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种一片会思考的芦苇——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3-02-01 09:56厉爱国浙江省瑞安玉海实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于永正问题意识意识

■ 厉爱国(浙江省瑞安玉海实验中学)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在学习中对文本的言语形式(非语言形式)不断探询与追究的意识,即对文本的怀疑意识。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路,学之端。”学语文要有大的长进,要获得能力的切实提高,离不开思考,离不开质疑。对存在于课文形式中问题、疑点的不断追问,将会极大地促进一个学生的创造意识。因为问题给学生的前理解与文本的意蕴之间造成一种落差,这种落差能刺激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这也是问题意识的魅力所在。但综观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

二、为何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明确规定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发现,谈不上问题探究,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谈不上进行实践活动和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常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问难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

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魔力的词,它们是一切求知者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陶行知说过:“创新始于提问。”而培养问题意识就是提问的基本策略。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就一个问题也提不出,创造也就无从谈起。陶行知还在《八位顾问》一诗中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在该诗中写道:“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问题意识要求在面对新知时,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一个个新问题。一旦缺乏问题意识,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枉然。平时我们更多地关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却忽略了提出问题也是解决创造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恰恰缘于他们不会提问,甚至不想提问。

单纯地提出和阐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计算或实验技巧,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我们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发问。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来自于发问。人类的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只有能发问、勤发问的人,才会于平凡之处成就不平凡。牛顿因为发问,才创立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问,才发明了蒸汽机。文明要进步,不能不发问;知识要运用,不能不发问。只有常常发问的脑筋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建立起来。

因此,在今天的创造性语文课堂上,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该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应该是基本意识。问题应该是创造教学的开端,是贯穿创造教学过程的主线,是创造教学的归宿。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问题,而应该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从而能够使教育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最终能把学生引上创新乙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根据教学的对话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只不过是一个前理解水平较高的对话者,而不是绝对的权威。再者,很多作品的解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伽达默尔说:“对一个文本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真正意义的汲取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真诚的对话关系,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解除畏师的心理包袱,敢提问题,敢提与教师和参考书针锋相对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对学生们说,你们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叫我“于永正”得了。有个学生叫“于老师”,于永正假装没听见。学生改口叫“于永正老师”,于永正仍假装没听见。学生就干脆叫“于永正”,于永正爽快地答应了。这个例子也许有点极端,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于永正老师的良苦用心。只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是能够提出有一定意义的问题的。

2.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生并不是生来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提出一些有深度的疑难问题。学生开始有疑问一般总是在文章的字词运用上。如“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那个词是什么意思、用得对不对”等。这些问题是浅层次的。语文教师要引导他们进入篇章,把文章的前后段落联系起来思考,在此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从文章的脉络结构、谋篇布局、详略虚实、主旨表达、写法技巧等方面去思考和提问,这样步步深入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质疑向难的能力就会日见增强,提出疑难问题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当学生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转换角度思考,另辟蹊径,使学生产生一种别有天地、豁然开朗的感觉;有时学生想要质疑问难而一时“卡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迂回突击,冲破障碍,以开通思路、活跃思维;有时学生思考问题一时无法进一步深入,教师可以让他们先退一步,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找出同类问题,以便通过类比引发思考;有时学生思路中断,教师可为之铺路搭桥,耐心诱导他们从各个角度、多个侧面进行思索,想方设法启迪学生,并让他们在其中充分领略到积极思考取得进步的愉悦感。

如课外阅读《一件小事》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这时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越走越大,须仰视才见。”按日常规律,近大远小,愈走愈小才对,为什么会愈走愈大呢?学生根据车夫的高尚事迹,很快明白这不是实指,这是一种精神感觉。教师继续引导,让学生换一种说法形容车夫。有些学生就提出来能否用青松、高山、巨人形容车夫,经过思考觉得这样不好,因为这样就把车夫的形象束缚住了,不如原文“越走越大”好。

3.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1)抓住看似矛盾之处

抓住看似矛盾的地方,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事物相互矛盾的地方,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最能体现作者深层次的情感,也最能体现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是洞察全文的突破口。它可以是文章的标题,又可以是文中的关键句子。课后阅读聂华等的《人,又少了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还“回过头来,冷笑一声”,还“漠然望了一眼”,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死海不死》一文的题目,名字上是死海,为什么又不死呢?从这些看似矛盾的叙述中提出问题,确实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领会作品巧妙的艺术构思,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能力。

(2)从文章的留白处质疑

写文章如同作画一样,有实有虚,如果作纯客观的描写,即使是毫发毕现,也毫无生机、灵气可言。因此,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地方是作者独具匠心留下的艺术空白,这些空白虽笔未到但意却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深长的回味余地。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里的首饰匠赫留金,被狗咬破手指,想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替他讨回公道,结果却反被恐吓。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又如在《孔乙己》中主人公的结局会是怎样,这又反映了什么问题?语文教师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大有裨益。

(3)启发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之处设疑

朱熹说:“读书有疑者,须看到无疑;无疑者,须看到有疑。有疑者看到无疑,其意犹浅;无疑者看得有疑,其学方进。”有些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或内容,学生在阅读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但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或者容易发生错误。如《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的学生只求大概,对“也”字视而不见。教师就可以问:“把这个‘也’去掉可以吗?”其实这个“也”蕴涵了玛蒂尔德的怨恨、不满和无奈,似乎是全文的基调所在。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语文教学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教育理念,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着力改变阅读教学重发问的策略。教师精要、有效的发问,旨在引导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发问,在发问中学会探究,问题意识的增强必将催开更多的创新之花。

猜你喜欢
于永正问题意识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于永正从教年记
不忘传承 砥砺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研究掠影
于永正纪念专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于永正“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