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窦娥冤》的思想倾向及其悲剧价值

2012-12-18 12:48荆连莲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张驴儿窦娥冤关汉卿

荆连莲

(独山子第一中学,新疆独山子833600)

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本文从剧作的思想倾向与悲剧价值两方面来透析作品,揭示出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窦娥冤》的思想倾向

《窦娥冤》是关汉卿在东海孝妇的民间传说和当时有关戏剧创作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写出的一部激动人心的悲剧。《窦娥冤》的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主题思想、审美理想和作家的男权本质三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窦娥冤》的主题思想

对于《窦娥冤》的主题思想,论者多是从对黑暗势力的揭露、批判和对窦娥反抗精神的肯定、歌颂两方面来阐述的。对于前一方面,笔者持相同的观点。虽然关汉卿并不认为整个吏治黑暗,因为还有“圣主”的好官,但是作品中涉及官吏枉法、衙门冤屈好人、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猖狂横行、高利贷盘剥盛行,这些却都是元代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说,该剧对黑暗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是异常尖锐的。“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就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官吏昏聩、统治黑暗。楚州太守桃杌便是集贪官、凶官、昏官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他的做官原则是“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哪里是秉公而断、为百姓办事?纯粹是敲诈勒索,残害百姓,欺下骗上,为所欲为。他的断案主张是“人是贱虫,不打不招”。从桃杌身上,我们窥见了元代吏治的黑暗。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圣主”的好官肃政廉访使为窦娥平反冤狱吗?是的,剧尾肃政廉访使窦天章是为窦娥冤案昭雪,但这也更恰如其分地揭露了元代吏治的黑暗,因为这是窦娥鬼魂多次争取而来的。作为“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的肃政廉访使,当他拿起窦娥冤案的文卷,看到“一起犯人窦娥,将药致死公公。……”还没细看,见“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它罢,将这文卷压在底下,别看一宗咱。”这哪是“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如果遇到同姓就不看,如果“问结了的”也不看,那他还有什么可“审”可“察”的呢?要不是窦娥的鬼魂三番两次将他压下的文卷重新翻上来,并在他面前诉说冤情,那么,这桩冤案恐怕要永远石沉大海了。可见,这窦天章也是昏庸无能的。从整个剧本来看,表现的都是作者对元代吏治的批判和不满。

剧本揭示元代吏治的黑暗是事实,但是有些论者说《窦娥冤》表现的是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窦娥因此具有反抗精神。对这一说法,笔者认为对作品思想境界有拔高之嫌。因为关汉卿受时代所限,不可能把人民的悲惨遭遇归结到制度问题,他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思想高度。

三折【一煞】你到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露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一句“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道出了作者对元代吏治的不满。作家憎恨贪官污吏,憎恨他们所把持的官府对人民的残酷迫害,但他并不能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束缚,他只是希望在封建法制的范围内,改良社会弊端,而并没有设想过用革命暴力去推翻黑暗的统治。关汉卿有这一政治态度一点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①关汉卿在《窦娥冤》中所反映的政治愿望,恰好说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这位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其他下层群众深受贪官污吏及其爪牙的压榨,对这类直接骑在他们头上的家伙恨之入骨。但是,由于农民的小农经济的地位和政治闭塞等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相信皇帝,以为皇帝能够为他们主持公道,把解除他们冤枉的希望寄托在“奉旨”而来的“清官”身上。所以,关汉卿在《窦娥冤》剧尾安排了肃政廉访使出现。但剧作《窦娥冤》只是反映出对吏治的不满,并没有反映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与否定。

对窦娥的反抗精神,学术界论者多数持肯定颂扬态度。且来让我们看一些论者对第三折中主人公窦娥被押赴法场时所唱的【滚绣球】的不同评价:“她从骂官府,进而骂天地,她对封建统治者宣扬的一切秩序都表示了否定”;②“窦娥的反抗性格在这里达到了高峰,她所反抗的包括从天地到鬼神,从官府到张驴儿这一切象征的和实际的统治力量,窦娥的这段诅咒标志着她的觉醒,说明她不是对封建社会的个别现象,而是对封建社会的根本秩序开始怀疑”;③“她诅咒世界上的一切,连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最公正无私的日月、鬼神、天地都否定了”,④于是论定关汉卿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形象”、⑤一个“敢于面对惨淡人生,同命运决斗的勇士”⑥……然而从作品整体联系看,女主人公果真否定了天、否定了地、否定了封建制度吗?笔者认为,当然不是!她既不是反抗封建制度的“英雄”,也不是同命运决斗的“勇士”。她的脑海里根植的是对命运的顺从、对公理不公的挣扎、对天地的信任臣服的思想,而天地象征着封建制度。可以说,她是封建社会里自觉地捍卫封建制度的卫士。她处处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遵循着“三从四德”的规范。她立誓尽心尽力侍养婆婆,全心全意为丈夫守节。她丝毫没有挣脱命运的打算,她认命了。她对自己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十七岁成婚、二十岁亡夫的不幸命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抵债,童养媳,寡妇守节,向债主尽孝,这些在她的思想里都是对命运的顺从,并会尽自己所能去遵循。她认为自己“八字该载着一世忧”,“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严重的宿命论束缚着年轻的寡妇窦娥。随着戏剧冲突的展开,她指天骂地,发出悲怆的呼喊。这是一种对现实绝望的呼救,是对自己冤屈的血泪的控诉,是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挣扎。这不是什么阶级意识的觉醒,而是出于求生欲望的本能抗争。在这里,她没有否定天、否定地,相反的,她在挣扎中仍然相信天地的威力,向天地发出了三桩“无头愿”。这说明她相信正义在天、公理在天、道义在天。混浊人世善恶不分,公道不彰,而唯有头上“湛湛青天”,才能昭示她的深仇奇冤,其结果是“感天动地”,三桩超自然的誓愿一一实现。因此,如果说窦娥对现实进行过反抗的话,那是生命遭受虐杀前的自发的反抗,是人处于挣扎境况下的本能反应,是含不白之冤无处申诉的绝望的抗争,是对“复盆不照太阳晖”的黑暗现实的愤怒的控诉,不是对社会和自己的叛逆行为具有理性认识的那种反抗。窦娥冤狱最后的平反昭雪,也是其父窦天章一手完成的,而窦天章在第四折中,以朝廷命官“肃政廉访使”的身份,手持上方宝剑出场,代表的是封建制度。可见,窦娥依循的仍旧是封建制度,她并不具有反抗精神。试想,如果她不捍卫封建制度,而是一个反封建制度的勇士、英雄,那她被杀的事实也是必然的,她也就无冤可言了。而她感到冤,其实质也是以封建礼教要求自己,以封建礼教捍卫自己的权利,所以,她不是反封建的勇士、英雄。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烈士精神赞扬为“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们在向旧世界的冲击中,被反动派杀害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英雄,他们喊过冤吗?没有!而关汉卿为自己的剧本赫然书上“感天动地窦娥冤”七个大字的正名,非常清楚地标示了剧本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社会性质。窦娥与刘和珍等反抗人物绝非同一类型。只有像窦娥这样一个恪守封建道德规范,最后又被这个畸形的社会杀害了,才是感天动地的冤!就像窦娥的鬼魂向父亲提出质问一样:我走的路,哪一步不是遵循了王法的规范,家法的训饬呢?得到的结果却是:

四折【雁儿落】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

【梅花酒】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个惹祸的胚胎。

在这血泪凝成的控诉中,多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虚伪性!多么明显地揭示了窦娥“感天动地冤”的真实本质!一个虔诚的恪守那个社会一贯标榜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思想行为从未越过雷池一步的弱女子,一个善良、贞孝且又刚直不阿的苦命寡妇,一个对生命只知道奉献、不求所取的小人物,结果反被扼杀了。这才是冤,天地奇冤!这是冤的实质、悲惨的真谛,也是《窦娥冤》为悲剧的体现。

《窦娥冤》正是通过窦娥被封建礼教、贪官污吏、流氓恶痞戕害致死的悲惨遭遇,再现了元代社会真实黑暗的一面,揭露和批判了吏治制度的腐朽,这是本剧最根本也是最进步的思想内涵。

(二)《窦娥冤》的审美理想

《窦娥冤》的另一个思想倾向体现在关汉卿对戏剧创作的审美理想上。这主要体现在作家安排三桩誓言和剧尾窦娥鬼魂申冤的幻想节上,体现了美与善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悲与喜的结合。

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家的世界观对作品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人类总是在斗争中进步成长,与自然界斗争,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斗争。斗争失败了,便产生了悲剧。有正义感的作家,相信自己的斗争方向是正确的,斗争结果必定是胜利的,所以在暂时失败后,仍能让读者看到未来胜利的曙光。《窦娥冤》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忠实于生活的现实,让主人公担当非担当不可的悲剧命运,深刻逼真地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画面。作者不愿让窦娥的死毫无声息、毫无希望、毫无震撼力。所以,作者在创作《窦娥冤》中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剧作的感染力。《窦娥冤》中关于三桩誓言和鬼魂告状的描写,就是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运用。在第三折中,窦娥的控诉表现了她对命运的不满与愤慨、对社会秩序的不满与愤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之后,窦娥又提出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三桩誓言,以示自己的冤屈、不满及愤慨,这就把窦娥的委屈含冤的挣扎、无奈的精神提高到感天动地的高度。

【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二煞】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

【一煞】你倒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三桩誓言一一实现,写得很有层次。鲜血飞溅洁白的布练,是直观的,色彩强烈,表现出窦娥冤气冲天;继而六月飞雪,顿时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掩盖了窦娥的尸体,更弥漫了冤的意味、悲的气氛,说明天地也给予表现窦娥冤屈的事实和充满同情的悲凉,不忍窦娥露尸于野;三年大旱则更是把感天动地的力量扩大延伸,那不仅是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还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窦娥的冤屈已经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这些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想象,然而他却表现出了被压迫人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来展示其不满、无奈、愤恨的弱小挣扎。这种浪漫主义手法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窦娥的形象,而且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吏治的愤怒。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使人的心境达到一种愤怒力量的释放,表现了关汉卿的一种审美理想。

另一个表现审美理想的是作家安排的窦娥鬼魂申冤的第四折。对此,有些论者认为是败笔。笔者认为,《窦娥冤》的结局反映了剧作家惩恶扬善的善学理想,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必然。纵观关汉卿的戏剧创作,总有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结局。其戏剧矛盾冲突的结果,往往被归到善恶两种力量的斗争。在《窦娥冤》中,“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在作家看来,这种善恶颠倒的现象是极不公平的。于是作家让窦娥的鬼魂“剔灯”、“翻交卷”,在父亲面前申诉了冤情。窦天章在审案时,张驴儿不承认喝了毒药,作家又让鬼魂出场,与张驴儿对质。正是在窦娥鬼魂的“折辩”下,才使这桩冤案得以澄清[1]。剧本的这些矛盾冲突的展开和斗争的结局的设置,已经明显地看出作家的审美的倾向:正义必胜,邪恶必惩。

同时,《窦娥冤》的鬼魂出场的结局反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元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太黑暗了,政治太腐败了,需要揭发,需要控诉。但谁来揭发?谁来控诉?在剧作家看来,非“鬼魂”出场不可。因为作为“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家关汉卿,冷静地观察到人民在无可奈何之中,只能把申冤的意愿寄托在上天与鬼魂”身上,同时,作为浪漫主义的戏剧作家关汉卿,更强烈地感觉到“神鬼不容”、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最能体现人民要浇清天下冤枉,杀尽天下滥官的意愿”,⑦于是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窦娥“鬼魂”重现、申冤报仇的非现实情节场面。这些非现实情节场面的艺术创作,是剧作家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或缀合而拟构的“现实生活中并非实有、而在情理中又必然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人生图画”,⑧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视野方面的缺憾,使人能“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体验的事物和情景”⑨因而能以一种艺术的真实为读者所理解,而不用是否符合科学的精神去批判它。剧中鬼魂的出现,引导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符合我国戏剧观众的那种“含泪的笑”的心理愿望。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中谈到我国悲剧之所以用这种“含泪的笑”的结局,是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⑩可以说,王国维这句话揭示出《窦娥冤》鬼魂结尾的真谛,表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要求。在元代的现实生活中,像窦娥这类人物是决不可能获得像戏剧中那样大快人心的圆满结局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于是作家就在戏剧末尾,用这种超现实、超自然的力量,扬善惩恶,以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关汉卿塑造窦娥鬼魂的意图,不是在引导人民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鬼魂身上,也不仅仅是为着生前的斗争,而是通过放任鬼魂按人之常情行事,促成这一冤狱的平反,以表达作家惩恶扬善的正义必胜、邪恶必惩的审美理想,由于其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观众得到心理的满足。在这种合乎生活逻辑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在适当的场合让鬼魂上场,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创作必需的。观众和读者决不会相信那是宣扬宗教迷信的阴魂,而总是愿意认为那是活生生的报仇雪恨的人。正如鲁迅先生对《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形象所评价的那样:“将来呢,恐怕也未必有人引《哈姆雷特》来证明有鬼,也未必有人引《哈姆雷特》而责莎士比亚的迷信……”(《且介停杂文·以眼还眼》。可见,作品中安排的三桩誓言与鬼魂申冤的幻想情节,体现了美与善的结合、悲与喜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表现了关汉卿的审美理想。这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2]

(三)关汉卿的男权主义思想本质

《窦娥冤》讲述的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弱女子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的故事。在故事背后,剧作家让观众与读者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捍卫“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自觉成为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他的男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妇女的这种被贬低、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几乎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她们受夫权、父权、政权的支配,理学家又在他们身上套上了贞节的枷锁,而所有这一切的封建理念,也影响着关汉卿的思想,可以说,在关汉卿的思想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这在《窦娥冤》里也有具体的体现。窦娥只是关汉卿传播他的这种封建礼教思想的媒介,他在借窦娥之口说出封建社会男权至尊无上的地位。

《窦娥冤》主要描绘的是封建社会里一个再嫁之妇可能遭受到的、残酷的、无人性的、血淋淋的现实。这里再嫁之妇不是“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的窦娥,而是在面对死亡和再嫁的抉择时,选择了后者的蔡婆婆。窦娥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为蔡婆婆有了再嫁之心,她仅仅是替婆婆受过,替婆婆有再嫁意识而受惩罚。在张驴儿父子上门之时,窦娥曾对蔡婆婆说:“婆婆,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我也连累做不清不洁的。”在张父与蔡婆婆发生感情之后,窦娥曾嘲弄蔡婆婆并说婆婆“可悲!可耻!”“多淫奔,少志气”。在那个讲求“三从四德”的时代,作为一个儿媳妇,她是不能也不该对婆婆说出这样嘲弄近似破口大骂的不孝言语,而“冤屈有天大”的弱女子窦娥却做到了。她那具有惊心动魄的言语产生了惊心动魄的力量,原因就是作者赋予了她至高无上的封建力量。她时刻拥有这个力量,也步步遵循这个制度,她是忠实的捍卫者和信徒,因而才拥有了嘲弄、辱骂婆婆的资本。当她在公堂上被“打得我肉都飞,血淋漓”时,当她呼号“这无情棍棒教我捱不的”时,当她埋怨“婆婆也,须是你自作下,怨他谁”时,哪个观众都会痛感到,那个社会再嫁的可怕和不可为。“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傍州例”宣扬的正是对有再嫁之心的人的惩罚警示!这不能不说,作家关汉卿有深刻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关汉卿是借窦娥之口来履行他夫权的权利,借窦娥形象道德说教和道德宣传,再现其男权主义思想。

在窦娥之魂在向窦天章陈述冤屈的时候,窦天章明明知道蔡婆婆没有丈夫,但听说女儿犯了“药死公公”的罪行,却依然是怒斥女儿的十恶不赦。这不是作者疏漏所致,实际上是体现了作者对父权的维护。因为窦天章是窦娥的父亲,所以窦娥的鬼魂才有机会在父亲面前辩白自己的冤屈,但这个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窦娥的鬼魂再三“翻案卷”才有了控诉的机会,而在这个机会的获得前还得受父亲的斥责、谩骂。“我当初将你嫁与他家呵,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今三从四德全无,铲地犯了十恶大罪。我窦家三辈无犯法之男,五世无再嫁之女;到今日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你快与我细吐真情,不要虚言支对。若说的有半厘差错,牒发你城隍祠内,着你永世不得人身,罚在阴山永为饿鬼。”其实这段话也是作者在借窦天章之口,表明自己的妇女意识,维护其父权意识。因为他有关于“三从四德”的十分强烈的表述欲望,他已经不满足于借窦娥之口来表达他的男权意识,而是急于要用自身的男性性别来压制女性。只有这样,他才能痛快淋漓地剖析自己的心声,所以作者才设计窦天章怒斥窦娥的情节,借窦天章之口发表他的男性宣言。

桃杌不分青红皂白对窦娥的一顿毒打这一情节,实际上也是对封建父权的维护。在封建社会里,“呈控子孙忤逆不孝,司法机构是不会拒之,不受理的,同时,也不要求呈控人提供证据”,“如果法官追问子女究竟谁是谁非,便等于承认父母的不是,而否认父权的绝对了”。忤逆不孝,父权制官府都不可能去核实,甚至谁是谁非都不会追问,更不用说“药死公公”的罪名了。这也是窦娥故事在流变的过程中,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都被官府处决的原因。所以在蔡婆婆没有出面澄清与张父的关系时,窦娥挨桃杌的拷打是正常的,也是合理合法的,因为他们都是父权制的代表。父亲将七岁窦娥抵于蔡婆婆还债,也流露出作者对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父权的肯定。父亲听女儿申辩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他在意窦家的名声,这不能不说是窦娥的悲剧。张驴儿捏造了这个杀公公的罪名,完全揭示了窦娥作为父权制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也在无意识中自然流露出剧作者的男权思想本质。

在男权制度下,张驴儿父子有恃无恐的表现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泼皮无赖,还根源于其性别优势。在封建社会的男权制度下,男性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合情、合理、合法的,特别是在欺凌、压迫妇女这一方面,似乎他们有了通行证、免死牌。就像凯特米利特在《性的政治》中所说的,尽管“女性类似阶级的地位在阶级的范围内极易产生混淆”,但“主要的社会和政治区别,其基础……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性别”。张驴儿对窦娥的苦苦相逼,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是男权社会中,男性阶级对女性阶级的一种支配心理与占有心理。男性之间更是结成同盟,自觉地维护男性欺凌女性的特殊权利。像张驴儿行贿于桃杌,以蔡婆婆的财力与物力,完全有可能比张驴儿更有机会买通官府,而使张驴儿被惩罚。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窦娥受惩罚死了,张驴儿却越活越滋润了,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与反省: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窦娥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呢?这不能不说封建社会男权在作怪,是男权才让窦娥蒙上了不白之冤。可见,封建社会中男权的强大和不可忤逆性。窦娥作为一个弱小的女性,在那个社会里只是受男性支配、玩弄的一个“物品”罢了。

窦娥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窦娥拒绝再嫁张驴儿引起的,但实际上蔡婆婆选择再嫁张父才是悲剧的源头。如果蔡婆婆自己不心甘情愿地再嫁,不与张父产生感情,那么张父不会死,张驴儿也不会以诬赖窦娥来挟制窦娥,窦娥也不会上公堂,更不会走上死亡之路,蒙了不白之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蔡婆婆再嫁张父引起的。作者借窦娥替婆婆受再嫁引起的罪及所受的惩罚,来劝告警示世间的女子:“劝普天下前婚后嫁的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窦娥冤》的基本矛盾不再是窦娥与官府间,也不再为窦娥与张驴儿间,而是窦娥与蔡婆婆之间一个要嫁一个要守的基本冲突。如果两人都守或都嫁,那便不会有悲剧发生了。正是因为蔡婆婆要嫁窦娥要守,窦娥才受了不该受的苦,有了感天动地的冤情。作者关汉卿阐述的是一个再嫁之妇所引起的感人肺腑的悲惨故事。“感天动地窦娥冤”,实际是作者宣扬男权思想的武器,体现男权思想的本质。

二、《窦娥冤》的悲剧价值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⑫的《窦娥冤》有它独特的悲剧价值。鲁迅先生曾在《鲁迅全集》第一卷中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包含着悲剧本质的精髓:一是悲剧表现的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这种“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发展最终极的是“毁灭”。他充分强调了悲剧本质精髓,就是通过“毁灭”的终极方式来肯定“人生有价值的东西”。[3]被毁灭的价值越大,其悲剧性就越强,悲剧意义价值所在也就越大。[4]《窦娥冤》中,窦娥的毁灭就是一种感人肺腑的悲凉毁灭,是一种感天动地的无奈毁灭。我们不仅看到了窦娥毁灭的价值,同时也看到了《窦娥冤》作为悲剧存在的价值。

那《窦娥冤》中“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从剧作中可以看出,这种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窦娥这个小人物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不懈追求。当她被父亲抵债时,她恪守的是封建父权制度,将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希望过上幸福生活;当丈夫死去,她成了寡妇并遇到张驴儿逼婚时,她恪守的是封建贞孝的论理道德规范,为丈夫守节,为婆婆尽孝,将希望寄托在来世;当发生人命大案时,她恪守的是封建的政权制度,将希望寄托在官府,希望官府可以还她清白。这些希望的实现,从更深层次看,实际上都是对封建制度的遵守和维护。窦娥时刻都把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座右铭。她为了追求孝道和贞节的伦理道德,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实际是窦娥成为悲剧人物的内在原因。在官吏枉法、衙门冤屈好人、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猖狂、高利贷盘剥、童养媳制度盛行的外部因素的催化下,封建制度将窦娥一步步推向了死亡,最终将其吞噬与毁灭。这种“毁灭给人看”是拿三桩誓言的实现来展示其冤屈之极至的。它让人们产生了痛苦、怜悯、悲怆、愤怒的情感,而这种独特的苦痛情感构成了悲剧的价值。在宣扬遵循孝道贞节的封建社会,而一向也遵循、维护这一伦理道德的窦娥却被其毁灭了,不能不说冤啊!这才是真正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任何一位观众,只要真正地被悲剧人物的行动及其崇高精神所吸引,他一定会沿着悲剧作品所设置的方向,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道德判断倾注其中。当你在为之悲伤、为之悲痛的同时,你的思想情感就会出现一个瞬间超越的感觉。你就会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而且使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受净化。这就是悲剧的价值所在,让你的情感精神获得自由、净化的同时,还要受其感染,终其反思,使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升华到一定的程度,陶冶情操。悲剧的价值本质也就在于这种超越性,而《窦娥冤》把这种悲剧价值反映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部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悲剧,《窦娥冤》成功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愧为认识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情感是悲痛交加的,所展现出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王国维的“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评价是毫无夸张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③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元明清文学史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④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小组.中学文学史稿·元明部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

⑤作家出版社.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⑥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元杂剧论集上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85.

⑦⑧⑨赵泽学.窦娥“魂”解读[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1).

⑩王国维.红楼梦之梦学价值[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⑪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⑫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5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1]林启柱.关汉卿及其《窦娥冤》杂剧的再评价[J].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5).

[2]张丽生.《窦娥冤》与《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形象比较[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3]王庆芳.《窦娥冤》的审美价值[J].孝感学院学报,2001,(4).

[4]林化杰,孙宗欣.略论窦娥形象的悲剧价值[J].临沂师专学报,1997,(4).

猜你喜欢
张驴儿窦娥冤关汉卿
关汉卿
戏词救命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张驴儿为何这么横
《窦娥冤》中蔡婆婆形象分析
玉琢圣手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关汉卿巧言脱险