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福庆 鲍海起
在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以生为本”和“以学定教”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流。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已被公认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目标教学”被忽视:学习目标的制定缺少可操作性和可测性;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无意义探究、争鸣的现象普遍存在;缺少明确目标导向的合作致使过程与结果相分离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将合作学习和目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提出了“合作达标教学模式”这一新的命题。
合作达标教学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共同达标为目标追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目标教学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目标教学的框架中融入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渗透了目标教学的思想。可以说,合作达标教学是对目标教学与合作学习两种理论的整合、发展与创新。
合作达标教学是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技能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的教学形式。相比目标教学理论,合作达标教学变以往目标教学的“个体达标”为“合作达标”,从而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帮共学和师生之间的互补共进,使目标达成度得以大幅度提升。另外,将目标教学中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相比合作学习理论,合作达标教学模式将合作学习融于了目标教学,使合作学习有了清晰的目标,学习过程有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由于强化了课堂达标这一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从而克服了传统合作讨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解决了小组讨论低效的问题。
从教学过程上进行理解,达标包括当堂达标、单元达标、学期达标。其中当堂达标和单元达标是重点。
从学习的行为水平方面进行理解,达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达标,过程与方法达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标,也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达标。
从达标对象方面进行理解,达标包括个人达标、小组达标、班集体达标。其中小组共同达标是核心,是个体达标和班级达标的重要桥梁。
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习个体是有区别的。目标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像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显性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是隐性的。一般情况下,显性目标是可测的,而隐性目标是不可测的,由于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隐性目标不能因为不可测而被忽视。
对于合作达标教学,我们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以单元教学为单位,围绕教与学的全过程,从单元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三种基本课型和四个主要策略进行全面建构。因此也简称为“三三四”操作模式。
1.单元合作备课
单元合作备课是实施合作达标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单元达标的关键环节。
分析教材。以教研组为单位,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理清本单元包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具体讲,一是进行学科纵向知识结构关联分析,提取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认知前提,分析每个知识点对后续知识学习的作用。二是进行单元横向知识结构关联剖析,勾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纲要图。
把握学情。一是根据学科纵向知识结构关联分析所提取的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认知前提,分析学生与新知识教学有直接联系的前置性知识可能掌握的程度。二是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喜好程度及需要的辅助性学习条件等。
确立目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给定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研究,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相应地调整与完善。一是研读单元教学目标: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每个目标进行认真研读,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对内容或行为上容易引起歧义的目标,通过研讨统一认识。二是调整教学目标:对不符合教学实际的目标进行删改修正,对缺漏的目标进行增补,对于综合性较强的目标进行分解,对行为不明确、不可测的目标要更换行为用词。调整目标要注重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统一。三是分配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必须合理地分配到课时目标中,要通过单元横向知识结构关联剖析所勾画出的单元连续递进教学框架和方案,准确拟定课时目标的递进层次。一般情况下,课时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的分解。
研究教学方法。在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单元内容的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出合作达标教学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重点研究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2.课时备课
我们改变传统的课时备课形式,建立以导学提纲为载体,教学案为指导,PPT教学资源超链接为媒介的课时电子备课系统。
导学提纲。导学提纲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思维导向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与课堂达标的质量,为此我们将导学提纲的编写作为课时备课的重点,由学科教研组统一拟定。导学提纲的设计要求做到“五导”:导向——学什么;导法——怎样学;导问——发现什么;导用——有什么作用或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导思——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还可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只有做到“五导”,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才会高效?
教学案。为使导学提纲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我们将学案和教案统一整合为教学案。学案是教研组统一编制的导学提纲,教案是教师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实际编制的学案使用说明,我们称之为学案基础上的“批注式”备课。教案的设计要重点突出课堂导语、课堂生成假设及其应对策略,以及关键环节的点拨提升、活动方式、教学资源超链接的使用说明等。
PPT教学资源。为了避免教学跟着预设跑,我们提出课堂上严禁使用统领整个课堂的播放式课件,要求将导学提纲转换成PPT,然后将学习方法、拓展资料、课件、变式练习、拓展训练等,采用“超链接”的方式与导学提纲进行链接。课堂上根据学情有选择地使用超链接,需要时打开链接,不需要时则不用,这样可以灵活地调控课堂,变预设课堂为动态生成课堂。
3.单元达标测试
单元测试是单元达标的主要手段,编制单元测试题是单元测试的关键。一份好的单元测试题,不仅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达标状况,还能节时高效,减轻学生负担。
测试题考查的学习内容、能力水平,要与单元学习目标相对应。每个目标都要有测试题与之对应,重点目标的题量比例要大,题型要多。测试题的难度要按学习目标所要求的行为水平相一致,要求达到什么层次行为标准就测试到什么层次,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标准。
测试题的编写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教师广泛收集资料,或对现成试题加以改编;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生成动态的题目(抓住易错点、易混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生成新的题目);三是教研组成员分工围绕不同目标进行编写,然后指定专人负责修改整合。
二次过关测试。对单元达标测试中没达标的学生,经过矫正补偿后进行第二次平行性测试。试卷的编制内容应以共性问题和典型的个性问题为主,难度与单元测试题持平,试题考查形式要有变化。二次过关题的编写应在单元测试后进行,不能提前编写。
1.新授课教学模式
合作达标新授课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目标为指向,以问题为载体,以反馈矫正为手段,通过独立自主、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逐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总结规律。
新授课教学模式图
该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对于一些特殊的教学内容可以对教学步骤进行必要的调节。我们提倡在学科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允许的前提下,要尽量将明标自学环节安排为超前学习,使课堂教学从“非零起点”开始,以便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上进行扣标合作和达标反馈。
2.复习课教学模式
合作达标教学理念下的复习课,不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温,而是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应用和延伸。不仅要重温旧知识,还要深刻揭示学生在新课学习时未注意到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更要注重对各种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和再提高,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系统,理解得更深刻。
复习课教学模式图
复习课教学模式不同于新授课,它是“非零起点”的学习,包括超前复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阶段。超前复习通过自主复习完成,课堂学习则安排合作深化和训练达标。合作深化环节中的“小组合作——体系建构”部分,也可以安排为超前学习内容,这样会使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和整合提升,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3.反馈矫正课教学模式
矫正课是合作达标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直接为单元达标教学服务。矫正课具有矫正错误、巩固双基、弥补疏漏、规范解答、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反馈矫正课教学模式图
反馈矫正课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单元测试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灵活调节,提倡将自主矫正环节安排在超前学习中完成,以便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合作强化和二次达标。
1.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与传统的预习有着本质区别。通常说的预习没有学习目标要求,只是在课堂学习之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浏览和浅层了解,课堂教学仍是始于零起点。而超前学习是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依据教师编制的导学提纲有计划、有目标地独立温习相关的旧知识,感知、学习新知识。做到简单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自己解决,疑难问题能够整理记录,进行相应的基础练习,巩固自主学习效果。超前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移,是实效性学习时间,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赘加。
找出困惑是超前学习过程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导学提纲中专门设计了“我的疑惑”专栏,让学生认真梳理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对梳理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或互帮解决,解决不了的填写小组超前学习“问题卡”,课前提交学科老师。“问题卡”作为老师课前调整教学案的依据。
为了提高超前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和超前学习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学和有效的超前学习。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合作达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作探究释疑解难、辨明是非、生成新知。决定合作探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是探究问题的没计、学生的合作技能以及教师的组织引领。
探究问题的设计。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致,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打开通往灵智的大门。目前,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探究问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张力不足。要么,问题太浅易,打开课本即得到答案;要么,问题太深或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讨论无从下手,交流冷场、尴尬。为此,我们重点强化了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求提出的问题具有下列特质: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具有挑战性、多向性,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展示具有一定的自豪感;能够反应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够判断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情况或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合作技能的培养。科恩说:“如果认为人们(包括儿童和成人)自然知晓在积极的社团中如何与他人合作,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为此,我们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在教学目标中进行呈现。根据合作学习的不同任务和目的,将合作学习划分为角色型合作、互助型合作、交流型合作、探究型合作、表现型合作等五个类型,将以上各个类型的合作中所用到的技能进行归纳分类,编制成行为规范技能、同伴互助技能、研究讨论技能、思维扩展技能、成果汇报技能、小组反思技能等六大类规范要求。班级通过主题班会和学法指导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专题培训,学科教师根据课堂上用到的不同类型合作再进行具体的指导。长期坚持,学生的合作技能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合作学习的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的组织引领。合作探究过程中,老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平等交换看法,共同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老师要灵活地把握合作时间,适时了解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亮点、疑点、异点和误点,为下一步的班级合作、小组展示、典型问题论辩做好“选材”准备。在学生探究“跑题”或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合作交流展示环节是学习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教师点拨提升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仅凭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是达不到高屋建瓴的程度和触类旁通的效果的,只有教师进行适时点拨、答疑引领,问题跟进,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阶梯性发展。
3.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验,及时反馈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当堂达标强调的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共同达标。
对标自查、对标帮扶、达标测试、反馈矫正是当堂达标四个主要环节。对标自查是指在课堂达标测试之前给学生提供一定时间,让其对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反思,梳理知识,查找疑问,为个人当堂达标做准备。对标帮扶是指在学生对标自查的基础上,对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内帮扶,让每一名小组成员都达到学习目标要求,为小组共同达标做好准备。达标测试则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其能否达到学习目标要求。反馈矫正是针对达标检测反馈的信息,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在上述环节中,达标测试是当堂达标的关键。达标测试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测试卷,也可以是媒体形式呈现出测试题,还可以是现场口头命题进行组间口头互检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课堂生发的问题较多,教师需适当调整其它环节,以保证达标检测的准时进行。
当堂达标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共同达标,由于小组成员是异质的,所以制定达标标准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小组各成员的学习基础、能力,制定符合各类学生实际的达标标准。
为了充分调动小组共同达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设计了小组共同达标条码统计图表,适时对小组达标情况统计公示。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使小组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状态。
4.“两清”制度
为了能将合作达标教学落到实处,我们制订了与之配套的“两清”制度,即堂堂清和单元清。“两清”的对象是指当堂测试和单元测试中不达标的学生,“两清”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是“兵教兵”的方式,“两清”的时间分别安排在晚自习和双休日进行。
“两清”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是及时了解学情和适时开展培优补差的主要途径。而且我们的“两清”还有更深的内涵,即不仅要帮助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践行了教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职业境界。
总之,合作达标教学操作模式从单元教学出发,涵盖了单元教学的各个关键环节,是单元教学整体性的建构,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各自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