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书开真正觉,深恩永志难忘怀

2013-04-29 00:44徐阳晨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感悟老师

徐阳晨

【摘要】“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人师不只是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宋才发老师秉持教人求真的职业操守,用一颗仁爱之心教化学生,对学生的爱如同父母对子女纯真的爱,只顾付出、不求回报。

【关键词】《惟寻真知启后人——我的执教生涯40年》;老师;感悟

我珍重地翻开这本书厚重的传记,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宋才发教授简单而不平凡的“自序”。寥寥数百字,道出了一位学术大家奋斗拼搏的人生历程,正如作者自述的那样:“一个人一辈子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或者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于他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对增进人类进步的实际效用。”[1]宋老师年幼时饱尝寂寒与困苦;成长中经历了动荡年代酿造的辛酸与无奈;求学道路上体验到凉薄中难得的温暖与恩情。每一步,每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不仅在他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在后生心中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宋才发老师生于上世纪50年代,贫困成为当时广大农村的代名词。童年的种种磨难好似一把利剑,在岁月的打磨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引导着阴暗隧道中的人们奔向黎明的曙光。即使在这样积贫积弱的环境中,老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利用一切机会、一切资源刻苦学习,最终凭借顽强的态度和惊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成为为数不多的“77级”大学生。荣耀背后的艰辛诚如老师书中所说:“贫穷和困难对于我来说,终究成为比金子还宝贵的财富,在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苦让我无法挺过去,也没有什么‘难让我却步不前。”[2]我们这一代人固然无法体会当年的“苦日子”有多苦,总觉得时代不一样了,对那一辈人的奋斗颇为“不屑”,往往认为人情和关系才是人生修学的全部,这正是我们这代人心浮气躁和好高骛远的根由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缺少磨难的历练,缺少和命运抗争的决绝,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软肋”。逃避困难,甚至把“读书无用”变成浅薄、无知的托词,盲目附庸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现在回想那时的所思所为,深感惭愧。犹记得老师的那句话:“国家是个人的结合体,一个在经济快速发展轨道上奔跑的社会,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作为根基与导航,这个社会最终是撑不住的。”[3]老师教会了我一个道理:面对内心的迷失,应该站在更广阔的高度寻找真理,坚持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和担当,才是读书人应有的精神气魄。因而每当我翻阅书卷时,便记起老师的谆谆教诲,自立判断一句话、一本书好坏的标准,有意识的在繁杂、混乱的信息中提取真正有益的警言良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4]老师的德高博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治学信念,崇敬之中充满了对鸿儒之风的向往。多少往来学子皆以老师为榜样,循着前人的足迹追求自己的成功之路。

二、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5]人师不只是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宋才发老师秉持教人求真的职业操守,用一颗仁爱之心教化学生,对学生的爱如同父母对子女纯真的爱,只顾付出、不求回报。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既不是苛求成功,也不是溺爱无度,总是把对学生的希冀放在自己研学修身的实践行动中,以他的处事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为我们树立学者之典范,学术之楷模。老师一辈子求学和执教中所有的学习、科研资料,从成绩单到毕业证书、从资格证书到荣誉证书、从写作书稿得发表刊物,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归类,保存完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5]细致中蕴含了老师对自己工作的尊重和热爱,一点一滴都铭记在心,为自己、为学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大凡能把任何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出点眉目来的人,必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这不仅是习惯、态度的改变,而且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学习主要以“钻”、“研”为主,术业有专攻,只有研究好本领域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广泛涉猎的基础是扎实的学术功底,只泛不精,失之于细,必定失之于实,失之于效,最后万事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毫无实用。

并且,当细致积累、整理资料成为一种良好的作风,持之以恒,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实效。宋老师用“一碗米”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利用资料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资料的价值就逐渐拉开了距离和档次。”[6]如果我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提取当下有用的信息,保留将来可能需要的内容,剔除无用、错误的部分,再把这些死资料内化为自己独特的活的思想,那么对于以后的深入研究,学术创新意义重大。作为学生,我们常常敬佩宋老师谈吐中的渊博学识、文章中的恢宏气势,以及看人、看事精准独到的眼光,试想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沉淀,又怎能达到如此境界?这些皆是老师多年勤思苦学、上下求索得到的珍贵领悟,字字句句都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苦心和期望。我想大师的境界即是如此:不仅仅以自己举世的才华影响他人,也以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陶染着、感化着、启发着他人。我们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深深地感受到师者的睿智和明德,也希望在追随老师学习的寸寸光阴中,不虚锦年,沾得一丝灵气,沿承一份真传。

三、师恩难忘,永记于心

宋才发老师的《惟寻真知启后人——我的执教生涯40年》似一本启示录,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细细翻来、慢慢体会,都有不同的感悟:感悟人生道路上的真谛,顿悟生命中的那份真挚,内心充盈的是铭感之情。作为后生,老师的给予太多,无以为报,只希望自己可以延续老师的精神品格,在人生的道路上谨记恩师的教诲,不忘师恩,以细谨审慎之行来研学探索真知;以感恩之情报以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以大度之心对待艰难苛刻的每一件事。人生征途路漫漫,珍藏这样一份恩情于心中,作为勉励自己自强不息,勇敢前行的箴言,实属我今生之幸!

感谢宋老师,感谢您在我们人生阅历尚浅之时,用自己的心血化作一汪清泉,浇灌我们心中的荒芜。待到新竹繁盛,雏凤声清之时,您欣慰一笑,道尽一生所为的那一句:“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

注释:

[1][2][3][6]宋才发.惟寻真知启后人——我的执教生涯40年[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4][春秋]孔丘.论语·子罕[M].

[5][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

猜你喜欢
感悟老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