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州510091)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重要保障,而且也在高校育人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后勤服务育人一直是多年来各高校所普遍提倡的,但效果却不明显,许多高校将后勤服务育人仅停留在口头上,在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却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和作用,这必将影响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通过剖析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有效性的途径。
服务育人有其特定的范畴,是全员育人的要求,齐抓共管的职责所需,与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可替代,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育人体系,是高校育人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服务育人相对其他育人的功能来说,比较薄弱,容易被忽视,但又是需要充分挖掘、开发的领域。作为高校育人职能的延伸,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指出:“高等学校的职工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搞活经济,搞好服务育人,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这就告诉我们,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堂外,体现在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1]。课堂虽然是文化、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但教师时间有限,与学生的交流少。这样一来,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必然产生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不利于思想教育效果的巩固。而后勤服务则覆盖了整个校园及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阶段,后勤部门员工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后勤部门员工的良好言行举止、精神风貌都能影响着学生。后勤部门员工寓教育于服务管理之中,通过治理学校综合环境、美化校园、倡导文明习惯等服务工作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习惯,如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尊重劳动、爱护公物等。这些习惯是对课堂教育的巩固。服务育人是一门隐性课程,一切服务工作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重要补充,能起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当今高校的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中部分人生活环境优越,依赖性强,独立性不够,心理素质较弱,强调自我又害怕被忽视。因为强调个性,所以他们往往追求新鲜感,喜欢从众,喜欢模仿。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住宿舍而喜欢校外租房;为什么明知道是违反学校制度的事情,还要去做;学习态度不端正;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愿意在学校食堂就餐等等。对于这种现象,高校的管理者应该予以重视,如果长期放任,这些学生的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长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对于这些学生,又不能仅用制度去强迫他们回归学校。应该意识到,学生不喜欢住学校等问题其实很可能是我们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不够。只有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法,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优质的服务,为学生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才能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用优质的服务去感染学生,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学生出现违犯校纪校规的情况。也只有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才能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全心理的培养,并起到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相对欠缺,能力素质不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差,创造力不够,适应力不足一直为人们所诟病。高校想解决这些问题,仅靠课堂上的教书育人是不够的,还应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校后勤在追求经济效益、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育人,将整个后勤变为勤工俭学的基地。学生都以勤工俭学赚取学费、获得实践经验为荣。我们的后勤部门应向他们学习,后勤部门可以利用自身岗位多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这里所说的实践岗位,既指传统的实践岗位,如:为学生提供食堂帮工的岗位,为学生提供打扫教室、食堂卫生的岗位等;也指一些新型的实践岗位,即后勤部门可以在校园里开设一些非传统服务的部门,如根据学生需要开设各种咨询机构、经营机构,在这些机构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岗位,为学生实训提供良好的机会。后勤部门提供大量的岗位给学生,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实施准就业培养,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所以,后勤服务不应只是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服务,还应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服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就是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最终必将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
高校服务育人应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毕业、就业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2]。作为服务育人中重要的一环,后勤服务育人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受现行育人体制的影响,后勤服务育人并没有参与到育人的全过程中去。在实施后勤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认识问题是一个关键。
现行育人体制是教学部门管教学、行政部门管管理、后勤部门管服务,“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不够强,未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很多教职工乃至学校领导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培养是学生工作老师和专业老师的事情,而往往忽略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殊不知高校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教书、管理及服务育人三者结合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后勤服务工作是高校工作中最不起眼的工作,师生普遍存在这样的潜意识,认为后勤部门只负责解决好吃、住、行等问题就可以了,忽略了后勤服务工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认为后勤部门与服务育人是两不相干的事情。因此,高校目前的这种态势势必使教职工乃至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产生误解,认为后勤部门仅是提供服务保障的部门,与育人无关。很多高校领导在学校资金预算方面,给予后勤部门的分配和关注自然就很少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后勤服务育人的尴尬,难以参与到日常学生的教育中去,难以发挥其育人作用。
高校后勤的服务育人主要是通过后勤人员自身的服务形象和服务行为来完成的[3]。高校后勤服务要达到育人的目标,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后勤服务队伍。但是,从目前许多高校实际情况看,要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后勤人员自身认识和素质水平均需进一步提高。
后勤人员是实施后勤服务育人的主力军,但后勤人员自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育人工作开展不顺,效果不明显。其一,后勤人员重视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我们常说后勤人员是不上讲台的老师,但后勤人员自身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服务人员,认为此工作只是自身谋生的手段,没有主动地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也给后勤育人意识带来诸多弊端。高校后勤产业化的发展,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大量的农民工被聘为高校后勤人员,多数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他们对高校教育方针、政策、规律缺乏了解,服务意识淡薄,育人意识缺乏。此外,有些高校原有的后勤员工存在吃“大锅饭”的想法,观念陈旧,不与时俱进,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人翁意识,也给育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二,能力不足、水平不够。现阶段,各高校普遍存在后勤员工队伍年龄老化、学历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年龄大、学历低使后勤人员在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时比较慢,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可以说后勤人员能力不足、水平不高是现阶段制约后勤服务育人的主要问题。其三,沟通不足。后勤服务人员学历低,使他们在大学生面前会产生自卑心理,这就使他们往往只知埋头做事,而不善于与学生沟通,而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后勤服务的内容很多,涉及到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缺乏沟通,学生不理解后勤人员,就会产生诸多抱怨,甚至会产生矛盾。其四,流动性大,不稳定。高校的后勤队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后勤人员多为临时聘用人员,与正式工相比,他们是同工不同酬,待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故而员工的流动性也很大,这就使得管理者即使对他们进行服务育人方面的培训,也得不到员工的重视,更不可能将这种培训贯彻到实际服务中去。
后勤服务部门是为学校师生生活和教学工作提供保障的部门,后勤员工是学校庞大员工队伍中最不显眼的,在学生的眼中就是干体力活的,多数学生认为后勤服务与育人是不相关的。后勤人员在一些服务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愿意与他们沟通,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有对抗情绪。例如:学生与宿管员、食堂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毕业生不文明离校等现象随处可见。学生潜意识对后勤人员的身份、学识、学历等方面存在偏见,认为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是比较低的,心存芥蒂。这不但给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而且也达不到育人的要求。后勤人员在学生心目中始终是一个综合素质比较低的群体,学生认为后勤人员不足以成为他们的教育者,甚至不屑于与他们沟通。基于这种认识,学生往往会瞧不起后勤人员,不认可后勤人员提供的各种服务,更意识不到后勤服务中还含有育人的功能。
要使后勤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实现育人功能,就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高校后勤部门为师生的衣、食、住、行提供服务,是高校中人员最多的一个部门。但后勤服务往往存在制度不建全的问题,或很多制度存在管理漏洞,很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学生违纪后难以用制度去管理学生,不利于学生纪律性和自觉性的培养,不利于制约和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对于后勤员工来说,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制订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即使制订相应的制度,许多制度也是存在漏洞的。而且一些员工会利用制度的漏洞,得过且过,这种现象被学生看到后,也不利于育人工作的展开,学生会认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直接影响到学生事业心、责任心的培养。
高校后勤服务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后勤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后勤服务育人不同于课堂育人,它没有固定的时间、场所,而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可以育人。以往高校极少去探索如何发挥后勤育人的作用,未能根据后勤部门自身的特点、职能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现时代高校后勤部门必须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从而达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有效性。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但之所以现阶段起不到较好的育人效果,与体制有关,也与老师、领导的认识有关。对于领导和教职工来说,现阶段急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意识到育人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品德培养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要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人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包括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后勤人员。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大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全面培养的过程,大学心须以教学为中心、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心须要齐头并进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才能使大学的发展平衡,才能使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完整性和互补性[4]。领导和教职工才能从后勤服务的旧观念中跳出来,也才能赋予后勤部门更多的权力、给予更多的预算资金,让后勤部门放开手脚干,强化后勤部门人员服务育人的意识,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大环境。
精细化管理是以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其管理的核心在于用刚性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对后勤员工实行精细化管理,将管理指标落实到人,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能有效避免出现“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局面。当后勤员工都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来完成工作时,整个后勤服务工作就会井然有序,学生看到的就是做事有序,按章办事的后勤员工。这样的后勤员工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育人的作用。所以实行精细化管理,能为服务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后勤服务管理,用管理育人。后勤部门在服务育人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管理来育人,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既可以约束后勤部门员工的行为,又可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求后勤部门要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后勤部门既要美化校园,为学生提供好的环境,又要严查践踏损坏花草树木的行为;既要改善教学、生活设施,又要严查破坏公物的行为;既要保障水电的供应,又要严查违规用水用电的情况。只有处理好这些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才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做好管理。90后的学生强调自由,比较散漫,如果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制度意识,适应了学校的严格管理,那么对于他们以后适应社会是有帮助的。二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员工素质,用行为育人。“身教重于言传”,后勤工作人员虽是不上讲台的老师,但他们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服务用语都会给学生行为带来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如果后勤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责任意识和关心学生的高尚品质,那么这些品质就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也接受了员工的情感熏陶。由此以来,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养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具有责任意识、关心他人的品质。反之,如果后勤员工推卸责任、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态度马虎,那么这些不好的品质也会影响学生。所以,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很重要。当务之急是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岗位服务技能等方式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后勤部门一直面临任务多、人手少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更多地尝试让学生参与管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实践是学生增长才干,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后勤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相关学生组织,在饭堂、宿舍、图书馆等学生活动区域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学以致用,增长知识,让学生客观地了解后勤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深刻体会后勤工作的辛苦并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后勤部门通过各种学生团体,鼓励学生参与管理。例如:组织学生团体对食堂卫生、服务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说,实践是很好的育人途径。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育人,作为高校服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部门,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育人的职能。后勤部门必须将服务与育人结合起来,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依据学校的自身特点积极地开展服务育人工作,努力使服务育人与学校其他育人方式相互补充和促进,在服务中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为高校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郑雅萍,王静.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时代性[J].江苏高教,2009,(5):122.
[2]吴新业,涂海英.高校服务育人功能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2):137.
[3]张丹平,王洪飞.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8(6):26.
[4]高晓东.高校后勤育人管理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