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角下席勒的美育思想

2013-04-29 19:41李冉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现代性

李冉

【摘要】作为现代审美教育之父的席勒,其美育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现实与理论基础。从他美育内容与实施途径中不难看出,席勒已经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这一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获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使西方美育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现代性

一、席勒审美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以席勒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美育思想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既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又有其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理论前提。

就哲学基础来说,西方哲学传统导致了西方独具特色的育人观念:从灵魂净化到人性解放。西方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起点,在于发现自己的本质是灵魂;这是通过把人分为“不死的灵魂”和“有死的肉体”来实现的。灵肉分裂使古希腊原始宗教演变为文明时代的宗教,并导致把世界划分为尘世和彼岸的分裂,终于发展成有一整套神学体系的伟大宗教,如基督教之类。所以,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育人的重点一直是人的灵魂的净化。西方哲学家们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性;通过人与宗教关系的探讨,强调人在神面前的自由性;通过人与国家关系的探讨,强调人的天生自由性,比如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这种自由思想影响下,有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有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篇。而席勒将美育提到哲学的高度进行阐释。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自由的,他既受到自然力量和物质力量的压迫,又受到理性法则的束缚。要弥合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鸿沟,使受自然力支配的“感性的人”变成充分发挥自由意志的“理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达到,换句话说,审美教育是人性解放的重要手段。在席勒看来,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促使人性完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使人获得政治自由。“正是通过审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美可以成为一种手段,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绝对存在。”席勒首倡以自由为目的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的影响无可限量。但是,他的自由观却更多地带有德国的色彩——“理想的自由”,亦即所谓“德国式的自由”。

就社会文化背景来讲,席勒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酝酿着革命风暴的时代。政治经济落后的德国当时正处于灾难深重的屈辱中。德意志民族在腐朽的封建专制的统治下痛苦地呻吟着,资本主义在那里的发展严重受阻。席勒认为革命不仅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反而践踏、威胁了人性。在一个野蛮的国家制度支配下,人的性格是无法高尚化的。他意识到,只有采取超现实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彻底摆脱现实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即通过美与艺术来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的内在心灵自由,从而达到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的目的。席勒的结论是,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应该来自性格的高尚化,而性格的高尚化要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来实现。席勒不仅试图通过美育消除社会对立,而且试图消除感性和理性、自然和精神、自由和必然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整。

二、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在美育的内容上,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通过文化教养,充分而又全面地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使社会文明、文化的符号概念(语言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与“这一个”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建立具体切实的联系,并将这一文明、文化有机地内化到“这一个”人的精神意识的教育。一个健康良性的、蓬勃发展的社会,其必是很好地贯彻实施了审美教育,并充分发挥了其效力。他说,艺术之美不在表现什么(材料)上见出,而在怎样表现(形式)上见出。这里的形式并非指事物的外在形式,而是艺术家想象力所掌握的并自由表现出来的完整的具体形象。“在一件艺术品里,材料(摹仿媒介的性质)必须消融在形式里,躯体必须消融在观念(或意象)里,现实必须消融在形象显现里。”这是席勒在涉及雕塑和绘画时讲的,这虽然是在讲雕塑和绘画的创作,而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其实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透过材料析出形式,透过躯体析出观念,透过形象析出意蕴。语言的性质(即具有通向一般的倾向)必须完全沉没到给予的那种形式里,躯体必须消融在观念(或意象)里,符号必须消融在它所标志的对象里,现实必须消融在形象显现里。被表现的对象必须从表现的媒介中自由地、胜利地显现出来,不管语言的一切桎梏,仍能以他的全部真实性、生动性、亲切性站在想象力面前。而“文化教养”不仅要对感性冲动维护理性冲动,而且也要对着理性冲动维护感性冲动。所以文化教养的任务是双重的:第一,防备感性冲动受到自由(即理性功能)的干涉;其次,防备人格受支配于感觉的威力,要实现第一任务,就要培养情感的功能;要实现第二任务,就要培养理性的功能。

其次,在实施途径上,如何使人性恢复完美,并使其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呢?

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没有其他途径”,而游戏是美育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游戏冲动对人及其人性具有建构作用,它引导现实的人向理想的人生成,现实的人性向理想的人性生成。“游戏冲动”,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他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1]当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类游戏,而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者艺术的游戏。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世界。席勒美育思想的主要旨趣,就是要把被现实弄得支离破碎的人、被现实剖裂了的人性,督导人审美游戏。通过审美游戏,在人的动物式感性欲能中灌注进理性精神,在人的抽象理性形式中灌注进感性的活力,从而使人生成为完美的人,使人性生成为理想的人性。

三、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席勒被称为“现代审美教育之父”。席勒在西方哲学,德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中,以审美与艺术作为沟通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通过美育达到两者的统一。调和了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席勒更是超越了康德在审美中的主观性,以客观的方式积极的对待美。不仅如此,席勒看到了时代的弊病,提出改变现状的方案,对于促进德国文化的发展提高审美趣味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审美教育的命题,例如,“让美走在自由的前面”、“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人们为了在经验界解决那些政治问题,就必须假道于美学问题,正因为通过美,我们才可以走到自由”、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的教育等等,这些使得他在有些方面超越了德国古典美学。这是世界美学史上“审美教育”问题的第一次提出。它对促进美育理论的完善,以及从历史的高度去全面阐释审美教育问题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从席勒开始,美育才真正逐渐确立了它的独立地位。这些都是我们现当代审美教育理论实践思想的典范。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美育的目标是拯救人类日益堕落的心灵和构建自由的人性用我们现在的话语说就是通过艺术之美来熏陶人、陶冶人,使人成为人格健全、思想健康的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席勒自身的人性学说仍然是一种空泛的人性学说,他把人性抽象成人格和状态,并以此作为其全部思想赖以存在的根据。事实上这个作为他物存在的根据自身都是缺少根据的。这种心理分析让审美的自由限制于精神之中,艺术之中,抛弃了现实,那么人所谓的审美自由实际上也是不自由的。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关心的是学生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其危害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焦虑。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大力倡导美育,在他出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期间,以及后来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都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2]

今天我们重温席勒的美育思想,无疑能够给我们反思以前的教育目标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系。而席勒主张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施美育,他的提法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是符合艺术影响人的规律的,也表明了席勒美育思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1984:90.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猜你喜欢
席勒审美教育现代性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