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中,王效柱,洪定钢
(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
臀肌挛缩症( GMC) 又称弹响髋,是指髋关节在屈曲、内收、内旋时,由增厚的髂胫束后缘和近止点处的臀大肌前缘形成的紧张的筋膜带,在大粗隆上缘滑动引起的听得到、摸得到甚至看得见的弹响,以及外展步态、下蹲受限、Ober 征阳性等临床症候群,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2006 年5 月~ 2010 年5 月,我们采用小切口髂胫束臀大肌止点Z 字成形术治疗臀肌挛缩症36 例,全部经过随访,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GMC 患者32 例, 64 侧,均为双侧发病,其中男10 例,女22 例; 年龄10 ~ 28 岁,平均16. 5 岁; 病程5 ~20 a,平均11. 5 a; 31 例有幼时臀部肌肉注射史,1例无明显诱因。患者主要症状均为行走时外八字步态,腿不能屈膝下蹲,通过双膝部划弧后方可完全下蹲。30 例患者有明显的弹响感, 32 例均为Ober 征阳性,8例有双下肢假性不等长。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行双侧手术。患者取侧卧位,手术按左右侧分次进行。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取髋关节外侧直切口,以大粗隆顶点为中心,长约4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皮瓣向前后侧牵开,屈曲患侧髋关节,在大粗隆外侧阔筋膜张肌延续为髂胫束和臀大肌止点相交处外上方即可见挛缩紧张带,分别将髂胫束近端、臀大肌远端在髂胫束和股骨上的止点处切断,将髋关节屈曲内收,检查Ober征阴性后用爱惜邦肌腱缝合组将髂胫束的远端止点与臀大肌止点交错吻合,术中延长髂胫束3 ~ 5cm、平均4. 2 cm。3 例挛缩累及臀中肌、臀小肌者,予以部分切断。术后行Ober 征检查,全部达到阴性,屈髋内旋均不受限,弹响感消失。冲洗切口,仔细止血后逐层缝合,不用放置引流。
术后康复: 术后前2 d 卧床休息,双侧髋部冷疗减少肿胀,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双下肢不需固定,3 d 后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2周拆线后开始练习髋内收,1个月后逐步恢复训练。
结果: 术后随访32 例,随访时间2 ~ 5 a,平均2. 5 a。根据黄添耀等[1]双下肢功能标准,本组优28例、良4 例、可1 例,优良率96. 9%。术中无神经损伤,术后仅有1 例并发血肿,经过清创后愈合。
讨论: GMC 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臀肌筋膜挛缩变性,致使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受限,常见的原因可能有臀部肌肉注射史、外伤、瘢痕体质等。GMC 一旦诊断明确,就应尽早手术治疗[2],手术方式有挛缩带切除术、关节镜下挛缩带切除术、髂胫束Z 字成形术等。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挛缩带切除术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术后挛缩有复发可能; 关节镜手术虽然创伤小,但需要特殊的器械,也存在松解不彻底的问题。我科采用小切口髂胫束臀大肌止点Z 字成形术,手术切口小,不直接切除挛缩带,切断髂胫束近端止点,松解臀大肌止点,并将其与髂胫束止点相缝合,有效解决了臀大肌、髂胫束挛缩所致的弹响,避免损伤坐骨神经,美观,临床效果良好。但必须注意,术中在松解臀大肌股骨止点时要结扎旋股外侧动脉的穿支动脉,以防止动脉收缩后引起出血。
由于臀部肌肉丰富,手术部位较深,切口附近有坐骨神经、股神经、股动静脉通过,术后可能发并血肿、坐骨神经损伤、皮瓣坏死、皮肤疤痕以及松解不彻底、挛缩复发等并发症。本组术后仅有1 例出现血肿,经过清创后治愈,无神经损伤及挛缩复发等并发症
由于本手术涉及部位较深,且患者多为双侧手术,术后早期疼痛导致患者不敢康复锻炼。本组有1 例患者术后因疼痛没有早期锻炼,效果欠佳。我们主张患者术后第3 日即可拐双拐下地锻炼,1 个月后即可逐渐负重行走。同时积极配合中药理疗,熏药治疗,以活血止痛,舒筋通络,促进功能康复。
[1] 黄辉耀,李健文,雷伟,等. 臀肌挛肌缩症的病因、类型及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 2) : 106-108.
[2] 俞辉国,童学波,刘红兵,等. 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6, 16: 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