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610066) 刘咏梅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还提倡教师的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优势,让集体智慧发光。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细节问题,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集体备课是教师创生教育教学智慧的最佳平台,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智慧教师的沃土,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形式。
在2003年9月,按照学校的安排,我开始担任地理教研组长。应学校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们地理组就开始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至今已有七年多,在这七年里,为了使组内所有地理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受益,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一开始就确定了:合作交流、进取反思、共同提升、增强实效的集体备课思路,几经完善,已基本形成具有实效性的集体备课程序。
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合作的地理教研组团队,营造一种健康的、向上的、互助的地理教学教研氛围,这是有效落实集体备课的前提。首先,培植地理教学专业的引领者,让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干精神的地理学科带头人、区名师、地理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成为集体备课的引领者,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积淀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教学理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其次,将备课组的教学研究主要定位于实践层面和操作层面,主要研究怎样上好中学地理课,怎样让所有学生有进步和发展,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怎样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怎样教,教什么,如何驾驭课堂,怎样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等等,让每一个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改变都落实到可实践、可操作的层面。第三,要让组内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有所收获,感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有所改变,感到自己在集体智慧的感召下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教学效果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他们才会从内心认同集体备课,并乐于参与,直面问题、坦诚奉献。第四,突出人文呵护与精神关怀,组内成员要团结、协作、包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取长补短,整合全组优势资源,共同提升,共同发展,形成“和衷共济”的组风。第五,将构建一个“学术型”“创新型”“研究型”的地理备课组作为全组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是有效落实集体备课活动的保证。为了真正落实好地理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我们共同制定了“四定三统一”的规则。“四定”:一定时间,除去平时的交流之外,专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三上午8:00——10点,要求教研组成员按时到位,充分保证教研时间。二定地点,事先安排了固定的集体备课地点(一般在地理教研组办公室,这里配备有地球仪、三球议、各类地理教具,需要使用多媒体时,提前预定功能室)。三定主题,开学初,一般会根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确定主题教研,并将学期主研任务合理分配给组内教师,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 “主讲教师”,接下来按实际教学进度(以最快的班级为准)提前一周(或两周),根据下周课程安排确定具体备课内容,留给教师一个星期的时间充分准备,以供集体备课活动中全组成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做好每一次集体备课教研记录。四定中心发言人,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落实下周主讲教师,让主讲教师做好充分准备。“三统一”:同一年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阶段检测(但不是一刀切)。
由于地理教研组由任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师组成,各年级的地理课程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所以组内集体备课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形式。在组内有理论学习、公开课、示范课、磨课、赛课时,组内所有教师集中听、集中评。就各年级而言,又以年级为单位分散集体备课,并由有经验的教师引领。教研形式又要做到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的探讨除了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博客、QQ群进行交流研讨;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适当的时候,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必要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组织跨学科(政治、历史、生物、信息)集体备课活动,地理教师不能只具有地理专业的知识,还需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跨学科集体备课能促使大家相互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备课组活动,为集体备课活动注入活力。
每一周的集体备课内容定下来后,组内教师根据自己的思路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独立备课,独立钻研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独立思考。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一位成员还要提前写出备课提纲,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整理自己的困惑与反思,阐述自己设计的理由和意图。
遵循“个人——集体——个人”的思想,在集体备课时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扬长避短。首先由主讲人以说课的形式,具体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突破、学习方法的指导、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备课中的困惑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讲案的形式提出。教师们各抒己见,也把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惑倾吐出来,把自己的新想法、好点子抛出来,大家一起开展集体研讨、相互切磋、相互补充,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后各位教师辩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并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己的教学风格,综合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意见,设计符合本班特点与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案。
教师按集体研讨后的教学设计(“二备”)进行实际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再调整,修正教案。本着科学、实效的原则重新撰写教学设计,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具有实效性。
对于组内的年轻教师,鼓励在集体研讨后,现场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要带着问题去观摩,发现亮点、总结他人的成功点,找出不足点,提出建议。
备课组教师在根据集体研讨实施实际教学后,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成功点,指出不足,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单元的集体备课或课堂教学提供理性指导。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小时,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交流上次集体备课的成败。
组内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过程中不仅是在付出和奉献,同时也在获取和提高;教师自身的地理意识、地理思想和观点,也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加强和修正。虽然不可能每次集体备课都是精品,但我们必须要有精品意识,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用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地理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可持续发展。
几年来,通过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组内年轻教师成长快,进步大,逐步成为学校的生力军,老教师提升大,从年轻教师那里吸取新鲜的知识和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引领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地理组在教育教学科研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节节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赢得了省市区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扬;一次次省、市、区课堂大赛,组内教师以绝对的优势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一篇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感、教学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刊物。地理组在学校里虽是最娇小的教研组(从人数来看),可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却是全校最多的教研组。
现在,我们地理组在集体备课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实效的操作形式。当然,新课改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心,集大家的智慧,我们会很好地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