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功江
孔子围绕学习的有关问题构建起了具有儒学特色的学习思想体系,为中国学习思想史宝库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产,也为中国历代莘莘学子的治学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可行的方法指导。关于非智力因素的论述就是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要提高学习效率,不仅要有学习者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需要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具有定向功能、动力功能。[1]孔子已朦胧地意识到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因而对此作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述。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驱使学习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因,是促使学习主体达到目标的强大动力。孔子认为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他在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勉青年学子要立志为学。在他看来,要想学有大成,首先必须立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因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向对于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好比三军的统帅一样意义重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只能主张学子们确立“志于仁”、“为君子”的学习动机,这些崇高、纯正的目标能激励学习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奋斗。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动机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二是指向功能,它可以驱使学习者朝着一定目标奋斗。[2]孔子认为,一个胸怀大志、理想远大的人,就能做到“好学”、“乐学”、“学而不厌”。学习动机,不仅可以激励学习者走向成功,而且可以消除学习者的抑郁情绪。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生为自己的目标而奔波、奋斗,生活过得很充实,充满乐趣;没有远大志向者,则浑浑噩噩,无事生非,心情抑郁,永不开心。孔子高度赞扬颜渊,他由于动机纯正,理想远大,因而能“志于学”,尽管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论语·子罕》)的生活,但他始终“不改其乐。”(同上)这就是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所致,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读书人谋求学道,不谋求衣食;担心学无所获,不担心贫穷。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它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而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因此我们说,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3]
孔子非常重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浓厚的兴趣会使学习主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其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并自觉地去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此,孔子还把学习兴趣分为三个层次:“知学”、“好学”、“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学”是一种凭着理性与毅力的学习,“好学”、“乐学”则是在兴趣基础上的学习,“好学”是建立在一般兴趣基础上的由好奇心驱使而进行的学习,“乐学”则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兴趣,是在强烈求知欲驱使和诱引下的一种如痴如迷的学习状态。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好学的最佳典范,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认为自己一生最突出的超出凡人的特点就是“好学”。“好学”的鉴定标准是什么?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一个人能将个人安逸抛在脑后而全身心致力于学业的人,就是一位真正好学的人。“乐学”比“好学”层次更高,学习者已进入对学习的痴迷状态,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孔子可谓真正的“乐学”楷模,做到了安贫乐道,“乐而忘忧”。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宝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完全将凡夫俗子所追求的荣华富贵抛于九霄云外,甘于清贫,乐于学业。还自评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同上)孔子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状态时,就能达到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乐而忘忧、无我忘我的境界,这就是典型的“乐学”。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4]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发展经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是在有趣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的;志趣则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结合。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习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5]。孔子所划分的学习兴趣的三个层次与现代学习理论大致相符合,他极力倡导弟子们力求达到“乐学”的境界,做到“学而不厌”,“乐在其中”(《论语·述而》)。
学习是一种快乐与艰苦相伴随的活动,因此学习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学习主体有一种勤奋不息、坚持不懈、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孔子认为勤勉持恒的意志对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只要有恒心的人,才能长期坚持,最终到达学海彼岸。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可见,学业成败犹如堆土成山,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就会功亏一篑;如果持之以恒,终将大功告成。孔子认为一个人没有恒心,将什么事都干不成,甚至做巫医都有做不好。他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孔子特别推崇“有恒心”、有毅力的学习者,他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孔子倡导“有恒”,推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孔子对不能勤学持恒的学生予以严厉的斥责,当冉求对孔子说:“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批评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冉求告诉孔子,他不是不喜欢先生的学问,主要是力不从心;孔子斥责冉求是是缺乏恒心,半途而废,并非力量不足。《中庸》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提出:“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如果有这种顽强拼搏,永不罢休,坚持到底,就会学有大成。颜渊就是一位勤学不懈、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好榜样,孔子称赞道:“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勤学不辍的楷模,他叙述他一求学的经历时说:“吾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可见,孔子将学习视为终生大事,贯穿一生,从未放弃,始终不懈,所以终为大学问家。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学习者,不仅能促进其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主导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按照自己预定的目标克服困难,勤学苦练,向知识的高峰顽强地攀登,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5]可见,孔子关于学习意志的论述是有科学依据的。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6]情感对追求真理的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作用,学习者有了对学习的热烈的情感,就会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创造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孔子所讲的“乐学”既是兴趣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对学习情感热烈的突出表现。与其说“乐学”是学习者对学习的极度感兴趣,还不如说是学习者对学习有浓郁的情感,乐意学习,迷恋学习。这里的“乐”,就是一种热烈的情感体现。正是这种对学习热烈的情感才导致学习者将学习看作一种快乐,进而乐意去学,在学中能找到乐趣。因此,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他明显亲身体会到了带着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去学习,不仅能持久而且会快乐。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就是学习情感日益浓烈,不断升华的产物。如果学习者长期能保持对学习的这种热烈情感,保证永远“乐学”,就会出现“学而不厌”的外在表现,即对学习从不厌倦。这里的“不厌”,既包含身体上、精力上的不厌倦、不疲劳之意。因为学习者一旦对学习活动满怀热情,就会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全然不顾身体的倦怠与疲劳,这种热烈的情感将学习主体带入了学习的最高境界。所以,他深有体会地感慨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默默地去记住所学的知识,快乐地学习而不厌倦,乐意施教而不倦怠,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孔子之所以对学习知识不觉得累、不觉得难,就是因为他对学习充满真挚的爱和热烈的情,这就是情感对学习的巨大促进作用。王夫之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和者于物不逆,乐者于心不厌”[7],由于学习者乐意去学,因此心里从不感到厌倦,当然这种学习热情需要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
性格是个性中的特征,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核心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学习心理学认为,一个具有优良性格特征的学生,可以保证其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提高心智活动水平,取得学习活动的圆满成功。[5]孔子也意识到了性格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他一直强调学习者要有踏实严谨与谦逊虚心的性格,这种独立的性格有利于学习者踏踏实实求取学问。
首先是踏实严谨。孔子倡导学习者要形成踏踏实实、严密谨慎的学习性格和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不能不懂装懂,虚夸浮躁。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只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踏踏实实的性格,就会促使学习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去探求知识宝库,最终必将拿到打开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为此,孔子要求学习者坚决杜绝四种不良态度与性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凭空揣测,不全部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极力反对那种浮夸不实的学习性格,他说:“亡而为有,盈而为虚,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孔子认为,那种喜欢不切实际吹牛的人,是人格不全、不可靠的人,不适合求学做学问。他特别反对那种华而不实、言行不一的奸滑之人,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学习犹如做人做事,要踏实严谨,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是谦逊虚心。孔子主张学习者要具备虚心、谦逊的性格,保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做到“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切勿“亡而为有,虚而为盈”(《论语·述而》)。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尤其是做学问更要虚心,知识海洋浩渺无边,学无止境,永远没有值得人满足的时候,况且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去骄傲呢?孔子本来已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但他仍很谦虚,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匹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论语·子罕》)对提问他的人说,他肚里空空的,一无所有。不仅做学问要虚心,而且做人更要谦虚。所以他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以此来告诫学子要学君子的虚心性格,勿持小人的傲慢态度。
再次是勤奋刻苦。除了踏实、虚心之外,孔子主张学习者还要养成勤奋吃苦的性格。孔子以其模范行为去带动、感化学生去刻苦学习,形成勤学的好习惯。他认为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大成;相反,懒惰就会一事无成。为此他对学习不刻苦、白天睡觉的宰予给予严厉批评,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他将宰予比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以表示其对不勤奋学习的人的轻视态度。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会尝到收获的喜悦。而那些偷懒不学的人,永远不会拥有广博的学识。因此,孔子一生坚持学习,奋斗不止,“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和万代传颂的先师贤圣。他对那些不善学习的懒汉不屑一顾,“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孔子在其一生的治学生涯中,凭借其勤奋的探索、虚心的请教、理性的概括、创新的思维,在总结概括基础上创造性地第一次构建起了独具风格而又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习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历代儒家学者论学的依据与源头,正是以此为起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汇集成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学习思想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所以张岱年先生说:“孔子的学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别人不能比拟的深远影响。[8]
[1]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日)山内光哉.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东京:九州大学出版会.
[4]陶行知.新教育[A].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列宁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7]王夫之.诚明篇[A].张子正蒙注[C].
[8]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A].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