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话语秩序:多模态、身份与归属化研究的功能视角》评介

2013-03-27 03:30刘成博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展开

刘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新话语秩序:多模态、身份与归属化研究的功能视角》一书由著名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莫妮卡·贝德纳莱克(Monika Bednarek)与詹姆斯·马丁(James R. Martin)主编,Continuum出版社2010年出版。书名别具匠心,让人联想起福柯在法兰西学院发表的就职演说《话语的秩序》(“A Discourse on Language”)。本书题名“新话语秩序”,暗含向其致敬的意味。全书共收录十篇论文,汇集系统功能语言学(悉尼学派)近十年来在多模态、身份及归属化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是近年来该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1. 内容梗概

本书最值得关注的两篇文章分列首尾,首篇为主编马丁的论文“语义变化:建构社会符号的实现化、示例化及个体化模型”,尾篇为贝德纳莱克的论文“语料库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流行文化中的身份与绑带”。前者作为全书导读,提纲挈领地阐述一系列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而后者则将语料库方法运用于语篇分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打开了新思路。

马丁开宗明义,指出语言包含实现化、示例化与个体化三个层次。目前对实现化层次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对示例化及个体化层次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全文主体包含四个部分,分别阐述语言的三大层次及语言发生学(genesis)概念。读者可重点阅读示例化与个体化两节内容。作者在示例化一节中提出三个重要概念:意义耦合(coupling)、意义投入(commitment)及意象化(iconization)。意义耦合作由马丁(2000:161)提出,最初仅指概念与人际意义的结合,现在扩展至不同系统的意义潜势同时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意义投入指在一个具体文本中意义潜势的示例化程度。文本中系统选择越具体,投入的意义资源种类与数量越多,示例化程度也就越高。意象化涉及“二次示例化”(reinstantiation)过程:文本原有的概念意义被清空,转而为新的人际意义所填充。在个体化一节中,马丁简述了个体化理论的发展渊源。受伯恩斯坦(Bernstein)的文化意库/个体意库(reservoir/repertoire)这对概念启发,马丁认为系统的整体意义潜势相当于文化意库,而任何特定个体所能调动的意义潜势则相当于个体意库,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称为个体化。个体化与身份密切相关。从个体一端观察,个体通过选择特定的概念、人际及谋篇意义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并与持有相似身份的人构成绑带(bonding)。多个绑带构成亚文化群体(subculture),多个亚文化群体构成范围更广的主流身份(master identity),依此类推,直至最终构成文化本身。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讨论了实现化、示例化、个体化及语言发生之间的关系。无论语言的整体演化(phylogenesis)、个体的语言发展(ontogenesis)或语篇中意义资源的逐步展开(logogenesis),均涉及实现化、示例化及个体化这三个过程。意义潜势通过实现化具象化为人们看得见听得到的声音、文字符号;而实现化的每个层级都涉及示例化及个体化。

贝德纳莱克从方法论角度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她认为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彼此互补。后者近年来致力于探讨系统间意义潜势横向上的结合关系;而语料库方法,如词语索引行,可同时直观呈现语言系统在横向与纵向上的意义潜势,为研究意义耦合提供便利。此外,语料库可用于研究示例化及个体化过程,作为大量真实文本的集合,语料库居于示例化连续统的文本端。研究者通过分析大型通用语料库(如BNC)中意义资源的种类与数量分布,可推断(infer)出语言整体系统的意义潜势概貌(文化意库)。而研究者分析特定个体的专门话语语料库,则可推断出该个体所能调动的意义潜势概貌(个体意库)。若对比研究个体话语与大型通用语料库,更可间接推断出该个体意库与文化意库之间的关系。据此,作者进一步提出三管齐下(three-pronged)的语篇分析法:即大规模的自动化分析、中小规模的半自动分析与人工个案分析相结合。自动化分析处理形式化的文本词汇、语法特征;针对研究目的先标注文本,再实施检索的半自动分析,可聚焦部分语篇语义特征;而人工个案分析便于全面深入观察文本的语境特征。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将上述方法运用于实践:以美剧《吉尔莫女孩》(GilmoreGirls)剧本为语料,统计剧中人物的感叹词使用情形,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个体化理论分析他们的社会身份特征。

其余八篇文章围绕身份、结盟、互文性、多模态等关键词展开。各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二章:“笑纹的复杂性:会话幽默中的身份与归属化”,作者纳奥米·奈特(Naomi Knight)。本文大体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回顾个体化概念的发展,并援引斯丹琳(Stenglin:2004)的“绑带”(bond)这一术语,指出概念与人际意义耦合而成的“绑带”是人们分享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主要媒介。作者将这一过程称为归属化。个体经由绑带归属入小群体,小群体再归属入大群体,依此类推。在第二部分,作者以人们的日常会话为语料,区分并分析了其中的三种归属化资源:心领神会型(communing)、谴责型(condemning)及会心一笑型(laughing)。

第三章:“节拍的意义:Kanye West说唱乐中的身份与归属化”,作者戴维·卡尔德维尔(David Caldwell)。本文结合音乐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多模态理论,分析音乐制作人West说唱乐的节拍同步性、及由此体现的乐手身份特征。研究表明同步性强/弱体现乐手的身份特征。同步性强传达“有力、好战”的意义,而同步性弱暗含“自然、舒缓”之意。乐手可借此塑造各自不同的身份。在末尾,作者引入归属化概念,分析这些不同的身份特征如何吸引不同的听众,建构起归属网络。本文作者试图依托多模态分析挖掘音乐内容层面的意义。

第四章:“泰文报纸头版的多模态分析”,作者约翰·诺克斯、帕塔玛·帕蓬及于帕坡·皮里亚西帕(John S. Knox,Pattama Patpong & Yupaporn Piriyasilpa)。作者选取两份泰文报纸,一份严肃大报,另一份为通俗小报,分析它们对一起暴力袭击事件的硬新闻报道。分析对象包括头版新闻文本、图片及版式设计。研究表明:这三者通过互动协同传达“暴力事件理应受到谴责”的态度意义,从而向读者群体灌输这一价值观并结成绑带关系。

第五章:“共享:多符号新闻中的引文与绑带”,作者海伦·卡普勒(Helen Caple)。本文探讨多符号新闻中的引文及图像如何作为绑带,建构读者同盟。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区分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与引文(allusion)这两个术语,指出新闻语篇更适合“引文”分析。在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引文是一个“二次示例化”(意象化)过程:原先的概念意义被清空,代之以新的人际意义。在第三部分,作者将上述理论运用于实践,解析图片中心新闻(image-nuclear news,指配发醒目图片而文字较少的新闻)中引文的识解步骤:包括辨识(recognition)、解读(interpretation)及欣赏(appreciation)三步。最后,作者指出:引文带有一定的戏谑意味,不太适用于硬新闻报道。

第六章:“‘女性化’身份的塑造:双语插图本《木兰赋》的跨模态分析”,作者田平(音)(Ping Tian)。本文选取双语插图本《木兰赋》为语料,分别从图像及语言两个模态分析主人公花木兰的身份塑造过程。在图像层面,作者讨论了插图的线条、色彩及木兰面部表情的刻画。在语言层面,作者分析了《木兰赋》的文类结构:包括楔子(orientation)、复杂化(complication)、解决(resolution)和尾声(coda)四个阶段。随后作者分析了每个阶段文本的评价资源。研究表明图像与语言模态的意义资源协同作用,塑造起一个“在家娇柔,作战英武”的花木兰形象。

第七章:“假想的社团:从多功能性视角解析文本中的身份塑造过程”,作者肯·谭(Ken Tann)。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回顾了以往对身份概念的研究,指出身份不是超乎文本之外的独立存在,而是在文本展开过程中逐步塑造起来的。在第二部分,作者回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思想,指出其中文本反映并建构现实的观点与身份内涵相一致,因此是分析文本中身份塑造过程的较好选择。在第三部分,作者以新加坡历史课本中一篇文章为材料,分析后殖民时代新加坡人的身份塑造过程。

第八章:“作为语篇发生模式的符际关系:还原超文本描述的时间维度”,作者赵素敏(音)(Sumin Zhao)。传统语言观认为语篇由若干具有主次及层级结构的成分组成。作者认为该语言观难以解释超模态文本(包含图像及超链接的网络语篇)的结构。作者转而提出以文本-图像间关系作为基本意义单位,以相邻意义单位之间关系为主线(语篇发生模式)一步步展开语篇。作者区分并分析了下面三种展开模式:序列(sequencing)、耦合(coupling)及非线性耦合(non-linear coupling)。

第九章:“手势语与音韵的意义耦合”,作者米歇尔·扎帕维格纳、克里斯·克雷利奇、保罗·德维尔及詹姆斯·马丁(Michele Zappavigna,Chris Cleirigh,Paul Dwyer & J. R. Martin)。作者选取青少年过失调解会议视频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手势语与语音结构的意义耦合。研究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手势如同音韵一样,具有音高、节拍与发音。语音特征为解读身势语意义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线索。

2. 简要评价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个体化层次的内涵。个体化作为一个专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术语,由麦西逊(Matthiessen)于2003年提出(Martin 2007,转引自Knight 2010:36)。他将个体化视为一组由个体编码取向不同而产生的语义变体,处于语域与方言变体之间。马丁则认为个体化是独立的语言层次,且与实现化、示例化互补。随着文本的展开,除示例化过程外,还包含语篇生产者依据一定社会价值系统调节意义资源、建构自身身份的努力。区分这两者的意义在于:示例化揭示具体文本与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别;而个体化关注个体与社团的差别。然而,对个体化内涵的挖掘,还远远不够深入;与之相关的应用型研究更少。本书第一、二、七、十章分别从个体化与示例化、实现化关系、个体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个体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及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梳理了个体化理论,为学者开展后续研究做了充分铺垫。

第二,体现了由“重聚合轻组合”到“聚合组合并重”的转变。传统系统功能语言学者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选择网络,使用者在每个节点做出自己的选择。相应地,也造成了重聚合(纵向的系统选择)、轻组合(横向的语言结构)的局面。马丁认为各个不同系统的意义潜势可以耦合,即在不同系统之间同时做出选择并外化为同一语言结构。这一观点恰与辛克莱(Sinclair 2004)提出的共选(co-selection)概念不谋而合。两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两位学者分别从示例化连续统的两端观察同一现象。马丁从系统一端出发,不同系统(同一或不同层级)的意义潜势耦合,并实现化为具体的词汇语法形式;而辛克莱从文本中形式化的词汇语法出发,逐步上升至语境层面抽象意义之间的共选。此外,意义耦合还涵盖不同模态间意义潜势的结合与相互制约,涉及范围比“共选”更为宽泛。认识到这点,有助于我们将语料库方法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相结合,改变以往仅基于单篇或少量文本细读的研究现状,实现对大规模真实语料的深度观察。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也并非尽善尽美,如第五章卡普勒在讨论二次示例化过程时,写到:“人际意义被清空,代之以新的概念意义。”这似为“概念意义被清空,代之以新的人际意义”之误(参考第一章21-22页相关论述)。然而瑕不掩瑜,本书观点新颖、论证严密、语言洗练,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语言学著作。

Knight, N. 2010. Wrinkling complexity: 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affiliation in humour [A]. In M. Bednarek & J. R. Martin (eds.).NewDiscourseonLanguage:FunctionalPerspectivesonMultimodality,IdentityandAffiliation[C]. London: Continuum. 35-58.

Sinclair, J. 2004.TrusttheText:Language,CorpusandDiscourse[M]. London: Routledge.

Stenglin, M. 2004.PackagingCuriosities:TowardsaGrammarofThree-dimensionalSpace[D]. Sydney: University of Sydney.

猜你喜欢
展开
产业视角下企业竞争研究
基于实践教学谈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展开
高中语文微课设计之我见
让圆柱侧面“展开”得慢一些
摭谈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的“展开”
段落巧安排?说理更精彩
“适度”泛化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有一种美丽叫善良
新形势下的电力企业信访工作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