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均花
【摘要】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在幼儿园开展了“在文学活动中发掘幼儿的早期阅读潜能”的实验研究,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更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支持,反映在孩子身上的表现是: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口语能力得到了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实验中,让幼儿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熟悉部分常用字;让其反复倾听作品,能有腔有调地阅读和背诵;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文学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玩识字游戏,使其获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尝试;体验;乐趣;习惯;指导
我们知道,2岁是人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适时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期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幼儿的阅读与小学生的阅读有明显不同,对幼儿来讲,其阅读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过程,书是他的一种玩具,在接触书籍和文字的过程中,幼儿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逐渐知道书的内容,而能欣赏,产生喜欢的情绪,而后才发展为主动找书、念书,这时候,孩子就象有了一把钥匙,可以自己去打开探索的大门,满足求知与想象的欲望,这种欲望将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成功,所以,我们的早期阅读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三年的实验研究告诉我们:不少儿童对某些优秀文学作品看不厌、听不够,不是因为儿童喜欢机械地重复,而是因为每欣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享受,又有新的形象整合到作品形象中去,在反复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自身也被作品所同化,在情感、行为上趋向于作品中真善美的形象。
那么怎样在文学活动中发掘幼儿的早期阅读潜能呢?
1、让幼儿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熟悉部分常用字。
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着欣赏和喜爱的情感和态度朗读给孩子听,和孩子共同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选择部分常用字单独写在纸上和孩子认读几遍,使之对这些字有初步的印象;和着孩子一起对文学作品进行划指跟读。
2、与幼儿一起反复倾听作品,带领幼儿有腔有调地朗读和背诵。
每天入睡前,为孩子朗读作品或播放录音带,孩子躺在床上,安静地欣赏曾感知过的文学作品,一天、两天,直到有一天孩子能自然背诵时,全家人做他的观众,请他朗诵表演。
3、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表现来作品。
鼓励孩子用身体动作、神态表情来表现作品;也可请孩子把作品的内容画出来,贴在墙上展览;还可和孩子一起创设情境、制作道具进行表演。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4、尝试阅读,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
鼓励孩子不仅能“说”儿歌、“讲”故事,还要会看着书读出上面的文字。在孩子会背诵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边指边读,以音带形,慢慢地,象照相机一样,把一个又一个汉字摄进大脑。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印象,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意义,享受阅读活动的快乐。
5、玩识字游戏
可为孩子创设一个专门的阅读区域,在区域里提供字的卡片、浅显的书籍等文字材料,让孩子读读玩玩、看看说说。大人每天挤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孩子玩“字宝宝”的游戏,如字宝宝找朋友,即把“苹”“果”“说”“话”打乱,让幼儿找词;字宝宝接龙,即一个字一个字接下去,变成一句完整的话;读信,即把事先写在信封里的内容让孩子读给大人听等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多玩一些带情节性、趣味性的游戏。
6、作品的延伸与创造活动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孩子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好范样,让孩子根据作品的结构进行改编和创编活动,可发展幼儿语言的创造性,对孩子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编和创编活动一般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前提,可改编作品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也可创编作品的结尾,使作品更具开放性。
这些活动使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口语能力得到了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宽。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中,石千雯小朋友能够经常和大人去新华书店购书,看书的时间比以前长了很多,不认识的字能主动问大人,大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虞露小朋友在大人看书时,会凑过小脑袋,伸出小手指,指出书中认识的字告诉大人,每次《幼儿智力世界》一拿到家,就会跑上来抢着去看;吴蓓小朋友经常看书,常想买书,看到比她大点的小朋友做作业也很感兴趣,借他们的书看;赵志伟小朋友原来表达能力欠缺,现在基本能流利地把一件事说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对3—6岁的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但有其特殊性,必须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