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小玲
摘 要: 本文结合丰富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分析如何通过培养英语学困生运用情感策略主动学习从而转化英语学困生。
关键词: 英语学困生 学习策略 情感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人们在关注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的同时,却没有对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方面,英语教师不辞辛劳地利用课间和课余大量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可学生并不领情,有的学生搪塞、敷衍老师,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躲老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老师故意跟他过不去,因而辅导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和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能充分重视培养学困生积极运用情感策略主动学习。
根据各项研究显示: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确实存在。消极情感如焦虑、紧张、怀疑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发挥,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愉快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近年来,国内外的教育界十分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在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时有学者指出,学困生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的。因此笔者尝试通过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促使学困生积极运用情感策略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英语学困生的概念界定
学困生这一概念本身是相对的,比如某一个学校或班级里的学困生在别的学校或班级里未必是“学困生”。反之,某个学校、班级里的“优等生”,到另一个学校或班级也可能是“学困生”。因此,笔者所指的英语学困生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如英语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英语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英语学习方面有明显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偿。而这部分学生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三、什么是情感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学习的过程更成功、更愉悦、更自觉、更有目的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要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必须学会使用学习策略。当代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因此,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如何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自己的学习,从而减轻学习负担,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元认知策略(met 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交/情感策略(socio-affective strategies)。
社交/情感策略(Social / Affective Strategies)语言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交流。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社交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这其中包括借助提问、手势、表情等;在交际遇到困难时,积极从同学、老师那里寻求帮助,培养合作精神,善于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等。情感策略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情绪、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个体因素影响语言学习。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学习者可以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方面促进语言学习。一个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懂得如何控制这些情感策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四、培养中学英语学困生积极运用情感策略的做法
培养英语学困生运用情感荒略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主要根据学困生的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其学习兴趣,锻炼其学习意志,培养其合作精神。
1. 激发并保持英语学习的动机
提高学困生对英语价值的认识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一步。英语教师要设法提高英语的魅力和趣味,提高学好英语结果的诱惑力,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英语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充分,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才会舍得投入,才能维持学习动机,以充分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热情。学困生可能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三分钟”的学习热情,但是一段时间后,在考试中没有取得明显进步,可能又重新回到原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对待学习上的成败,建立积极的学习的自我期待,从而激发动力,保持英语学习的动机。
2.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
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励人为之奋斗,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帮助学困生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确定行动的措施。让他们从小的目标,容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着手,同时让他们自己记录一下自己的每一步的成功,教师为这些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3.强化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少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少作成就性比较,否则不利于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尽量多地给学困生提供自主、主动和自我表达的机会,创造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供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和支持的环境,在教学中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的和有利学生发展的学习气氛,对学困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竞争作为一种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手段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起到消极作用。对于学困生而言,过多的竞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焦虑,遭受挫折,不利于保持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上,变竞争为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其能力与才华,看到成功和发展的机会,从而保持学习的动机。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创设趣味、民主、激励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动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伴随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