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活动成为智障学生的生活习惯——《制作月历表》教学例谈

2013-04-11 11:02潘铭钟燕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智障活动课宝宝

潘铭 钟燕

本文以“制作月历表”一课为例阐述了让数学活动成为智障学生的生活习惯的五个步骤:1.欣赏——感受多彩的生活。2.经历——体验过程与方法。3.强化——实施补偿教学。4.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5.运用——让习惯成为自然。

一、欣赏——感受多彩的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培智学校,大多数的智障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长文化水平低,且不常带孩子出门,因此,这些孩子远没有其他孩子那么见多识广。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在“制作月历表”这节活动课伊始,我故作神秘的从“百宝箱”中依次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日历:老年人常用来看“是否好日”的年历,办公用来记事的台历,风景如画的挂历(1张的、6张的、12张的)。有月份、星期是中文版的,英文版的;有普通版的,精致版的;有纸做的,木刻的,竹雕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一下子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欣赏着、赞叹着,感受着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数学很有趣、很快乐。

二、经历——体验过程与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并指出:(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智障学生的数学体验,重视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相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积极的情感体验。

“制作月历表”是本次数学活动课的核心部分,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经历这个制作过程,我精心设计了活动的每个环节。(一)引入:让学生从月历表上找出今天的日期并揭示课题。(二)活动:1.回忆:一年有几个月?各有多少天?安排12位同学每人负责制作一个月的月历(称作“一月宝宝”、“二月宝宝”等),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不会的同学可以请别人帮忙)分卡纸:大月紫色,小月绿色,二月粉色。2.讨论:看着月历表同桌互相说一说,月历表上要写些什么?一个星期七天要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3.制作:学生独立完成,不会的同学可以请别人帮忙。教师巡回检查,个别辅导。4.展示:12位同学分别展示自己制作的月历表,师生共同评价并改正。5.拓展:一年中你最喜欢什么日子?为什么?小组合作把这些节日或生日填在指定的日期里,教师巡回检查。6.张贴:小组合作打扮后张贴在教室里。(三)总结延伸在整节活动课中,我班除一位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其余12位孩子都扮演了其中的一个月份宝宝。他们亲身经历了月历的制作过程,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到了活动成功的愉悦,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三、强化——实施补偿教学

由于智障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慢,记忆能力差,只靠一节课的学习根本不能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所以,确切的说“制作月历表”只是这个活动的开始,孩子们对“年、月、日、星期”的认识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才能有所成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让学生看着月历表反复练习基本知识,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有时在校五天已练习得差不多了,回家休息了两天又忘了,反反复复的,慢慢地稳定了下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轻、中度智障的学生已能比较熟练的说出“年、月、日、星期”等基础知识,并能在月历表上指出“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还能结合月历表记忆一年中的一些重要的节日。重度智障的学生也能试着在月历表上数出一年有几个月,借助颜色说出大月、小月,并能找到自己的生日。

由此可见,对于这些与智障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我们教师必须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磨”,尽可能的让这些孩子逐步去了解、掌握、记忆,使他们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四、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有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展。知识的拓展,既要与书本衔接,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活动拓展中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要让学生尝试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的趣味。

当孩子们能比较熟练的掌握“年、月、日、星期”等基本知识后,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对“年”有个整体的认识呢?怎样才能让智障学生体会到“依次不断的循环”的规律呢?我为孩子们设计了“按月(星期)传花”的游戏。如在玩“按月传花”的游戏时,12个月份宝宝手拉手围成一圈,第一个宝宝说“一月”,把花传给第二个宝宝,第二个宝宝说“二月”,依次往下说,说到“十二月”时,齐说“一岁”,然后继续往下说。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慢慢地长到了现在的岁数,年与年、月与月、日与日之间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除此以外,我还找了一些有关“年、月、日”方面的传说、科普知识的视频给孩子们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来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运用——让习惯成为自然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却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我们老师通常习惯于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很少有老师会关注孩子们的后续发展。其实,怎样指导智障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是至关重要的。

当智障学生对“日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开设了“每日播报”栏目:(1)查阅各种版本的日历。(2)今天是×年×月×日星期×,(有时会是××节或××的生日,还有几天就是××节或××的生日),今天要上的课是……。(3)昨天是×月×日星期×,今天是×月×日星期×,明天是×月×日星期×(轻度智障的孩子还要能说说当天的大事、节气等)。现在每天查一查月历表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虽然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程度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学生已能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这次数学活动课的设计还是很成功的。

总之,让数学活动成为智障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加强对智障学生的生活化数学活动的指导,让孩子们逐渐养成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自立于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智障活动课宝宝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可爱宝宝超级秀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