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阳一关于《心》的再阐释

2013-04-29 00:44李田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差异性

李田

【摘要】日本著名文学理论家、左翼批评家小森阳一基于小说《心》的文本空白所进行的大胆推论在学界引起了轰动。以“我”与“先生”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小森阳一从语态、语式、结构等方面对小说文本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得出青年“我”最终与“夫人”结合的论点。这一大胆论点也直接引发了众多评论家围绕《心》的文学争论。小森独树一帜的文学评论影响了一大批后继学者,对日本以及我国的文学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关键词】心;小森阳一;差异性;我;先生

一、引言

小森阳一少年时曾随父母侨居国外,接受了以俄语为主的小学教育,因此也铸就了小森对日语本身的敏感性。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小森开始活动于日本文学界。在此之前对夏目漱石的研究起初围绕则天去私、个人主义,或关注于洞察明治末期资本主义下整个社会及知识分子的变化。小森的研究标新立异,把人称、时态、句法等文本形式作为线索,在整个文本中寻求新的突破。「『こころ』を生成する心臓」一文在当时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论文极具突破性又不失严谨,体现了小森扎实的文学理论功底。之后发表的十余部文学著作丰富了日本文学理论,奠定了他作为文学批判家的地位。

二、小森阳一与《心》

在序言中,小森阳一以随笔的风格渐渐展开了话题。初版的书被封装在了纸盒中,小说封面采用了中国的石鼓文,这样的装帧设计出自《心》的作者夏目漱石先生本人。读者在阅读时,须从纸盒中取出此书,通过品读让《心》的这一故事在读者的内心慢慢展开。原文的一字一句都犹如从“心脏”中迸发的“血液”流淌在读者的身体里。小森把作为书的《心》比作人的内心,原文的字句文本比作流淌着地血液,而装书的纸盒比作人的身体。这是小森首先要给读者呈现的意象。

《心》这部作品由三部分组成:上——先生与我,中——双亲与我,下——先生的遗书。根据时间循环顺序以及故事的叙述时间,小森提倡的阅读方式为“上——中——下——上”也就是一种“环型阅读方式”。他强调只有按照这样的阅读顺序才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整本作品的全貌。以往大部分关于《心》的阅读和研究方式是把原著割裂开来分成三部分,并且只重视第三部分(下—先生和遗书),即使在国语教育中也如此。小森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批判与不满。

为了更好的理解原著小森把小说按照“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还原了故事。首先是“下——先生和遗书”,夏目漱石将先生的过去以“遗书”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遗书中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了先生的过去。然后在“上篇”中描述了青年“我”与先生的邂逅与交往,接下来在“中篇”,大学毕业的“我”返回老家并照顾起重病的父亲,在这段期间与先生保持通信联系。与此同时先生已经萌生了自杀之意,在给“我”写下了最后一封信(遗书)后自杀身亡。在中篇的末尾“我”收到遗书急忙踏上火车返回先生的处所并在火车上读完了先生的遗书。通过“我”读遗书这一行为将“上、中、下”三部分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小森提倡的阅读方式中着重强调了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

三、《心》中“我”与“先生”的差异

小森在自己的另一篇论文中曾这样强调“《心》这部小说是故事内容,故事叙述以及叙述故事的时间顺序有机结合的整体,从先生与‘我两位笔者叙述故事的差异性入手,捕捉纠葛在《心》中的核心主题。”差异性贯穿了小森的整篇评论,以下试从三个方面探寻“我”与“先生”的不同。

(一)不同的称谓

小森以称呼的不同为突破口展开论述,首先引用了《心》的开头“我经常称他为‘先生,所以在这里也只以先生相称,隐去真实姓名。……每当我从记忆中唤起他时,未尝不想叫一声先生,提笔时也是同一种心情,我实在不愿意使用那种没有感情色彩的缩写洋字母。”与先生遗书中“在这里我把这位朋友称为K。”(下篇十九)这两处。比较之下措辞的区别显而易见。先生用“没有感情色彩的缩写洋字母”K来称呼对方,与青年“我”称呼对方“先生”产生鲜明对比,影射出我与先生,先生与K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处方式。

小森认为“先生”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到“现在”一直与青年“我”共存在一起。这样的称呼就好像在先生面前直接称呼其本人一样。在青年“我”的叙述中先生一直以第二人称存在于整个故事之中。与此相反,先生把对方K对象化,客体化,就像“K”这个名字一样把他的存在符号化。简而言之,在青年“我”的内心认为自己与先生共存于“现在”,而先生是把朋友K作为实验对象用“无情的眼光”研究他。这是把对方当作研究对象,将人的内心等同于“物”的一种交往方式。先生会用“无情的眼光”研究他人也寻之有源,青年时代的先生,遭遇父母双亡,叔叔为了谋求财产欺骗了先生。在金钱欲望的驱使下亲人的背叛对年青时的先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此先生就失去了“孩子般纯真的心”,把眼前的世界分为“信”与“不信”两部分,用怀疑的眼光把身边的一切当作实验对象去审视和分析。朋友K也是先生审视和分析的实验对象之一。青年“我”在与先生的交往中明确拒绝了这样的方式,一直回避着“研究与被研究”的关系,坚持着自己的直觉,率直的同先生相处。这就是“我”与先生,先生与K交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不同的伦理观

“这时我才在心中对你生出敬意。因为你让我看到了决心——你要肆无忌惮的从我腹中抓住某种活的东西,要剖开我的心脏,啜吸涌动的热血。那时我还活着,不愿意死,遂拒绝了你的要求,许诺改日告诉你。而我现在就要自己抓裂自己的心脏,把鲜血溅到你脸上。倘若我的心停止时你胸中诞生了新的生命,我死而无憾。”(下二)

血脉是连接家族的内在脉络,传统的家族伦理观念以“血”为基础。小森在评论中把先生的话语比作“血液”,“我”在读先生遗书的时候如“沐浴在先生的血液中”,在“我”的内心萌生出了新的生命。“纵然说先生的力已吃尽我的肌肤,先生的生命流进我的血管,对当时的我来说也丝毫不夸张。”(上二十三)这是青年“我”把父亲和先生做比较时得出的结论。在父亲病重时“我”曾想奔回先生身边,如果不能了解先生的全部就会终生遗憾,这比不能为父亲尽孝更加让“我”痛苦。在青年“我”的内心早已从传统家族伦理观中超脱而出,产生了新的伦理观念。

与此相反,学生时代先生在租房期间对房东家的女儿产生了爱慕之情,暗恋着小姐,逐渐在自己的内心与小姐构建了“虚拟的家庭关系”。小森阳一认为这一行为表明了先生虽离开家乡与亲人但依然未能摆脱传统家族伦理观的束缚,内心极其矛盾。所以在面临传统的家族伦理观念时“我”和先生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三)不同的爱情观

“每当瞧见到小姐的面容,我便感到自己变得美好起来;每当想到小姐,未尝不觉得自己顿时变的超尘脱俗。假如爱这个神奇的东西存在两端,高的一端涌动圣感,低的一端鼓胀情欲,那么我的爱的的确确抓住了高的一端。”(下十四)

所谓“二分法”就是把精神与肉体完全割裂开来的一种原则。这是先生始终坚持的原则,他对小姐的爱,是一种“近乎信仰一般的爱”。先生把作为人的欲望和肉体舍弃掉,对小姐只追求精神上纯粹的爱。这是一种精神特性上的“洁癖”,使先生在小姐面前不得不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黑暗面,直至最终将自己引入死亡的深渊。不仅是先生,K也是“二分法”的忠实信徒,在追求“道”的过程中K养成一种动辄便要分离精神和肉体的习惯。 “二分法”仿佛就是一则哲学悖论,如若深陷其中遍再也无法全身而退。先生与K的自杀都印证了这一事实。

在这一方面“我”并没有继承先生的“二分法”,虽然受到了先生精神上的洗礼内心流淌着“先生的血”但没有完全被其所左右。夫人将对先生的疑团在“我”面前倾诉时,“她也不再诉诸我的头脑,而开始叩击我的心脏。”(上十九)。小森引用了原文的两处的对话:

“是有个孩子就好了。”太太转向我说。

“是啊。”我应道。但我心里全然没产生同情。我当时没有孩子,只觉得孩子很让人心烦。

“领养一个?”先生提议。

“养子?你(あなた)看呢?”夫人又转向我。(上八)

“可是,假如我先去了,你怎么办呢?”(先生说)

“怎么办……”

太太一时语塞,大约被先生之死的想象性悲哀撞了一下胸口。但她重新 扬起脸时,心情已经改变过来。

“怎么办?也不能怎么办,(你说)是吧?黄泉路上无老少啊!”

夫人特意看着我玩笑似的说道。(下三十四)

如果原文中不刻意描述夫人说话时头的转动方向,读者理所当然的会认为文中的“あなた”是指向先生的,问题在于“あなた”这个日语词是具有双层意味的,既是代词第二人称“你”又是夫妻之间妻子对丈夫的一种称呼。这实际上模糊了夫人的说话对象。

小森认为这两段对话中也是各有侧重的,分别暗示着夫人对性的欲望与对生的欲望。而夫人的这两种欲望并无法从先生身上得到满足。所以夫人说话时头的转向暗示了话是说给青年“我”听的。由于“我”拒绝先生“二分法”的原则,所以不会将精神与肉欲割裂开来并且原著是活在现世的青年写的回忆式手记,也就说明“我”安然活到了现在。文中另一处暗示“那时的我没有孩子”也就是说现在“我”已经有了孩子。根据以上对原文以及人物对话,人称称呼的分析,小森阳一大胆推测,青年“我”与夫人结合,生育了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从先生所受的思想枷锁中解脱出来,用自己新的理解来继续延续着先生的精神的结果。最终也升华了青年“我”活下来意义。

四、结语

小森阳一批判此前神化“先生”美化“自杀”行为的研究,反对把《心》作为国家反动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此篇评论在八十年代的日本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小森阳一从解构主义出发,对《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有理有据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作品文本的剖析的过程也是对文学的再认识的过程。独特的分析方法为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特立独行的观点也引来界内的强烈抨击。小森阳一的评论虽无法得到一致的肯定,但他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文学批判精神对国内外学者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小森阳一.文体としての物語[M].筑摩書房,1988.

[2]小森阳一.漱石論—21世紀を生き延びるために[M].岩波書店,2010.

[3]夏目漱石.こころ[M].新潮文庫,1952.

[4]夏目漱石著.林少华译.心[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8.

[5]赤羽学,刘立善.夏目漱石的《心》与个人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5(1):9.

[6]岛村辉,林少阳.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现状及方法论的变迁[J].外国文学研究,2002(2):22~29.

猜你喜欢
差异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