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29 03:23李婧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摘 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财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实行的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主要现象,分析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制度中的折旧核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会计制度 权责发生制

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与经济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的会计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起来,对外经济贸易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市场因素都对我国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会计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仍有许多制约和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试着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与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早在1997年,为使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就由财政部制定和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进一步制定的,这一制度的颁布和实行可以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并且有力地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1998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废止了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制度在实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以及部门预算的需要等诸多方面不相适应。这些方面,都在要求着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以此来推动市场经济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寻求有效的破解之道,就必须对现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来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一些经济运行中的状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在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在这一制度下,许多资金虽然在后期支付的现时义务中并没有得到确认,但是由于其在当期的支付中已经发生,因此,这一类的资金运行情况也被认为是负债。另一方面,在资金负债的核算内容上存在着不完整的情况,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负债的具体情况并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区分。一般而言,负债情况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的流动负债以及长期负债两种。

第二,在当前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并没有相应的折旧核算。这一情况的存在使得负债列表无法准确地反映在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后,原始资金以及固定资金的使用、损耗和实际价值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这类情况的存在,会对于单位资金制造一些虚假的表象,很容易导致资金负债表中反映的资产虚增,从而影响资产负债表对于各类资产信息质量的反映。此类情况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之后,对于一些已采购的物资但是由于没有付款等,也就无法将其纳入到预算会计的核算之中,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更好管理。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无论在资金管理还是在财力的控制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政府在资金使用和调配上拥有着更大的权力,因而,要想准确地反映单位财政的预算和使用情况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常会出现年度预算结余金额与具体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单位财务各种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准确性。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权限有关,另一方面与相关的单位财政预算、结算以及管理方面存在不科学化甚至是有管理漏洞有很大关联。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要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科学化,也会给单位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难。因此,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引入权责发生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中,为确保其顺利的进行就必须引入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指的是在企业中以实质取得现金的權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也就是说,企业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之一,其基本内容就是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相关的要求。一是在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核算上,在具体核算中,不考虑其他,只要是与当期有关的收入都一并计入其中,而不管其款项是否收付;二是对于那些不属于当期的相关收入和费用,在进行企业核算中,不应将其计入企业当期的收入之中。

(二)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中,为使改革能够收到好的效果,就必须进行企业固定資产的折旧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往往都拥有数额极为庞大的固定资产,但是在企业会计的相关核算中,很难清楚地反映出企业这方面资产的使用以及具体的经营和运作情况。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不管它的规模是大还是小,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就是如何更好地管理好企业的各种资产。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实现这些资产的有效保值,又要努力实现企业资产的最大限度的增值。在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中,在有关企业的资产核算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也就更谈不上企业资产的进一步保值和增值。

四、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面临着机遇,同时也迎接着挑战。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上述分析对由传统型向经营型转变的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实务操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事业单位要全力配合国家针对事业单位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速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相信通过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构建一个科学、完善、高水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 吕永臣.论当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07)

[2] 秦岭.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容忽视[J]. 山西建筑. 2010(13)

[3] 陈玉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亟待加强[J].机械管理开发. 2007(06)

[4] 穆童.浅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10)

[5] 张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5(S2)

[6] 施显棟.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1)

[7] 陈精玉.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建议[J]. 海峡科学. 2008(12)

[8] 王翠梅.深入推进基层站段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J]. 财经界(学术版). 2009(02)

作者简介:李婧(1976-),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职称会计师,大专学历,单位:钟屯乡政府。

猜你喜欢
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