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多元化合作的研究

2013-04-29 00:44张幸花,卢玉玲
职业时空 2013年8期
关键词:双轮驱动校企合作

张幸花,卢玉玲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只有放开手脚,摈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封闭做法,通过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才能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文章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多元化校企合作进行了探讨,并从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合作模式、业务发展模式以及合作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为其它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办学;学培融合;双轮驱动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放缓、生源规模持续下降、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多重压力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企业接洽,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暴露了很多不足,比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层次浮浅等,如何改革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社会企业参与或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从理论上说是一桩“多赢”的“美事”——对企业来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文化形象;对职业院校来说,有利于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而言,有利于弥补国家办学经费不足。

大量的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因为校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使命不同,职业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而企业限于生存的压力,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这就导致了企业参与意愿不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一头热的现象。再加上目前我国由企业来举办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不够,使得很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比如国家缺乏对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支持、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晰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是宏观的,而校企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使命也是很难改变的,唯有基于校企的特点积极地探讨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措施才是现实可行的。

二、校企多元化合作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展开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并借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普遍做法,深入探讨多元化合作的可行性。希望通过这一实证研究,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

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当事人,而学生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直接接受者,所以本次的调查就以学生、学校、企业为对象分别展开。

(二)调查过程

第一步:定性调查。一方面通过文案调查法收集二手资料,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当下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另一方面通过以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方式,获得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士对校企合作的看法。

第二步:定量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出校企合作的模式和价值、存在的问题、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保障机制等,确定问题变量,根据学生、学校和企业不同主体设计调查问卷,采用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

第三步:资料的统计和数据处理。对问卷进行编码,录入计算机成为数据文件,并用EXCEL工具、Average\Sum\Count等公式和图表对301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其中针对院校的有效问卷72份,针对学生的有效问卷162份,针对企业的有效问卷67份。

第四步:得出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借助自身行业办学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一方面提出“准员工”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学生到员工的零距离和无缝连接,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从职业培训、岗位辅导与考评到技术开发、提供咨询方案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广东邮电行业获得了“黄埔军校”的美誉。目前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

1.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场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给专任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和岗位、定期为学生开专业讲座、参与专业建设、挑选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向高职院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等;

2.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和技术咨询、对企业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评定及考核、为企业编写岗位认证教材和岗位考评试题库、给企业提供人才订单培养、给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给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

通过对20多家合作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校企双方在协同发展中都有合作的动力和需要,可行的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的多赢。探讨校企合作的运行措施,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创造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校企合作富有成效的六项措施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自己在广东通信行业的影响力,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之路,和众多企业开展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通信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通信行业重要的培训教育基地,成为具有鲜明培训特色的邮电高职学院。校企合作能够富有成效和以下六项措施密不可分。

(一)构建富有行业特色的办学模式

研究表明,行业参与、市场调节、就业导向的办学机制成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可靠保障。选择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研究,是因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主办,教育业务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院校,是企业办学的代表,实现了校企一体,培养了大批的邮电行业人才,被誉为“广东邮电黄埔军校”,特别是近几年,学院与通信企业密切联系,深谙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极具行业特色。这种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不仅促进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尽早融入企业,也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在象牙塔里围绕着书本深挖理论的教书匠,同时也成长为既懂教学规律,又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培训师,提高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灵活的“2+1”培养模式

在调查中发现,企业不想接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毕业实习时间太短。刚培训可以上岗了学生的实习也结束了,这种实习模式不但提高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加大了企业和学校的管理成本。所谓“2+1”培养模式,就是指三年的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和课内实践课为主,辅之以专项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2+1”的培养模式在时间和制度上给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2+1”培养模式是于2009年在学院的大力推广下形成的,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与企业紧密合作,第三学年整个在企业实践实习,使学生由理论到实践,获得一个全面的转化和提升,实现了由学生到职业人的根本转变;(2)具有零距离、深层次、契约化、双主体的实践教学特色;(3)将把企业的资源和育人环境,作为高职人力资源培训的又一平台。

“2+1”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提前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一年实习时间里,学校或企业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以免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不到真正的实践技能。

(三)推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研究表明,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很重视校企合作,但制度的建设、现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却明显滞后,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秉承60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按企业化管理的办学宗旨,学院每年均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年审,职业培训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都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工作流程规范,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提高了专任教师参与企业事务的动力,学院机制灵活,提高了管理效率,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院建立了教师和培训师的轮岗制度和考核制度,规定每个教师每两年必须进行一次轮岗,并把老师的岗位晋升和职业培训挂钩;建立了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要求老师每年必须到合作的企业在岗实践一个月;建立了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参与项目的评分可以和实训课程的成绩挂钩;建立了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邀请他们给学生开设专业讲座,担任学生实践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的指导老师;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院还成立了由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和学院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参与制定或评估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为校企合作献计献策,还对校企合作的项目起评估和监督的作用,保证了校企合作项目的质量。

(四)建立校企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研究发现,企业不愿参与学校合作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但大多数的校企合作是属于公益项目,没法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很多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表现被动。出身企业世家的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则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顶岗实习、学生就业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和企业积极联手,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方向,并投入一定资源开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培训项目,并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的推手,更好地为企业经营运作服务。企业也主动为学校提供项目机会,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推动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63%的企业都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项目单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要使校企合作的成果更加丰富,就需要校企在合作内容上进行对比,以碰撞出合作的火花。下表是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合作内容上的对比。

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内容对比表

由上表可知,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开发与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与咨询、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都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企合作。

(六)实施“学培融合”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

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和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缓慢的双重压力,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随着生源数量的进一步下降,高校招生规模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职院校还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所以为了生存,高职院校要敢于转变观念:一方面要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另一方面也要刻苦钻研,研发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作,彰显学历和培训相融合的特色,既是公办院校,又是上市公司。坚持依托行业、面向社会、多元发展,积极筹划建设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与的职教联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集产、学、研为一体,做专做精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做大做强在职教育培训,既实现了培训业务乃至学院整体业务的稳步增长,保证了股东的利益,又能完成招生和培养计划,保证了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学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效益分析

多种有效的措施保障了多元化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更加深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校企合作不再仅仅是表面化和形式化,而是教师和学生真真正正走进了生产现场,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学校、企业和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各有所获,给三方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实现了多赢。

(一)企业效益评估

学校教师对企业进行长期跟踪,进行长期合作,对企业了解更多,更能提出建设性建议;能使企业节约成本,相对社会上的咨询公司,咨询和人力资源的成本更低;通过项目运作可以选拔合适的人才,并且由于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会选错人,学生也对企业有更多了解,进入企业后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节省企业的用工成本,避免用工风险。

(二)学校效益评估

完善实训基地,弥补实训基地不足的状况;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校外的指导老师,壮大和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体系,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老师通过给企业做咨询、培训等项目,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既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使老师的知识水平、项目运作能力与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迅速成长为企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老师。亦可使老师发现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课堂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训方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促进教学能力不断发展。

(三)学生效益评估

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职业体验更加深刻,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老师会把项目合作中的经验反哺给学生,学生从中受益匪浅;快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需求,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软肋,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快速过渡;真实的项目经验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够深刻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责任心。

五、结 论

高职院校只有放开手脚,摈弃“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封闭做法,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树立现代教育管理的理念,培养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把为区域经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力,不断在人才开发与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与咨询、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深挖内涵,全方位地开发校企合作项目,才是在生源下降、竞争加剧背景下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 陈光.高职教育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2] 张幸花.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1,(8).

[3] 向长喜.新形势下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教探索,2008,(3).

Research 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operation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ZHANG Xing-hua, LU Yu-ling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cradle of training skilled personnel, only feel free to abandon the practice of closures to close schools, behind closed doors ", vigorously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an effective way.On the basis of market research,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example, diversifi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ulture model, management model, mode of cooperation, business development model as well as the content of cooperation and form from the school system,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ot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business school; school training and integration; wheel drive

猜你喜欢
双轮驱动校企合作
凤凰网 “双轮驱动”造就不同凡响
提振实体经济的“双轮驱动”
人类文明的底色:科技与人文“双轮驱动”
坚持倒逼降成本和转型发展的双轮驱动走出脱困前行的新路径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