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英语精读课设计

2013-03-26 07:18段晓丹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课堂设计

段晓丹

摘 要:近些年来,作为高等教育形式体现的高职教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尽管各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显露专业特色并且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英语精读课更是成了众多英语教师在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时的难题。传统的英语精读课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改变当今的这种举步维艰的局面。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为迷茫和困惑中的英语教师群体树起了指引的航灯。该理论注重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整合多种因素创设建构知识的实施者。如何以该理论为指导原则,设计精彩的英语精读课课堂,下面将是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的见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精读课;建构主义理论;课堂设计;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1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28

1. 高职英语精读课介绍

高职英语精读课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几大模块教学中的一种,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的规定为教学目标。其中该规定指出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需要:“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一规定指明了英语精读课教学的方向,既要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英语技能还要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的人文素养。

2. 高职英语精读现状

2.1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

高职学生由于受生源、外部环境、学习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相对低下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以我院为例,我院地处四川西北的一个城市,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高中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英语基础非常差,词汇量很少,阅读能力不高,其中词汇量的匮乏是一个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阅读是以词汇量为基础的,没有英语单词作为基础,阅读的过程就如同建设高楼大厦缺少砖瓦一样,都是空中楼阁。很多学生在入学时英语高考总分在50~60分左右。加之有的学生来自于中职院校、有的来自成人大专、有的来自普通高中,生源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基础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各种现实因素混杂在一起为英语教学尤其是精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2 教师教学现状

当前很多英语教师在讲授精读课时思想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课堂上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照PPT宣科,教师只是唱“独角戏”,完全不顾及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真正的接受程度。学生谈英语色变。日复一日的消极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的极端厌学英语情绪,这根本无法完成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无法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更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高职英语变化的形势。英语教师如若不从精心设计课堂入手、不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这一根本问题上入手,英语精读课的教学就会持续可悲的局面。

3. 建构主义理论介绍

建构主义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广泛使用和具有热议性的理论之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从心理学角度作了详尽的阐述,这一理论对教育学有极大的启发和实用的意义。总体来说,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育的本质,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学生自身主动性的调动去构建新的知识。

4.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精读课课堂设计

4.1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实现精彩精读课的前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教育者的学习是以兴趣为驱动力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成功精读课的实现取决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需要英语教师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情感、课内外的交流、其他课型的精心设计、教学结束后的人文关怀等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当然第一次英语课程、第一周英语课程非常重要,学生是否对教师的课程感兴趣基本上在前几次课就成型了,教师要注重前面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自己个人魅力的展示,让自己的光彩在最初的印象中闪现出来。在后续的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立师生情感,曾有人说过,若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需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有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精读课的设计环节才能够圆满实现。

4.2 通过精心准备多种类型的课堂环节设计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各高校的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了各种类型的英语教材,有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动。针对这种教材内容不断变换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精读课的设计。

4.2.1 课堂引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引入能在瞬间捕捉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引入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本人专门设计的单元图片展示、视频简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话题,还可以是电影片段的节选,抑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诗歌、一首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一个小故事、学生个人作品的展现等。总之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在这一部分呈现,但是一定要注意一点:在展现主题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调动学生的耳朵、口、眼睛这几大器官,最好含有视频、音频资料的冲击。比如在讲时间这个话题的课程的时候,可以先引入对时间这个概念的探讨,简单介绍中美国家时间观念的差异,然后可以和学生一起共享朱自清的《匆匆》英文版《Rush》,在共同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从而珍惜时间,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个时间安排表,计划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升华整个主题。

4.2.2 课堂教学组织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外部因素整合创设认知的建构过程。语言的学习更多的用途在于交流,因此在课堂组织上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将全班分成固定的5~6人的小组,每组有组长,每个小组自己取个名字。课堂上根据具体的内容实行组员内部的自学、互助学习合作和组与组之间的评比式学习。通常在学精读段落时,可以依照文章内容给每个小组学习不同的段落。教师给每组充分的时间准备,每组各派代表朗读、翻译、指出重点和说出自己所负责段落的大意。教师可以在讲桌上放台电脑,提供英语词典的在线翻译。学生有翻译或者单词上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直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现场查询。如果教学内容不适合分组式自学展示,教师可以和全班共同学习文章。每个段落设置不同的学习形式。第一段是翻译练习,第二段可以是全班朗读,第三段可以是小组问题设置,第四段可以是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以上教学组织形式完全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式教师精讲、学生做笔记这种单向、被动的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和实施者,教师是真正的导演。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上述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极高。

4.2.3 课堂内容呈现

如果教学内容是记叙文或者是描述性文章的话,内容讲解的设计相对比较容易,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比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中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作者讨厌坐飞机。通篇都是作者当天乘坐飞机的事件先后的陈述,没有任何的对话。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5~6个小组,每组负责学习一段话。然后由组员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将所负责段落的内容表演出来,可以加适当的台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资料的补充,比如提前安排好两个同学在中间环节——客人登机之后,广播一段飞机机长播报的欢迎词,双语介绍。这个环节加了之后,学生马上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节课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枯燥的叙事文章变成了鲜活的故事展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第二节课将重点的知识再简单强调一遍。

如若文章内容是单纯的说明文可以用跟读、解说、访谈、翻译练习、问题设置等形式进行。比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有一篇文章平铺直叙地介绍了一个奥运项目——十项全能。文章内容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学生学习起来很乏味。教师在教授此课时可以将这篇文章的学习设计成节目访谈的形式,将全班分组,每组各负责一段,每组根据本段话的内容设计访谈的问题以及答案,每组一个主持人、一个被访谈的人物。教室最前面放置两把椅子,每组在展现自己访谈内容的时候要有的开场白,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可以在访谈结束后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给出相应的成绩。这种课堂形式新颖而且有趣味,学生完成得相当好。

教学内容如果是议论性文章或者是评论文的话,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根据具体内容组织现场记者问答或者发布会等形式。总之,精读课内容讲解的呈现形式一定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好的精读课内容展现的方式能够让死气沉沉的、枯燥无味的语法、词汇讲解课变成气氛浓烈的、学生期盼上的英语精读课。

4.3 基于建构主义的发展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人文素养是精读课的根本

爱因斯坦曾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作为一位专家。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主观性、建构性,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外部学习环境,训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品质。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基本是围绕等级考试和英语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英语精读课成了纯粹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课。这就强化了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大大淡化了它的人文性。然而,精读课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的人文素质为根本,在设计课堂环节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英语文化内容的渗透,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学生的品格,进而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英语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人文水平。英语教育的使命应该是培养完整的、均衡的、主动发展的人,应该有理性的头脑和丰富的情感,有自我完善的人格特征。英语精读课的教学应服从于这一终极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5. 结语

要实现高职英语精读课教学的人本主义的本位教育这一目标,英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去创建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英语教师也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分析学生,建立师生情感,创设精读课设计形式的内外部环境,注重课堂设计的前提、过程以及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朱翠萍.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4(2).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课堂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高校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