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课堂教学几个主要环节的研究

2013-03-27 11:52李保栋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目标情境课堂教学

● 孙 同 李保栋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众多学校纷纷创建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像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一批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创建并坚持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了全国名校。笔者曾到全国许多初中名校学习考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如果把这些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归纳梳理,就会发现有许多教学环节是相同或相近的。笔者认为,初中课堂教学中有八个环节是至关重要、需要深入研究的。

一、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既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因此,能否创设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对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鲜活的跳动着的智慧之焰,将点燃整个课堂生命。一般来说,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具备“五性”。(1)生活性。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教学情境资源;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起点。(2)形象性。教学情境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3)学科性。教学情境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教学情境。(4)问题性。教学情境要内含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紧扣学习目标的目的性,引发学生思考的思维性和吸引学生的新颖性。(5)情感性。教学情境要具备唤醒、感染、激励、鼓舞学生情感的功效。

二、确立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有“四导”功能。一是导学:学生一看到学习目标,就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的内容;二是导教:教师一看到学习目标,就知道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步骤;三是导测评:师生一看到学习目标,就知道测验题应如何编写;四是导评课:听课者一看到学习目标,就知道从学习目标落实情况和教学活动展开情况进行课堂观察和议课评课。

教师在设计表述学习目标时,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习目标过大过空、形式化、缺乏连贯性、层次性、递进性、行为表述不当、不是针对学生等问题。学习目标的表述亟须规范。看过众多优秀教学案例后,笔者认为,在表述学习目标时要体现“四性”。(1)全面性。学习目标可以依据学习内容特点在“三维”中有所侧重,但要尽可能是“三维”的。(2)准确性。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的使用、行为条件的交待和表现程度的定位,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不拔高,不降低要求。(3)主体性。学习目标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是指教师做什么、怎么做;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即:“为学生立标,立学生之标”。(4)可测性。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不笼统、不模糊,要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学生、教师或他人能够依据学习目标去检测教学效果,并能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做出合理的评价。

为了体现上述“四性”,就要掌握表述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表述学习目标的基本方法总体来说就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用于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生的行为结果或所做的事情。具体到“三维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具体表述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方法是:“学习水平+相应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表述方法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表述方法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具体的行为动词,因学科特点不同,可参考各学科《课程标准》。另外,“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表述时并非必须分开,更提倡采取“三维”整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需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更长,空间更大,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正如庞维国教授说的那样:“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独立学习,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更需要教师提高点拨能力,切实发挥好指导作用。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点拨要适时适度,要起到深化认识,画龙点睛之效。“点”的作用是质疑、提问、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拨”的作用是保证方向、点石成金,“拨转方向”“拨难为易”“拨疑为悟”。“点”要巧,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拨”要适时,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可分为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借鉴魏老师的经验,老师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你们的责任,你们是学习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老师会给你们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在必要时一定会帮助你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同成长。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三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通用性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对各门学科都适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专科性的学习方法,这是专门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听讲的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以及训练和及时复习的习惯等,并努力使其规范化。

另外,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要进行改革,以便老师们对放开课堂多些信心、少些担心。就像汪名杰比喻的那样:学生个体是自主学习之船,教师理念是自主学习之桨,学校评价是自主学习之舵,舵不灵则方向不明,方向不明则桨乱舞,桨乱舞则船原地转圈。

四、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足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说到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认为那就是学生讨论。其实,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只有根据需要合作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看过众多优秀教学案例后,笔者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有 “五种”。(1)问题式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生问生答、师问生答、抢答式知识竞赛等形式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2)讨论式合作学习。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观点交锋、互动启发、达成共识乃至生成问题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3)表演式合作学习。学生表演,赋予所学内容以鲜活生命,展示各自表演才能,以及表演团队的默契程度和整体表现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4)实验式合作学习。学生就某一分组实验,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5)开放式合作学习。学生就某一专题,展开调查、搜集信息、分析论证、提炼归纳、形成初步结论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

五、分组展示

分组展示是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的学习方式。好表现、喜欢展示是初中生的突出特点,分组展示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展现学生才华,锻炼学生能力,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可以使学生更“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所以,分组展示既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因其重要,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许多名校也因此特色而扬名全国。

就目前课堂教学来看,看过众多优秀教学案例后,笔者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方式最常用的有“说、讲、写、做、演”五种。说: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说出小组学习成果,说出小组疑惑。讲:学生当主持人,当小老师,讲解小组学习成果,答疑解惑。写:在笔记本上、在黑板上、在电子白板上动手写出学习成果,写出小组疑惑。做:亲自动手做实验、做制作、做作品等。演: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或唱、或跳、或游戏、或对话、或辩论、或表演课本剧、或创意表演等。

六、释疑解惑

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存在的疑惑,要先让能够解决的小组进行讲解,帮助解答。对于组内、组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存在的疑惑,教师再进行点拨,并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学生产生模糊认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对问题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的点拨最好不是直接纠错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以能引导学生再次合作解决问题为基本原则。

七、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笔者认为,巩固训练要体现“五性”。(1)针对性。设计题目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基础四个方面考虑,精心选择、改造和创新,做到有的放矢。(2)典型性。题目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有举一反三的功效。(3)多样性。题型要多样化,练习方式也要多样化,以此提高学生灵活思维、迁移变通的能力。(4)层次性。训练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有所进步。(5)定时性。依据训练量限定训练时间,或者依据训练时间安排训练量,每有训练,都要限定时间,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效率和规范程度。

八、拓展提升

课堂拓展提升,就像平缓的水流有了跌宕,轻柔的风有了呤唱。课堂不仅要实现当堂达标,还要有新的生成。所以,课堂教学要有必要的拓展提升。通过对众多公开课的观察,笔者发现,不同教师课堂教学在拓展提升这一环节上各具特色。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堂小结阶段进行拓展提升,具体表现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设置“我的收获”“你学到了什么?”等环节,而学生也都争先恐后地抢答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而老师则回报以“你真棒!”等鼓励性语言。笔者认为,这种简单重复罗列知识点的拓展提升,实质既无拓展,也无提升,仅是一个重形式轻质量的课堂教学的点缀!如果要是采用这种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拓展提升,笔者认为重点应放在对所学知识的网络构建,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个体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也可师生共同完成,王敏勤教授的“纲要信号”堪称这种归纳总结的完美典范。

拓展提升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而成为时下高效课堂必备的环节之一,老师们也都在此环节的准备和执行上“各显神通”,但笔者认为做好拓展提升为课堂增效,一定要把握“四原则”。

(1)认识拓展的重要意义。教育界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堂拓展提升不是简单的当堂练习,更不是随意的延伸,它是课堂教学最活跃的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思维上得以开拓与创新,在情感上得以引导和熏陶,在个性上得以展现和释放,它既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研读,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不能弱化文本。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教材是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所以,拓展要依据文本,可适当发散文本,可适度超越文本,但不能弱化文本。

(3)不能盲目拓展。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是宝贵的,拓展不能毫无边际,不能太远离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不能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不能只会“放”不会“收”。拓展要适时、适量、适度。

(4)不能过深拓展。学生的潜能虽是无可限量的,但是一节课的任务是有限的,一节课的功能也是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更是限定的。学生的原有经验是有丰瘠的,学习能力是参差的,所以,拓展不能像研究性学习那样话题过大,追求过深。

总之,如果把上述八个环节纵向排列,就形成一个课堂教学流程。即:创设情境,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组展示,释疑解惑→巩固训练,拓展提升。这一流程,可以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王坦.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目标情境课堂教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