及时补充,争取做到不浪费一个名额。
总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方针政策,从而达到目标。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太和小学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2]推进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3]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