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华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全面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这个主旨方针,不能再以题海大战来提高成绩,而应该从有效教学入手,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让学生在有效教学的环境下,学得有劲,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物理课堂;探索
有效教学,应是教师的永恒追求.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初中的物理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在中学物理中进行有效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要努力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要达到高效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激发兴趣,乐中求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物理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物理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获得知识技能.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物理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光的色散、小孔成像、喷泉实验、影子游戏、凸透镜成像、水的沸腾实验等.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一上课就可以以开心的表情问学生“大家喜欢看电影吗?”毫无疑问,学生肯定会说喜欢的.于是再说“要不要自己放映电影试一试?”这么好玩的东西,一定把大家的兴趣提起来了,然后在光具座上进行演示,实验后再问“电影放映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呢?”接着再进行说明及分类实验,掌握不同成像情况的条件及操作方法.通过这种巧妙设问,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又配合了演示实验设置的完成,使学生在“观赏……惊叹……疑问”中感受物理世界的奥妙,激发求知的欲望,在娱乐、观赏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物理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钱学森、钱三强等物理学家的先进事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
二、 积极引导,鼓励提问
在物理新课标教学中将知识隐含于问题中,以问题启动教学,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地就当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取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的问题做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直到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串成一线,起承转合自成一体,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开阔.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小孔成像知识时,在硬纸板上挖几个形状不同的小孔“如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学生提出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吗?我们在肯定他们勤思考好提问的学习态度的同时,进一步问:像的形状与小孔大小有关吗?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吗?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再提问学生,收获结论.在生动直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由教师筛选出一些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拓展性的问题供学生质疑,吸引他们去主动学习.这样促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巧设探究实验,培养严谨思维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声音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演示物体发声时在振动.又如,学习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时,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应用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套潜望镜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现代物理从过去单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发展为不仅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物理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学科,还是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极为密切的一门自然学科.因此,在物理课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为说明物态变化的吸热能防止食物腐烂,可以布置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还可提问:游泳时为什么上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