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锡林 (湖北省襄阳五中)
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关于如何摹画人物形象,有两个看似矛盾的论断:要把一个人物画得逼真传神,就要画好他的眼睛;要画好一个人物,就要在细微处下工夫,要善于在他的脸上加上三根毫毛。
关于要画好眼睛,《世说新语》记载: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恺之的话虽然简约,但其道理却十分深刻。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物最传神的地方,不在形体的状貌上面,而是在眼睛上。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一旦点睛,就要点得好,所以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这个”“这里”的意思。在顾看来,“这个”就是人物的眼睛。顾恺之的“画眼睛”说,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特征”的理念,他认为人物的精神并不表现在人的肢体上面,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具有特征,只有人的“眼睛”是人的灵魂的窗户,这是最具特征的地方。
关于要在恰当的位置加上三毛,《世说新语》记载: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这个“颊上三毛”的典故说:顾长康给名士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见识才具,这三根胡须恰恰是他的见识才具。”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
画人物,有时要在画好眼睛之后,还要在细小的地方深加工,即在关键的部位加三毛,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画好人物的眼睛”可以理解为是对“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的形象描述,“颊上三毛”则可以理解为是对“有时那些看似细微、不足道的细节恰能传达丰富的意蕴”的艺术体现。顾长康的绘画理论不仅给后世的画家许多启发,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让我们来欣赏作家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是怎样为他们笔下的人物的脸上加上“三毛”的。
课文《鸿门宴》的主要情节是项羽想设宴除掉先入关且有称王野心的刘邦,而刘邦巧妙周旋,终于将一场血腥化为乌有。鸿门宴上,刘邦的能屈能伸、能言善辩、善于用人、灵活变通、心思缜密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邦本来想称王,可得知项羽杀气腾腾,马上就前去贬低自己,抬高项羽,为的是化解项羽的杀气,可谓能屈能伸;与项伯是敌我关系,但因为项伯可以利用,于是就展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与项伯成为亲家,可谓能言善辩、能拉拢人;鸿门宴上危机四伏,借机如厕果断抽身,安全离开,可谓灵活变通;留下张良答谢,拖延时间,以确保自己安全脱身,可谓心思缜密。
上述性格特征是刘邦一统江山的主要原因。但是文中还运用“颊上三毛”的手法,透露了刘邦狡猾多疑的毛病,这与他流氓无赖的出身很吻合。
文中有两处为刘邦这个人物加上了“三毛”。一是当张良连夜向刘邦报告项羽第二天要前来攻打的消息,刘邦赶紧向他重用的军师求救,张良就为他出谋划策,推荐项伯。凭着刘邦与张良的交情以及张良的本事,刘邦应该继续听完张良的计策,然后依计而行。可是高明的司马迁却突然为刘邦设计了一句插问:“君安与项伯有故?”这一貌似漫不经心的问话,正是刘邦脸上的“三毛”,它像一面多棱镜,照出了刘邦的谨慎、多疑、警惕等。尽管张良足智多谋,对刘邦忠心耿耿,提出了许多良策,可是张良推荐的人毕竟是项羽的叔父啊。项羽的叔父怎么可能连夜将这么重要的情报泄露?张良跟项伯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不是陷阱?现在情况危急,张良不会有二心吧?听到张良的解释合情合理,这才打消了刘邦的疑虑,然后才安心地使用张良的计策。一句可有可无的问话,展示了刘邦瞬间复杂的内心世界;一句可有可无的问话,可能会要了张良的性命,而中国的历史也有可能改写了。这“颊上三毛”实在太精彩!
二是张良夜闯刘邦营帐,责怪刘邦时机不成熟却过早暴露称王的野心,结果得罪了项羽,引来麻烦: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当时,项羽兵力四十万,刘邦兵力十万,双方打起来,刘邦败北是无疑的。第二天就要开战,危急关头,张良想的是如何应对,一心为刘邦考虑,可是刘邦却虚与委蛇,瞒天过海,一幅流氓的嘴脸。他用“鲰生”的回答来搪塞张良的责问。那个鲰生何许人也?难道对张良也不能说吗?是不是真有这么个人,还是刘邦对张良不信任,或是刘邦自己称王的野心控制不住而得意忘形?作者用这“三毛”勾勒了刘邦的狡猾善变。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推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军,最终使秦穆公心悦诚服,郑国转危为安。
不难想象,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腰里系着粗糙的绳子,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从高高的城墙上一点一点地放下,是多么的艰难而危险;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又是何等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而他向秦伯侃侃而谈时,拆散秦晋的联盟,进而形成秦郑联盟,其舌尖上的力量真不啻千军万马。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我更在意作者为烛之武加上的“三毛”——烛之武出征前的一番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番牢骚,不是矫情,不是拒绝,更不是向郑伯讲条件的砝码,而是压抑多年、终于有一个机会一吐胸中块垒的脱口而出,英雄末路的深重喟叹啊。
烛之武一出,郑国危险就烟消云散,可见烛之武英才盖世,举国无双。然而,这样的人才只在生命的尽头被发现,被重用,而如果郑国没有这场危难,恐怕烛之武的才华将永无见天之日!这样的现实,于个人于国家都是悲剧。它让我们穿过丛丛迷雾,看到了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无数个烛之武:忠君爱国却被流放的屈原,正直无私敢于直谏却遭排挤的冯唐,年轻时就驰骋沙场令金军闻风丧胆而后却被南宋赋闲至老的辛弃疾,轰轰烈烈虎门销烟却被发配伊犁的林则徐……这就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用人制度,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真正的人才由于不善交际、不善取悦龙颜而被埋没、受打击,正是“浮云蔽白日”。一部中国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压抑人生史。这是多么沉痛的体验。
然而,烛之武给人的感受不仅在此,更在于他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只身入虎穴。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不论社会、命运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赤壁之战》侧重写战前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准备、决策过程。面对曹操大军压境的紧急形势,刘备方、孙权方的谋士们都意识到联手的必要性。于是,鲁肃要说服孙权,诸葛亮要说服刘备,而后是诸葛亮要说服孙权,以及周瑜要给孙权定心丸,孙权最后下定决心等。不同人物围绕曹操展开舌战,欣赏不同对象的游说,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期风云人物的飒爽英姿:鲁肃憨厚朴实,独具慧眼。智谋高远,坚守执著。着眼大局,冷静谨慎;诸葛亮眼光卓越,学识渊博,心思缜密,爱国忠君;周瑜胆识超群,雄才大略,力挽狂澜,雄姿英发;孙权不甘受制于人,广开言路,深思熟虑,坚决果断。
这里,作者又给不同的人物脸上加上了“三毛”——不同人物对曹操的不同称谓,展现了丰富精微的内容。曹操,名操,字孟德。古人称他人时一般用字,以表对对方的尊重。自称或者彼此很熟才称名,因此称他人字,往往表示对他人的轻视。鲁肃、诸葛亮在对话中直称曹操,表示对曹操的轻蔑,也表示抗曹的决心,所以不称其字。张昭私心重,考虑个人的得失,担心东吴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主张降操,于是他称曹操为“曹公”。其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真是昭昭。周瑜直揭曹操的老底就是“汉贼”,痛快淋漓,英气逼人。孙权对曹操的称呼最多变,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是直称曹操,可见并无降操之心,而有不甘受制于人的志气。但是东吴内部主降者众多,孙权心里翻江倒海,一方面不知有无胜算,一方面又不能向曹操称臣。当周瑜慷慨激昂地分析战情,并立下军令状,孙权似乎看到打败曹操的希望,于是大骂曹操为“老贼”,抗曹的信心更足了。但是,毕竟曹操吹嘘拥有八十万大军,这一仗到底怎么打?孙权还是有顾虑的,等到周瑜再向他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后,他心里更有底了,于是称呼曹操的字“孟德”。这里的称字,不是表示礼貌,而是表示郑重其事,决定已定,不可更改。曹操—老贼—孟德的称谓变化,就是孙权由不愿居人之下到深思熟虑再到痛下决心最后坚定决心做出具体部署、要亲自与曹操决一雌雄的变化。小小称谓的变化,折射了多么丰富精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