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探析

2013-04-29 00:44曾祥敏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探究性学习体验

曾祥敏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走进改革的前例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实施改革,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实现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通过本人多年的切身教学实践及对语文课程的全新认识与理解,就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优化教学 探究性学习 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极其重要,小学语文的教法既要多样化,又要艺术化,教师要掌握好这门教学艺术,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和提出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节。要在认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雕琢和呈现。目前,小学仍然面临着一定范围内的升学压力,这样使得学生的成绩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影响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艺术化进程。所以,无论从客观或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从而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知识点的讲授,忽视了语文本身的内在特征。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此,笔者在本文中拟从小学语文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两个方面来探讨优化小学语文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就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呆板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以往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让每个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是学习的革命。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

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每个学生都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他们有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理解和解释。他们还具有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进行自行研究的能力。开展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知识。[4]

关注儿童的探索意识和参与精神,并以儿童的思想和观点为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矛盾的主要突破口。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进而引发儿童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课前笔者安排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进行预习,利用问题来调动全员学生的主动参与。经过这一环节后,学生在课堂上纷纷提出了问题,如:“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围绕一个个问题,我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前后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谈论。在彼此的交流中,课堂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接着,教师又让组内同学分别讲解“水循环”、“煤炭的形成”、“风的形成”的内容,可以说,每个学生在课题小组中都担当了一部分研究的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他们对太阳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了。在组内,一些知识面较广的同学纷纷抢着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告诉大家,例如:太阳风是怎样形成、什么是太阳黑子等等。这样一来,有些落后的同学,不但没走神,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到了教材的知识,同时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要求。同时也让学生有了个性发挥的空间和舞台。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交流中,“体验”是个高频用词和重要理念,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体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亲历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学生必须亲历亲为。情感体验与语文学习过程如影相随。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二是个人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伴随语文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一种主体行为。在体验中,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所经历的时代,而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当然,情感体验不是凭空进行或只在情感活动中进行,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二纬中进行,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情感体验有情感的纬度,又有了认知的参与。感悟、思考、理解后的体验才能深刻。宣传心理学中“建议综合运用诉诸感性和诉诸理性的两种方式”,值得语文教学借鉴。比如,一堂课的开头动之以情,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使他们全部心理、生理活跃化,这时合乎逻辑地逐一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随着感悟、理解等认知的发展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步深入。

当然,想让“体验”式教学真正深入提升,平时的教学工作的中就应该重视“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这个问题。积累语言对学好语文十分重要,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知识能力的欠缺。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做“基础”,那么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谈”,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于是:语文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信心去探索,去总结,去完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姜柳华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02期)

[2] 《阅读教学中自主参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林光辉 《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Z2期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探究性学习体验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