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惠忠
随着新课程全面实施,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多元解读实现阅读的多样性、丰富性、创新性,已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下面,笔者拟围绕“多元解读”,简要地谈三个问题。
多元解读指的是不同读者在阅读同一文本时,由于理解的角度、层面、背景、心理、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形成的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认知和审美、建构方式和意义生成等方面的多元差异。
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锦瑟》一诗的主旨解读,这历来见仁见智。清代王渔洋在《论诗绝句》中曾说过“一篇锦瑟解人难”。今人黄世中选注 《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9年版)题解则指出:
自宋人至于清末,笺释《锦瑟》者不下百家,大别有十四种解读:以锦瑟为令狐楚家青衣,义山爱恋之未遂,是为“令狐青衣”说;以中二联分咏瑟曲之适、怨、清、和,是为“咏瑟”说;以为锦瑟乃亡妻王氏生前喜弹之物,诗以锦瑟起兴,睹瑟思人,是为“悼亡”说;以为诗“忆华年“,回叙一生沉沦苦痛,是为“自伤身世”说;又有“诗序”说,“伤唐祚”说,“令狐恩怨”说,“情场忏悔”说,“寄托君臣朋友”说,“无解”说,以及数种调和、折中,合二、三说为一说之说,等等。……余意《锦瑟》当为“悼亡”之作,然身世之感在焉。
多元解读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文本自身的丰富性、模糊性与歧义性。作家们在作品中并不总是明确地表达情感态度与思想观念,他们是用语言去描述、用结构去呈现、用写作技巧去暗示,更何况有的作家写作时就是想表达对所处世界和人生的多重感悟。同时,语言的意象性也丰富了它所表达的意思。二是读者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读者的经历、背景、知识、能力、视野与阅读期待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读者所读到的与读出的,当然就有差异。三是文本与读者都处于历史中。文本创作之初的那个言语环境,会随着历史而发生变化 (如语义与语法的变化),作者意图与文本意蕴因之会发生偏离。读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所以不同历史阶段的读者对文本意义或作者意图的建构就处于不断的创生与更新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阅读,倡导多元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1]。这些阅读建议借鉴、吸纳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成果,关注文学阅读的主体姿态。
可以说,多元解读能够充分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质,最大限度地彰显文本的审美价值;又能使读者在求新、求异、求变的阅读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激起探究欲望,深化和拓展思维,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教育价值。
多元解读是有路径的。鲁迅先生在论及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时有段名言:“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段论述提供的一条路径,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解读。与此相对应的是以还原作者的命意为主的解读。如江苏名师张克中依据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核心(“雨果所说的美丑决非仅仅是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决不单单是‘我’与‘他’的关系,‘丑就在美的旁边’更多是一个人的内心,‘恶与善并存’更多是一体共生的正反两面”),深入解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形象,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对于“克洛德看到刑台上是伽西莫多时匆忙走开的举动”,我们“应该有多样的理解”。张老师在文中写道:“或许,伽西莫多受刑的场面让他内心的良知受到了谴责,内心的道德感让他受到了耻辱的批判、有罪的自我否定。同时,作为一个人,他也会产生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举动,他的匆忙走开似乎就可以理解成是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下的行为。当然我们今天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批判他,但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下,正如雨果所说,丑与恶是纠结矛盾的,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我们很难判定克洛德此次的举动只能是纯粹的‘丑’与‘恶’,人性的复杂就在这里,或许,它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不太崇高的人性举动。”[2]
除了以上路径,我们可以从历史、当下这两个角度来解读文本。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奏疏,文章的丰富内涵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仍有着显明的意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慎始敬终”“虚心纳下”等道理也适用于现在。此外,还可将丰富多样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原型批评、伦理道德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语言学批评等)引入阅读教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阐释。例如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曹禺的《雷雨》,我们会感到剧本的主题、情节、人物似曾相识——事实上,《雷雨》呈现了戏剧中常见的三种母题,即复仇、乱伦、弃妇。
一是主题的多义性。一些名家名篇的主题,似乎早有定论,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对其主题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如短篇小说《项链》多年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关于它的主题,历来都说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但有论者“仔细阅读文本(从作品角度),认真反思阅读体验(从接受角度),总感到这种单纯的阶级眼光是狭隘的和片面的,不能说服人”。相关的新解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或者说主题应该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叹。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命运的不合理性;命运的偶然性;命运的荒诞性;命运的辩证性;人生选择的严肃性。[3]又如欧·亨利的 《最后的常春藤叶》,其主旨是“对人间真情的歌颂”,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抑或是“对生命信念的呼唤”?这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
二是人物性格的多重性。有些作品塑造的人物具有多重性格、矛盾性格,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对这类人物的解读常常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颇有争议或针锋相对。如《雷雨》中周朴园这一形象,一度被视为残酷、自私、虚伪的资本家的代表;而他对侍萍的感情,也被冠以了“虚伪”的帽子。但是,如果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弗洛伊德把精神活动分为三个领域:本我、自我和超我)加以审视,就会发现周朴园几十年来对侍萍的情感是矛盾而复杂的:伤害与悔恨并存,冷漠与真诚同在。周朴园的“本我”“自我”“超我”一直在不断地冲突着、碰撞着。他从未忘记过侍萍,经常看侍萍的照片,记着她的生日,三十年来居室摆设依然按侍萍当初在时的样子,一直都在打听过去的事……所有这些,怎一个“虚伪”了得?抛开周朴园的冷酷、自私,我们同时看到了他的孤独与脆弱。只有看到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周朴园作为一个普通人性格的复杂性,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周朴园这个形象。
三是内涵的丰富性。文学鉴赏过程中产生的联想、感悟是因人而异的,这在诗歌鉴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泊船瓜洲》中有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联系王安石两度拜相的背景,我们会感到“又绿”二字隐隐传达出某种政治心态。它究竟反映的是诗人东山再起,对变法前途的执著信念,还是流露出因朝中纷繁复杂的派系斗争,产生重新掌权后再遇不测的担心呢?如果读者是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且身处顺境的人,或许会倾向于前一种理解;反之,如果读者多愁善感、屡遭挫折而郁闷纠结,很有可能作出后一种解读。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多讨论,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迸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彰显个性的风采。实施多元解读,首先要在语文教学观上实现根本的改变,只有把过去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主活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绝对权威角色变为合作伙伴角色,学生才会敢于和教师进行交流,敢于表现自我。要使学生的多元见解得到很好的表述和交流,一般应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展开。教师在设计讨论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注意在每个小组中安排能主动发言的学生。另外,对于讨论的题目和内容要精心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吻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讨论中真正畅所欲言。
当前,有些“多元解读”忽视了作品的整体和本质意义,忽视了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这些都是我们教学或阅读中应该避免的——一句话,多元解读应该有边界。多元解读是解读而不是误读、错读。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肯定作品意义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在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在他看来,文本的“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部分,但文本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却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他把这个能给予读者暗示或提示、召唤读者参与创造的部分叫做“召唤结构”。湖北大学李儒大先生也指出:多元解读应“遵循以下两点:第一,解读必须由文本而发。完全脱离文本,无视文本的任意发挥,已超越了‘多元’所允许的限度。第二,解读必须符合情与理的要求,即既要符合人之常情的要求,也要符合逻辑的要求。臆说肯定不在‘多元’的诠释之列”[4]。
有教师公开执教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小说写诚实敬业、热爱自己技艺的靴匠格斯拉,他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质量,以此表现出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该教师把重点环节放在了格拉斯死因的探究上,这未尝不可。但有些学生认为格拉斯之死,是理想主义造成的,是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是过于保守、不知变革,等等。其实在这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走到一条歧路上去了,这直接导致了文本意义的失落;而老师未加纠正,反而给予表扬,并美其名曰“开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指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抓住关键语句点拨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格拉斯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认识到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误读”是正常的,老师应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带领学生进入正确的、深层次的“对话”状态中去,以便获得真知。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广为人知,这两年另一句话也很流行,那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总是哈姆雷特,不会读成哈里·波特”。说到底,多元解读总是有边界的,决不能远离文本的核心、走出文本的边缘。另外,对文本的解读固然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但不能只停留在提出观点上,解读的重点应置于解和读,即紧密结合文本,根据文本有理有据地进行阐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张克中.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细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J].名作欣赏·上旬刊,2010,(5).
[3]胡山林.《项链》主题新解[J].名作欣赏·中旬刊,2007,(5).
[4]李儒大.“文本多元解读”的解读[J].中学语文,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