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平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目前,国内高校后勤队伍的学历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但服务对象确是国家未来的精英和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后勤部门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目前,高校后勤组织对高校学习型后勤组织的理论内涵、本质特征和工作要求缺乏深刻理解,只注重理论学习,而不注重实际运用,使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多把学习挂在嘴边,应付在材料上,思想观念与当前的工作任务要求存在差异;注重搞形象工程,实地调研不足,狠抓落实不够,基本学习制度执行不力。
高校后勤的部分基层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没能联系高校的实际状况,缺乏创新和活力,学习效果不好,浪费了钱财和精力,而对后勤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学习效果也不佳。
笔者对后勤员工的学习方式选择,作了一个问卷调查,其结果是:22.33%的员工赞同边读文件边解释;21.44%的员工赞同边学、边议的形式;43.60%员工赞同看录像的学习方式;只有2.12%员工赞同听报告或讲座。
后勤部门的学习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持久学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不强。特别是考核和评价学习的制度缺失,赏罚不分明,在后勤工作人员心中产生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的不良意识。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并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增强组织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组织成员体现自我价值、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优质的目标。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具有共同愿望、共同目标。共同愿望是将纷繁的个人愿望整合为组织的共同愿望,将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追求卓越的本性,从而形成组织的强大生命力。
二是具有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团队学习对组织与个体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也是双赢的结果。未来成功的组织必将是与成员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在此过程中,组织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是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知识无涯,学习无涯。高校后勤组织只有通过终身不懈地学习,才能对学校和广大师生的需求有理性的判断,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在以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后现代社会中,单一的学校教育和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立足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紧随世界脚步,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率先开始建设学习型政党,带动人民群众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构建学习型高校后勤组织,既是时代大势所趋,也是加强高校后勤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继承和发扬党内要好学、要实践、要钻研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有助于形成高校后勤组织“学而不厌”之风气,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蓬勃发展。
高校后勤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知识领域、技术领域以及人才领域的竞争优势是构成高校后勤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三大领域。构建学习型的高校后勤组织,有助于形成从领导班子到基层员工的学习风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优化及相关技术的创新,从而促进高校后勤组织在知识领域和人才领域得到发展,提升后勤组织的内在活力,使其能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持续生存和发展。
在学习型的社会,知识、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更新着,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必将落后于发展的形势,最终被淘汰。高校后勤组织需要其成员不只限于传统的勤奋、认真、负责等基本的素质,更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来提升工作能力,为组织注入新的生命力。学习型高校后勤组织的构建,有利于后勤成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再辅以实践能力,可有效提升其工作能力,并有助于成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创新,发明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后勤服务带来活力和生机。
构建学习型高校后勤组织,不仅是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组织内部成员个体进步的需要。通过组织的带领和宣传,有利于后勤人员形成持久的学习意识,不断自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根据需求,不断自我完善。
后勤部门定期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交流会议,学习中央和市委相关政策文件、重要领导讲话、相关法律法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等方面知识。为了提升管理水平,高校后勤部门要围绕后勤改革、员工成长成才等实际情况,组织后勤部门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讨论,
坚持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每年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制度。后勤组织通过领导辅导与导读、举办征文演讲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流等,分享学习成果。每年集中订购一批书籍供后勤人员研读,同时针对各层次人员制定重读、补读计划,在后勤管理人员范围内创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聘请相关专家授课,开办讲座搭建学习平台,提高学习的效果。
高校后勤应成立自己的培训班,制定培训大纲,培养培训教师,全面系统开展培训活动。聘任教师、项目一线操作和基层管理人员为一线指导员,负责指导一线基层员工岗位的工作规范和技能;作好基层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在岗员工技能培训、各类管理培训和后勤专业技术培训等。此外,后勤组织还应购买一些专业书籍、光盘等材料,供后勤组织员工学习。同时,广泛开展各层次、各类型的技术操作竞赛活动。通过内部员工项目竞赛,营造出“比、学、赶、超”的学习交流氛围,激发后勤员工提升技术操作水平的积极性。
高校后勤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促进后勤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应大力加强后勤文化平台的建设,培育“笔杆子”。在做好后勤通讯编辑工作的基础上,将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网站建设与专题刊物编制上。学校后勤网站要及时发布后勤组织及高校后勤发生的有关事情,重要信息还要发往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等外媒,以发挥宣传的作用。
作为高校后勤员工中的主力群体,一线员工的知识技能、思想状况直接决定了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高校在开展一线员工学习活动过程中,在作好常规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应加强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引导,组织一线人员参加一些趣味活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使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受教育。
此外,后勤组织在对单位负责人进行日常考核时,将团队建设、学习培训、执行力建设等指标进行细分并纳入考核范畴。通过制度建设催生和打造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团队的成果。
高校通过创建学习型后勤组织,不断拓宽、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后勤组织各领域的新情况,努力提高后勤组织整体的素质,挖掘后勤员工潜能,着力促进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高校创建学习型后勤组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要将学习贯穿于后勤组织的日常工作中,渗透到后勤组织每位人员的思想中,形成人人争做知识型人才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
[1] 罗彬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周德孚.学习型组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