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虹 韩伟艳
摘 要 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外塑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的先导。探索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理念内涵,并从创新合作路径、创新制度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践“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理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 合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与现代化建设稳步开展,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需求迅猛增加,供需失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迫在眉睫。依据教育部发布《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应该清醒认识到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如生源质量普遍不强、不能完整适应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用人需求、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等,因此,改革高职教育势在必行,而改革的关键则是改革校企合作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一、“协同创新”校企合作理念内涵
“协同创新”(英语可翻译为“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ooperative innovation”)这一概念最早在我国科技领域内提出,指的是整合科技力量、共享科技资源、集聚创新人才,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
“协同创新”运用于校企合作教育源于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极推动协同创新,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将该理念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其本质内涵是创新校企合作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校企合作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促进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活动。
二、构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与实践
理念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高职院校的强大内部动力。将校企合作理念外化为可驾驭的和持久的合作机制,并贯彻实施,校企合作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文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一)创新校企合作路径。
1、资源共享,推进合作决策、合作实施、后续创新。
在校企合作初级阶段,应推动校企共建人力资源需求的信息网络。该网络不仅能使学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人力需求,推荐毕业生就业,促进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能有序进行,同时,能为下一阶段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打下基础。
在校企合作深入阶段,应实现人力资源、物资设备、资金等综合资源共享,发挥高职院校与企业各主体的自身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良性合作。
如瑞士阿奇夏米尔公司(CHARMILLES)于2000年在苏州某学院实验室展示一台ROBOFIL290切割机床,产权归属于瑞士阿奇夏米尔公司,该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使用权,可以从事教学、培训和生产。企业方节约了产品展示的场地、日常维护和人员方面的开支,还从大量的学校参观者中捕获到新的客户,与此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为企业培养了熟练高级技术人员;对于学校而言,高职院校持续获得最新设备的使用权,保持技术与人才培养领先地位,真正实现“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
2、订单式培养,合作办学,实现人才培养无缝链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目前,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为了得到合适自己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希望能与学校联合培养定制人才,因此探索出 “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通常是学校应企业的要求制定的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依据学校与企业所签订的协议开展教学安排,使教学和实践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点分别进行,校企师资融合,为企业进行定制化人才培养。
笔者所在的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于2006年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关系,2008年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目前“国光班”已有两届毕业生,为企业输送近百名高技能人才。“国光班”订单培养模式的成功标志校企合作已进入了一个较深层次的合作阶段。随着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国光班”的初步成功,其他各系也纷纷探索该模式,该学院经济与贸易系目前已与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自2011年7月起,已经连续输送两届学生定向顶岗实习与就业,每年有超过50名学生分布在“屈臣氏”珠三角区域各门店工作,同时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需求进行调整,将企业入职培训专业内容提前至学校专业课程学习中,保障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无缝链接,同时将企业培训教材与一线案例提供给学校,也提高了专业师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水平,使得专业发展上一新台阶。
3、教学工厂,实现合作实体化,深化产学研。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高职教育必须“工学结合”,以促使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实践中,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相结合,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带回校园,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实现“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建设“教学工厂”,使教学环境等同工作环境,学生素质体现员工修养,柔性管理适应企业需求,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广泛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国情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是在学校之外,开办附属工厂或教学实习工厂,也不是在社会上划定某工厂安排学生定点实习,而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实训,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笔者所在的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成立“协同创新工作室”,将合作企业业务工作部门延伸至校园,如将“爱上美”美容化妆培训机构营销策划部门引入校园,形成了“双挂牌”(“爱上美”企业挂牌为市场营销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挂牌为该企业“营销策划项目运营培训部”)、两促进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使得校企合作实体化运作顺利进行,有助于深化产、学、研工作的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对接中碰到的问题,就是学校科研的专题。“协同创新工作室”接到了第一个来自企业的科研课题就是《“爱上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做好这个课题,市场营销专业组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长达半年的市场走访与调研,走遍了花都区新华镇、狮岭镇等主要商业区、大型社区,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如42家竞争对手的详细资料(主营业务、分布地区、资金实力、营销策略等)。该报告,一经出炉,立即引起了“爱上美”公司高层的重视并将报告的建议运用到企业经营中,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协同创新工作室”另一科研项目为——“网站保姆”平台建设与运营,该项目承载数家企业电子商务综合方案设计与实施,对于校企资源共享和合作深化打下坚实基础,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
对于高职学院而言,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功能,为企业提供调研数据、分析市场,同时企业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满足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员工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需要。
(二)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安排。
1、在人员保障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确定“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人事原则。应打破“论资排辈”的旧人事管理传统,应注重实绩、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具体应用,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推行“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一线引进“能工巧匠”,将具备丰富企业经验与一线操作技能的优秀企业员工聘用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此外,要注重优化分配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推行量化考核的绩效机制。
2、在过程实施中,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监控品质。
ISO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英文字母的缩写。IS0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09000~IS09004等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总称。IS09000标准的主要特点是质量管理控制的全程性、全员性、全面性,它强调消费者至上、服务第一和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目前,全球通过IS09000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数量已达500多所,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这样的名牌大学。我国较早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学校有上海海运学院、广东东方明珠学校等。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教育组织,与企业等组织一样,存在一个“输入——转换—— 输出”的过程,同样需要经由各个过程的控制才能达到自身的目标。高职院校可以运用IS09000标准中关于通过过程控制、过程管理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可考虑:明确高职院校职能岗位权责、规范岗位培训与考核制度、规范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过程、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检验标准等。
3、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安排。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师生顶岗实习制度,在企业设立专门的学校教员工作室,促进教师与企业的沟通,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一方面使教师能够熟悉企业的相关岗位职责、操作流程、用人规范及管理制度、行业取向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同时给企业人员提供评聘讲师和教授的鼓励机制,调动企业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交流。
(三)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依据产业结构设置专业。
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地方经济,即为地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也必须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地域性。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要求开设现代生产急需的并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等同或相近的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战略调整、岗位的变动及要求,结合学校的定性与定位,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培养出大批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人才,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学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与企业保持联系,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如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文件内容,重点产业发展与急需人才培养——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加快培养金融、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急需人才,加快培养商贸、旅游、家庭服务、养老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急需人才,开展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2、课程体系贯彻岗位能力培养目标。
制定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方案,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首先将学前教育至博士教育分为0—6等7个等级,从2—5级,又以教育计划是以学术目的为主,还是职业目的为主分A,B,C三类,其中的5B级,该级“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因此,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应确立为高职院校通用性的标准。
3、课程标准立足于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工业标准,专业技术凸显行业技术。
高职院校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应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及区域人才市场调研,并组织行业企业人员与高职学校专业教师研讨并制定岗位职业标准。依据岗位职业标准,确定教改课程内容,使教学服务于实际企业岗位需求。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运用于课程设计,同时还注重“岗位能力”培养,完善能力评价机制。
4、完善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机制。
将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调整,对于人才培养评价要综合校内、校外进行。人才评价及考核内容涵盖学生三年课程课堂教学及实训中,从学生的学习绩效、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要考核人才的技能、更要注重考核人才的企业适应度(忠诚度、敬业、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等)。考核成绩构成中除了课堂考核成绩,还应增加见习企业考核成绩。考核的主体应从高职院校拓展到社会(企业)实际用人部门,构建综合立体全面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