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儿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幼儿期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个人一生的发展。本文针对幼儿期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教育观念、方法、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关键词: 幼儿期;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幼儿期通常指3岁到6、7岁的孩子,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又因为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60%以上在5岁以前是可以开发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多集中在幼儿期,因此,幼儿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应引起幼儿家长十分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经笔者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一、当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
1.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
越来越多的家长在认清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即“知识就是财富,没有知识就没有竞争力”。当然这并不错误,但是很多家长却在教育孩子时把它奉为金科玉律,把知识看成是唯一重要的东西,于是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学,是否学得轻松与开心,一味地去灌输,这怎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人生命全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忽视对幼儿品德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当前社会高智商犯罪多是在幼儿期没有受过良好的品德教育。
2.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1)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功利
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无论是身体的发育,知识能力的增长以及行为品德的形成,都有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有些幼儿家长不了解这一点,急功近利地花高价让自己的孩子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尽管有些是孩子并不感兴趣的,这样下来,家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孩子非但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反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如果家长一味地强制孩子学习,还会让孩子与家长对立,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剥夺孩子主动发展的权利
由于很多幼儿家长不理解孩子,在功利心态驱使下,为孩子设计的蓝图很高。过高的期望导致家长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活动,造成保护过多、包办过多、控制过多的局面,从而剥夺了孩子主动发展的权利。
3.幼儿家长对孩子爱的过度
(1)物质关爱过度,忽视幼儿身体发育需要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我国独生子女人数大量增加,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从而导致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特别是物质上的要求,孩子想要什么玩具,想吃什么东西,家长都毫不考虑地满足他们,有的幼儿家长还按自己的思路为孩子配备“科学”的饮食。孰不知这些看似爱孩子的举措反而害了孩子,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肥胖儿童快速增加。这些孩子看似身体好,实际上体质特差,很容易生病,且肥胖也影响智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家长不顾孩子身体发育需要,在物质上过度关心孩子的做法不是爱,而是害。
(2)精神关爱过度,忽视对幼儿的挫折教育
在美国,孩子到一岁以后,基本上是自己吃饭,绝对看不到中国的大人们端着碗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景。著名的日本“阳关幼儿园”,要求孩子在园中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短裤。冬天,孩子们穿着短裤精神抖擞地在雪地里奔跑。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这些国家比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幼儿家庭爱的方式不对,他们过分注重对孩子的照顾,处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优裕的生活容易养成孩子的现代“懒惰”,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因此,幼儿家长还必须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要硬起心肠,收起一半爱。
(二)幼儿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1.忽视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然而,当前有很多幼儿家长认为孩子幼小时做错事是因为不懂事,等长大了自然就不会做错了。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无任何行为的习惯和固有的行为模式,此时培养什么行为习惯都容易,此阶段绝对存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先占领白纸一样的阵地,孩子就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他们并无被管束和不自由的意识和感觉。可是到了4-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行为自由、自主的要求与日俱增,可是此时家长却开始变得严厉起来,于是特别容易与孩子产生矛盾冲突,如果孩子拗不过家长,便逐渐会成为一个无独立个性、主体意识差的被动的个性。
2.滥用物质刺激
当前很多幼儿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就利用孩子心爱的事物,如糖果、玩具等,去讨孩子的欢心,如果孩子按家长的意志完成了任务,就可以获得他们喜欢的物品,否则,他们非但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会受到父母的责骂。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学习是附加于奖励之上的东西,会让孩子渐渐的养成舍本逐末的不良习惯。本来孩子应该去做或是应该做好的事,也非得要家长用某种物质奖励吸引才肯去做,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成为一种唯利是图、缺乏爱心的人,并且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滥用体罚教育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信奉的一句话,殊不知,惩罚是教育孩子时最不适用的方法,因为它有多种流弊:首先,孩子若不是从内心深处喜欢,只是为了躲避体罚而为,或是孩子不是出于内疚而不干某事,而仅仅是为了躲避体罚,暂时不去做某事,一旦跃出父母监督之外,他们又会为所欲为了,而且可能会变本加厉,所以体罚不是根本之策。其次,严厉的体罚,也可以治好幼儿目前的毛病,但是其心情颓丧的毛病会接踵而至,家长就算赶走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孩子,却会换来一个心情沮丧、萎靡不振的孩子,这也绝非家长的愿望。所以,父母若想孩子聪明、贤良、磊落,用体罚去管教孩子不但是不合适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4.一味包办代替、忽视劳动培养
当前有些幼儿家长把孩子奉为掌上明珠,小皇帝,特别是在“几代单传”的家庭更是如此。这些家长从小就不让孩子吃半点苦、受半点累,在生活上包揽孩子的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累,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有的孩子上幼儿园了,连书包都由家长替背。长此下来,孩子长大了除了读书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有些孩子工作以后,由于无法自理生活,找不到生活的乐趣,而走上轻生的道路,这样的案例在网上、报上都屡见不鲜。追根溯源,这些“受害者”在他们幼儿时期,家长对他们一味地包办代替,忽视了劳动培养。
(三)当前幼儿家庭环境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1.核心家庭较多,亲子游戏的时间和空间缺乏
核心家庭是指父母双全,有一个或几个孩子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在我国城镇占70%。在城镇的核心家庭里,父母大多是双职工,他们忙于工作,只有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幼儿缺少亲子接触和母亲的关怀。幼儿家庭中缺乏亲子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亲子关系复杂化和淡漠化,对幼儿语言、动作、良好情感和个性品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幼儿家庭比较封闭,教育脱离社会生活
家庭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以来,人们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隔绝的,实际上,每个人最终都要走上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人们究竟能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是衡量家庭教育成败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然而,当前,我国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主要是小区和单元式住宅,80%的家庭都安上了防盗门,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与外界接触和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容易养成他们孤僻的性格,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二、当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树立幼儿家庭教育新观念
(1)从“单纯智育型”教育转变为“思维开拓型”教育
据有关学者研究,幼儿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集中注意、留心观察、时刻记忆、喜爱提问和思考;最重要的非智力品质是:愉快的情绪、求知识的兴趣、活泼的性格、耐心安静地坚持一项活动。给幼儿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去培养、发展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才是幼儿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尊重和发展孩子的主体性
幼儿期是以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具有很强可塑性,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这些特点都要求家长应对幼儿期这一阶段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尊重,珍重幼儿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使他拥有快乐的童年,满足孩子生存、发展、游戏、学习及受教育的需要和基本的权利,促进他身心全面、和谐、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尊重和发展孩子主体性。
(3)爱与严相结合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和美德,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对孩子身心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父母应一分为二地对待爱,掌握爱的量和度。父母要懂得怎样正确地爱孩子——把严格要求与爱结合起来。爱孩子应体现在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上。爱而不是溺爱,尊重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放任,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含糊,教育犹如医道,某些情况下采取果断措施,甚至作外科手术,这不是残忍,而是出于爱和同情心。
2.掌握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方法
有哪些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导之以行,使身教和言教有机地结合起来。2)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要掌握分寸,划清界限,以理智支配自己的教育工作克服感情用事的毛病。3)让孩子走进社会中进行实际锻炼,亲身体验,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品德。4)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技巧,以此刺激孩子不断上进,克服不良的习惯。5)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6)家长寓教于喻,深入浅出。
3.优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性格、情感、行为习惯的形成关系极大。和谐温暖的家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幼儿来说则更为重要,如果家庭关系阴冷,紧张,孩子长期受到压抑,其心理就会造成很大的挫伤,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父母离异,夫妻关系紧张,聚众赌博,酗酒,从中受伤害的首先是孩子,因此,我们呼吁幼儿家长给孩子创造安静、和睦、充满友爱的家庭氛围。
总之,只有全社会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形成自上而下的幼儿教育网络,才能使幼儿教育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早期奠基工程。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3] 毕诚:《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商务印书馆,1997年
[4] 姚云:《家庭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陈枚:《家庭教育的艺术与方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年
[6] 杨孟萍、卢稳子:《家庭教育百科——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7] 任真影:《这样教育最有效——解答父母教育孩子的9大关键问题》,金城出版社,2003年
[8] 陈晶、袁爱玲: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家庭教育导读,2003(10)
[9] 王家全:走出家教误区的沼泽地带,家庭教育导读,2003(10)
[10] 钟春玲:走出家教误区、促进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导读,2003(10)
[11] 刘剑玲:幼儿家庭教育新观念,幼儿教育导读,2002(10)
[12] 刘尧:父母,你懂得早期家庭教育原则吗? 幼儿教育导读,2002(09)
[13] 章剑和:“逆向关怀”,家庭教育的关键课,幼儿教育导读,2002(09)
[14] 韩继雪:现代家庭教育中应处理的三个“转变”,幼儿教育导读,2001(06)
[15] 代俊霞:浅谈单亲家庭幼儿的家庭教育策略,幼儿教育,2000(04)
[16] 胡春雨:浅谈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幼儿教育,2000(11)
[17] 赵忠心: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幼儿教育,1999(03)
[18] 王素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浅谈,家庭教育,1998(03)
作者简介:
王斌(1980-),男,四川广安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二系党总支书记,广安市政协委员,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