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者自身安全防护的几个问题

2013-01-23 06:11:08王发禄
中国食用菌 2013年5期
关键词:菇农高压锅磷化

王发禄

(青海省尖扎县种子管理站,青海 尖扎 811200)

根据资料报道,至2006年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达14 830万t,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从业人员已达到2 000多万人。在国内食用菌产值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6位,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种植业中的朝阳产业。有关食用菌产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在许多科技刊物上都有大量报道,而涉及食用菌生产者自身安全的内容则比较少。据笔者观察,食用菌生产涉及微生物以及严格的灭菌消毒问题,因此在生产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须引起广大食用菌生产者的重视。

1 高压锅使用中的安全问题

高压锅蒸汽灭菌压力高,温度高,蒸汽穿透力强,灭菌时间短,灭菌彻底,是培养基、培养料灭菌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食用菌生产者在扩制食用菌母种、原种时,经常要用到高压锅灭菌。采用高压锅对原种、栽培种灭菌时压力很高,木屑、棉壳培养基一般要求1.5 kg·cm-2压力下灭菌1.5 h,而麦粒种则需要1.5 kg·cm-2压力下灭菌2 h。有的菇农为节约资金,降低成本,使用超过安全期的高压锅,有的甚至自行设计焊接。因此,菇农使用劣质高压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生产者自身安全,使用高压锅时,必须从国家专业生产厂家购买,不可自制,更不能使用过期的存在各种隐患的高压锅。当使用的高压锅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一定要到国家定点维修站维修,绝对不能找游街串巷的流动人员修理。灭菌后,必须待容器内蒸汽压力回至零,并开启放气阀将锅内余气全部放完后,才能打开锅盖。

2 紫外线灯灭菌中的安全问题

紫外线灯是紫外线发生器,由于它使用方便、无污染、效果好,目前广泛应用于接种室或菌种培养过程中的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紫外线灯的灭菌效率与灯管功率、照明时间有关。接种室在用紫外线灯照射时,最好不要有其它光源,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照后关灯30 min后再开启照明灯,并进入工作。紫外线灯开启时间不能过长,过长时间的照射,会形成高浓度的臭氧。臭氧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等器官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并引起头痛、胸闷、眩晕等不适症状。切勿在紫外线灯下开灯工作,更不能直视开启的紫外线灯管,其对眼粘膜及视神经有严重损伤。

3 食用菌生产期间的孢子粉过敏

孢子粉虽然本身无毒,但它极小,随空气飘浮,直接吸入人体支气管然后进入肺部,会导致肺部发生病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孢子粉过敏。其症状因人而异,一般表现为支气管疼痛、咳嗽、痰多、胸痛、发烧等,个别的还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防止孢子过敏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适时采收,防止孢子散发

有些食用菌品种具有很强的孢子弹射能力,如平菇在菌盖展开,盖缘翻翘时,孢子释放量达到高潮。为防止平菇孢子弹射,应当在菇盖边缘尚未展平,即七八分成熟时就应及时采收。

3.2 净化空气,减少孢子飞扬

进菇场前,先打开门窗通风30 min,以降低菇室空间的孢子浓度。然后用喷雾器向菇室空间喷水增湿,让大部分孢子散落沉降后,再进入采收。

3.3 延缓孢子释放

当菇盖长到宽2 cm~3 cm时,每日用谷氨酸营养液向菇体喷洒1遍,既能延缓孢子释放时间,又能提高平菇产量和质量。配方为白糖1 kg、谷氨酸钠5 g、维生素B1200片,溶于100 kg水中即可。

3.4 更换品种

在通风条件不够理想的环境中从事食用菌栽培时,要注意选用不产孢子或不释放孢子的品种,或用产孢子少,释放机制弱的品种来代替常规的栽培品种。

4 使用杀菌剂的安全问题

由于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原料及温湿度条件与许多病原物的生活和繁殖条件相吻合,因此菇室和菌袋为各类真菌、细菌、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食用菌感染病害后,菌丝体萎缩、死亡,子实体畸形、腐烂,不仅在经济上遭受严重损失,而且病原菌对人体也极为有害。培养料进房前,必须对空菇房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特别是连续栽培多年的旧菇房更应加强。消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菇房、床架及栽培环境中潜伏的病菌和害虫。菇房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甲醛、高锰酸钾、硫磺粉等。其中甲醛对人眼、呼吸道、皮肤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高锰酸钾结晶体与浓溶液对人体皮肤有腐蚀性,口服或吸入均有害;硫磺粉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扩散快、渗透力强,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杀螨,但它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结膜有刺激性。因此,用药剂熏蒸时,要有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措施,药剂用量一定要准确。放药或喷药时,自内向外边放边退,最后关闭门窗。熏蒸结束后待药味自然散尽,再经通风换气并确认无异味后,方可进入。

5 使用杀虫剂的安全问题

由于食用菌对农药十分敏感,极易产生药害,因此食用菌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并尽可能采用物理和生态方法预防。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裸露而潮湿的子实体极易招惹害虫取食危害,而且食用菌害虫具有虫体小,隐蔽性强,繁殖量大的特点,要想完全杜绝虫害几乎是不可能的。有许多菇农在虫害发生后,都喜欢用磷化铝防治。磷化铝是一种高效磷化物杀虫剂,在空气中与水反应分解产生有毒性的磷化氢气体,对潜伏在袋内的害虫具有强烈的熏蒸杀虫作力。需要注意的是,磷化铝本身对人体安全,但磷化铝遇水生成磷化氢气体有剧毒。轻度中毒时,表现为头痛、胸闷、咳嗽、恶心呕吐、腹胀、呼吸困难,肝脏损害等症状,使用时要绝对注意安全。磷化铝熏蒸完备后,要注意打开门窗将室内有毒气体放尽,并将滤纸浸入5%~10%的硝酸银溶液中,取出后自菇室外向内检测,如果滤纸在7 min内变黑,说明空气中磷化氢气体已达到使人中毒的浓度,不可进入。磷化铝熏蒸完毕后,应将其残渣收起深埋。

另外,菇农进入菇室从事食用菌生产操作时,一定要戴口罩,穿工作服。配制或使用有腐蚀性的药剂时,最好带上乳胶手套,防治烧伤或烫伤皮肤。严禁将食品带进种菇现场,边工作,边吃东西。对烂菇、碎菇及生病的菇不能拣去食用,以防中毒。

猜你喜欢
菇农高压锅磷化
高压锅:旅游带来的“礼物”
科学大众(2024年5期)2024-03-06 09:40:24
建筑结构钢锌钙系磷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研究
菇农装袋忙
科学导报(2021年61期)2021-09-26 16:28:12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食用菌(2020年6期)2020-07-23 06:35:48
高压锅
枪械黑色磷化工艺
电镀与环保(2017年6期)2018-01-30 08:33:37
AZ91D镁合金磷化工艺的研究
电镀与环保(2017年5期)2017-12-19 12:06:05
常温磷化工艺技术漫谈
电镀与环保(2017年3期)2017-06-23 08: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