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与学生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尽管教育部一再下发减负通知,各省也相继进行课程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升学率”“分数”还是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学校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教师仍然把学生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依靠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一、课业负担现状
笔者通过对本校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长
统计显示全体调查对象中有17.2%的学生在校时间达9~10个小时,78.1%的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0小时。由于在校时间漫长,因此大部分学生睡眠不足。被调查的学生中每天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的占31.1%,不足7小时的占66.9%。
2.作业量大
作业量一直是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状况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70.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较多,35.1%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很随意。由于教师仍然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每天花很多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49.7%的学生每天要花3小时以上完成作业,根本没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3.课程内容难
由于升学指挥棒的统一导向,学校和教师都以帮助学生以优秀的分数通过高考作为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的课程表里大部分是要考试的科目,实践类的课程大都流于形式。加上课程内容难度高、内容窄,学生课外要花大量时间消化拓展课内知识。除课本外有50.3%的学生配备1本教辅材料,44.4%的学生配备2~3本教辅材料。
4.考试频繁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和排名是教师一贯采用的方式。在被调查对象中,每个月参加1~3次考试的学生占72.2%,4~6次的占17.9%。尽管教育部三申五令不允许按学生成绩编班,但实际上对学生成绩进行排队公布并按成绩编班的情况依然存在。
向高考看齐,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做法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功利利益的驱动下,教师不得不对学生进行作业和考试的轮番轰炸。教学围着应试团团转,苦教苦学依然盛行不衰。这种拼搏式教育方法不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痛苦。调查显示仅有12.6%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人的身心潜能的发挥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必将导致其身心过度疲劳和提前老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依然是教师知识灌输的对象。对教师而言,能看得见、能比较的分数与看不见、无法评价的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发展比起来,能成为教师教学能力更好的证明。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等这些隐性的教育价值往往会被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所忽略。教师依然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对学习、对学校教育产生厌倦甚至逆反心理。这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必将产生破坏性的作用。同时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下,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形成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
中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政府不断采取各种措施,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为何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日渐加重成为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呢?因为中学生负担过重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问题,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1.就业竞争是形成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口众多,各个领域的劳动力都相对过剩,出现“僧多粥少”局面。每一个工作岗位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个体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业机会越多,选择的工作也越理想。这样学历高的人自然就业前景就更好。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形象,不断提高对学历的要求,整个社会大有学历膨胀的趋势。而现阶段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只有努力考出好成绩,才有可能挤过高考独木桥,才有可能在这场“优胜劣汰”的游戏中胜出,也才有可能有光明的仕途。
2.教育评价标准的偏离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对教与学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作用。尽管这几年对教育评价进行了一些改革,强调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但实际上,升学率和分数仍然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最重要的硬指标。学校往往把学生的分数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挂钩,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管理。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也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升学率高的学校。考试高分数符合学校、教师、家长所有人的利益。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教师不惜加班加点,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3.教师素质是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提出过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者,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着密切的联系。业务素质高的教师精通教材,教法灵活,善于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果好,很多教学内容可以当堂消化,学生课业负担并不重。但是我国教师的准入门槛较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业务素质低的教师由于其教学能力有限,缺少教育智慧,大多停留在苦干层面。由于其教法不得当,教学效果差,为了出成绩,只能变本加厉多讲、多练、多考,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切实减轻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
切实减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确保素质教育顺利实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将减负落到实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合理的人才观
我国的教育体系,自古以来承载着太多的期望。从古代的十年寒窗以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到现在的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教育的功利情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父母期待孩子上好大学,做人上人。教师虽不至于横眉冷对学困生,但却也常对尖子生倍加宠爱,百般呵护。整个社会似乎唯分数马首是瞻,考高分才是硬道理。只有当整个社会真正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给予初级人才与高级人才、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平等的尊重敬仰时,才有可能改变分数至上的人才观。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扭曲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得到调整,才能把教育的本质还给教育。
2.改革考核机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要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把校长和教师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是改革考核机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只有当我们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之间的互动建构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改变单纯地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用考试分数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学生分数与教师的奖惩、职称评聘挂钩的做法,才有可能解除分数对学校的束缚。当然,要真正落实新的评价理念,一定要加大教育执法的监督力度,在教育执法过程中应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给中小学教育创造宽松、自主的教育环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专注于自我职业素养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并加强对培训有效性的研究,使各种培训能真正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引进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在职培训,让学校里那些努力做事、愿意做事、有能力做好事的教师与那些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在任用与待遇上真正有所区别。
(作者单位:南安市五星中学,福建 南安,3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