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

2013-04-29 03:32毛红星
新课程·下旬 2013年1期
关键词:社会品德生活化

毛红星

摘 要: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倡导教学的生活化,更强调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更注重引导儿童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品德教育等,阐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现生活化应该着重做好的几方面工作,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品德;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

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有诸多益处,不但可有效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知識的无处不在,还能大大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资源、拓展该学科的教学空间,降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的难度等,因此努力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积极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积极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是实现“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营造,比如在教授“做学习的主人”专题内容时,教师可改变传统以往黑板加粉笔的单调模式,把课堂精心设计成模拟采访的形式,具体来讲就是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扮演小记者,小记者要自主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采访,比如“学习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会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吗”,“有总结学习方法的习惯吗”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很自然地会帮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做学习主人的重要性,当然在采访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对学生采访的过程进行全面点评,点评面可包括学生仪态、语调、问题、采访应用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学生在老师的点评中会清醒认识到自身采访有待完善之处,不仅如此,通过这一采访活动,还有助于学生从更深层面去认识和把握教材内容,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式

导入是一门艺术,里面蕴含了大量知识和学问,良好的生活化导入方式有助于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之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因此精心设计生活化课堂导入方式是很关键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学习“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向同学们讲授阿伯拉罕·林肯诚实守信的故事,“阿伯拉罕·林肯从小出身卑微,但是为人诚实厚道、和蔼公正,他在21岁那年在一家商店当店员,某一天有一位老妇人来买纺织品,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没有发觉,但是当他最后结账时发现多收了钱,于是当天晚上步行六英里路,把多余的钱退还给了那个老妇人,此事传开之后,林肯赢得了附近居民的一致赞誉和尊重,他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诚实的林肯,正是基于这种诚信的做人态度,林肯后来成为最著名的美国总统之一。”又或者教师还可向同学们讲授“商鞅变法立木为信”、“曾子杀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等故事,这些故事的讲述不但能极大地激起孩子们听课的兴趣,使其沉浸在教学情境之中,还能帮助他们切实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这种教学方式远比教师单纯的理论讲授效果要好得多,也更能让学生接受,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在课时结束以后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及公益广告等,这些都可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时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生活化

众所周知,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诸多优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有效拉近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我们以实例为证,例如在学习“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课时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适当穿插播放情境短剧《家有儿女》,并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你喜欢这个家庭吗?为什么?”相信这一问题定能极大地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进而纷纷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待同学们讨论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可继续对同学们加强引导,“剧中刘星、小雪、小雨和父母是朋友,你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像他们一样吗?”教师可找几位同学代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一谈与父母相处之道,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实际经验谈一谈要想和父母朋友应该注意哪几方面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教学成效,还顺利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四、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在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之下,“社会与品德”课堂更倡导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在学习“你是我的好朋友”课时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做这样一个问卷调查:1.你有几个好朋友;2.你的好朋友们都具备哪些优点;3.你会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吗;4.和好朋友发生冲突时是如何化解的;5.你对友情的定义是什么;6.怎么才能获得、维持一份珍贵的友谊。通过这一系列调研,教师不但可对孩子们定义的友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举措,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友谊的认识,进而怀着更加珍惜的心情看待朋友和友谊。

五、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社会与品德”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生活和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据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此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比如在学完孝顺父母的主题内容后,请孩子们回家对父母说声“谢谢”,主动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家务、给父母捶捶背,给父母洗一次脚;在学习环保主题的内容之后,请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去做一次环保志愿者,主动把环保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自身也自觉做到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在学完热爱校园的主题内容之后,要求同学们写一份“建设美丽洁净校园”的策划书和计划书,又或者在老师的安排下,亲自动手在校园种植绿色植物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亲身实践活动都可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们的思想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不仅如此还能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社会与品德”的兴趣,顺利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六、通过最新社会时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现教学生活化

众所周知“品德与社会”学科与社会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巧妙抓住这一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和社会时事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经常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浏览互联网等,以此最快掌握社会最新信息和动向,比如在学习“我们身边的变化”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本地新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新气象、新面貌等向同学们系统的介绍,加深同学们对“身边变化”的认识和理解,相信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丰富生动的素材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启发学生研究和思考。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要实现“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并不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作出积极努力,尤其是教师在加强实践研究和探索的同时要注意借鉴学习前人好的方式、方法,切实为学科教学的生活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琴华.生活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更精彩[J].网络科技时代,2007(20).

[2]王琨.回归生活启迪心灵:谈《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J].山东教育,2008(35).

[3]李兴林.浅谈生活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2009(12).

[4]岳仁省.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教学效果[J].黑河教育,2011(02).

[5]阳运田.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7).

[6]卢聪.浅论《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

猜你喜欢
社会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