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玢
(青海大学 社会科学系,青海 西宁810002)
由于社会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和主客观方面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较以前产生了很大变化,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效现象,探究问题的原因所在,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高校德育工作显得准备不足,传统的观念、方法和模式已不适应高教改革发展需要和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我们有必要认清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转变和心理特点,给德育客体作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才能切实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总的来说,当今青年学生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关注并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容易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并乐于好学,但他们思维活跃的同时又比较敏感,极易在情绪和心理上对自己反感的内容产生抵触,逆反心理较强。所以,对他们来讲,有时候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易出现相反的效果,说得越多,次数越频繁,他们的对立情绪就越强烈,长此以往,影响了德育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我国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猛烈冲击,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因此而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功利型;价值实现的途径由外控取向转向内控取向。从这一点上说,传统的德育教育显然不能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的思想观念倒退以适应旧有的标准和体系,而只能为旧体系注入新的动力,使之适应现实的需要。
第三,更加注重从自身需要出发,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青年学生要求个人与社会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愿意为他人服务,但又重视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回报。这种变化是人们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促成的,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我们不能认为学生追求个人价值是错误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务在于加强引导,防止出现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
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情况和难题,也对实际的德育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缺乏现实性;方法缺乏灵活性;效果评估缺乏科学性。
第一,内容缺乏现实性。这其中包括两方面涵义:首先,教育目标方向性强调太多、太高,显得不切实际。我们目前一提起德育教育就是讲方向,从小学到大学讲的都是一样的空洞的政治话语,缺乏与学生实际年龄和学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升华,忽视了理想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结果是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正如茅于轼先生所说:“道德说教之所以苍白无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说教者板着面孔,说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主张。”[1]其次,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青年学生因其思想上的活跃性和敏感性,始终站在潮流的前端,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内容更应当积极回应时代和现实的挑战,不断充实更新。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不仅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引导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努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内容建设,不能忽视“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重要内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我们父辈那一代学生的普遍精神风貌。而这些年来,面对各种社会现实,闭目塞听的逃避者、视而不见的旁观者多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考者少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更深的忧虑与思考。除此之外,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应包含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件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自杀或致伤、致人死亡的事件频有发生,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学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任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第二,方法缺乏灵活性。方法的最大问题在于陈旧和重复。目前,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仍然是普遍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考虑甚少,甚至有时理论的讲解也很不透彻,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如果21世纪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对站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还是如此单一和贫乏的话,其有效性势必越来越低。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充分重视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规划,为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有效利用好网上道德教育阵地。
第三,效果评估缺乏科学性。目前对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估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格式化的考试上,一方面量化标准很难衡量学生真实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则容易使学生把道德修养作为单纯的知识来掌握,出现更严重的言行分离问题。再加上评估过程中往往容易伴随着严重的形式主义,评估的结果就更难体现真实性和准确性。德育评估的根本问题在于评估的标准。传统的观点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效果好坏的标准,这一观点延续至今,无疑模糊了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界限,也严重影响了教育方法的实施。我们知道,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道德的内化然后影响到人的实践,即教育的作用是对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形成施以影响,所以,我们的评估应该以此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特点,对于创新高校德育途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放松正面灌输,但应结合当前形势和条件的变化。开展理论教育时紧扣大学生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问题,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并自觉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大学生普遍对形式主义教育极其反感,与时事结合就可以避免这一缺陷。正面灌输仍然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方法,但运用上需要创新。应当用现代意识丰富德育的内容,力求触及学生的思想并因势利导。大学生是青年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政治热情较高,对国内外的局势相当关注。教育者如果能够紧扣热点问题实施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形势,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评判问题,让他们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用到学习和工作之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注重社会实践。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特性之一,德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实践,德育的价值也只能在实践中实现。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觉察到个体的发展必须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尊重他人,而且还可以使其觉察到个体在群体中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即对自己角色的认知,更好地认识自身,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三,注重德育的情意性。注重情意性即是德育要从泛政治化、抽象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和情感。教育者应当直面开放的社会和多元的价值这一现实,对社会道德问题进行解释,回答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冲突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道德教育是一项以心换心的工作,大学生多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对他们的个性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在情感上真正与之贴近和交流,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第四,善于规范和批评。人都是需要一定规范约束的,没有约束就会滋生散漫的作风和浮躁的情绪。对于青年学生尤其如此。适当的规范能够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令其投入到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同时结合一定的批评教育,能够起到正面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艺术。批评不像表扬那样容易使人接受,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突出地表现在自尊心的增强,一旦批评失当,就会给受教育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导致逆反行为。因此,教育者自身专业水平的训练和提高至关重要。教育者应积极进行自我规范和自我批评,尤其是在进行评估的时候,要对受教育者所反映出来的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绝不能用既定的标准简单地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状态,力求用实践来作自我检验,自始至终做到客观和协调。
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而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为德育工作的改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的生机和活力,要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不适应现实的德育方法,注重对当前德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注重当前学生思想上的状况和变化,然后才能找到切合现实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德育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98.
[2]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惑及其价值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205-208.
[3]杜鹃,王雅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下的高校思政教育[J].现代交际,2010(11):226-227.
[4]曹有光.高校德育问题刍议[J].文教资料,2010(12上):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